盡管問題的重要性和緊急性(決定問題優先級的兩個標準)有所不同,但都不能擱置不管,需要解決,這是所有問題的共通點。關鍵在于如何擬定解決策略,并將其付諸實踐。
解決”意味著,一旦做出決定就難以撤回
作者認為,問題的本質在于期望與現狀之間的落差
恢復原狀型”,“防范潛在型”,“追求理想型”。
恢復原狀型即現在與過去的狀態之間出現了落差,而原本的狀況是你期待的情形,因此需要恢復原狀
防范潛在型是相對于顯在型問題而言的,是指現階段尚未產生損害,但未來可能顯在化的問題
追求理想型問題發生的原因在于現狀沒有滿足期待的狀況。
雖然對問題進行了細分,但并不是說給某一問題定性之后就不會發生改變,問題是可能轉換的。
課題一:分析原因
“分析”是指針對對象的狀態和現象,追根究底地進行歸類。
事實調查
分析力
課題二:采取應對策略
(一)發現問題,進行分類
(二)分析原因
(三)結果驗證
視為原因的因素與結果之間有關聯性;
視為原因的因素發生在結果之前;
沒有其他干擾因素。
6W:What,Where,Which,When,Who,Why
3H:How,How much,How many
盡管問題的重要性和緊急性(決定問題優先級的兩個標準)有所不同,但都不能擱置不管,需要解決,這是所有問題的共通點。關鍵在于如何擬定解決策略,并將其付諸實踐。
“解決”意味著,一旦做出決定就難以撤回。
問題的本質在于期望與現狀之間的落差。
根據目的和時間,可將問題分為:恢復原狀型、防范潛在型、追求理想型。
恢復原狀型問題,是我們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問題。其基本課題有兩個:分析原因和采取應對策略。
分析原因的方法包括“6W3H”和差異分析。
由下而上是指從目前個別的狀況和現象著手,思考可能發生的不良狀態。其具體操作步驟如圖所示。
由上而下法是指先假設可能會發生的某種不良狀態,再思考引發這一狀態的誘因
開車最重要的就是安全
誘因分析:下雨天路面油脂浮現;猛踩剎車導致輪胎抱死;猛打方向盤;輪胎過度磨損等。
預防策略:下雨天不開車或者減速行駛;避免猛踩剎車;學會順暢地打方向盤;駕車前對輪胎進行檢查,定期對車和輪胎進行保養。
應對策略:預先進行練習,包括打滑時應該如何使用方向盤、安裝安全氣囊、購買保險等。
(一)明確理想——進行戰略性思考
從價值觀出發,定位理想。
另外,理想隨價值觀、立場、時間點而不同
(二)實現理想——解決規劃性課題
設定實現理想的期限。
列出必要條件
學習技術和知識
制訂實施計劃。
(一)發現問題
必須對事物的變化保持高度的敏感。
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
要以開闊的、大格局的視角來掌握事情的全貌,但是最好專注于自己的權責范圍,以當事者的身份解決問題
所謂SCQA分析,是通過對當事者的心理及狀況的描述,以設問的方式刻畫出課題的問題接近法。
(二)確定本質課題
“課題的設定,決定了解答的范圍。”
(一)評價替代方案
最好的做法是盡可能多地列出“各種替代方案”(Alternative Solution),一種能夠有效且全面網羅替代方案的方法是腦力激蕩法(Brainstorming)
(二)制訂并執行行動計劃
由下而上是指從目前個別的狀況和現象著手,思考可能發生的不良狀態。由上而下法是指先假設可能會發生的某種不良狀態,再思考引發這一狀態的誘因。
理想隨價值觀、立場、時間點而不同。
實現理想的行動計劃必須包含以下項目:設定實現理想的期限;列出必要條件;學習技術和知識;制訂實施計劃。
SCQA分析,是通過對當事者的心理及狀況的描述,以設問的方式刻畫出課題的問題接近法。
課題的設定,決定了解答的范圍。具體課題設定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問題解決質量的優劣。
一項好的決策,除了能帶來期待的結果之外,還必須能預見決策之后可能發生的風險
列出各種風險因素之后,我們還需要繪制“風險矩陣
繪制完成之后,需要思考各因素之間的關系,縮小范圍
一項好的決策,除了能帶來期待的結果之外,還必須能預見決策之后可能發生的風險。
情境分析認為不可能完美地預測未來,只能以概率表示未來發展的方向。所以過度依賴或者花費過多時間在預測上都非明智之舉。
在制作環境腳本時,步驟為:掌握環境因素的結構、掌握各類風險的重要度、制作環境腳本。
制作腳本并非最終目的,而是為了提升解決問題的質量。因此,我們還需要將替代方案套用在環境腳本中,對替代方案做出評價。具體操作是以縱軸為環境腳本、橫軸為替代方案,繪制腳本/行動矩陣。
在選擇方案時,要遵循以下步驟:剔除超出容許范圍的解決策略;思考環境腳本各狀況的發生概率;考慮風險和報酬,選擇行動。
分析力的基礎就在于邏輯思考能力
(一)主張之后,提出論述
邏輯性的基本要求就是主張之后,提出論述
(二)檢視自己的邏輯
(三)鍥而不舍,反復檢驗假設
最能夠表現分析本質的思想方法是MECE,即相互排他性(Mutually Exclusive)與集合網羅性(Collectively Exhaustive),指拆解后的各個組成部分“不重復、不遺漏”的狀態。
一是,幫助理解對象結構的框架
二是,分析流程、幫助理解分析過程的框架。
三是,通過MECE分類后選取兩個獨立變量作為主軸,構建矩陣來整理事務。
在危機面前保持平常心與我們事先如何看待危機有較大的關系。
一是否定狀況。
二是在錯誤的時機追究責任
三是對狀況產生非現實性的評價
肯定相對性愿望的價值
否定絕不退讓的價值
承認愿望未達成的可能性
評價愿望未達成的現實面
邏輯性的基本要求就是主張之后,提出論述。
在分析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在主張之后,提出論述;檢視自己的邏輯;鍥而不舍,反復檢驗假設。
追求邏輯性是永無止境的過程。好的問題解決者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出最佳方案,并且精益求精。
最能夠表現分析本質的思想方法是MECE,意味相互排他性與集合網羅性,指拆解后的各個組成部分“不重復、不遺漏”的狀態。
失去平常心時,我們容易犯以下錯誤:否定狀況;在錯誤的時機追究責任;對狀況產生非現實性的評價。
良好的思考方式必須建構在以下幾個層面上:肯定相對性愿望的價值;否定絕不退讓的價值;承認愿望未達成的可能性;評價愿望未達成的現實面。
適用于業務分析的五力
目前的產業競爭
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
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
思考組織戰略的7S
經營策略(Strategy
組織結構(Structure
運營系統(System)
經營風格(Style)
職員(Staff)
組織技能(Skill)
共享價值觀(Shared value
(四)擬定營銷策略的4P
4P包括:產品(Product)、價格(Price)、促銷(Promotion)、渠道(Place)
相對市場占有率高,市場成長率高的明日之星(Star)。雖獲利高,但需投入大量資金。
相對市場占有率高,但市場成長率低的搖錢樹(Cash Cow)。不必追加大量投資就能獲利。
相對市場占有率低,但市場成長率高的問題兒童(Problem Child)。雖目前赤字,但未來較有希望。
相對市場占有率低,市場成長率低的敗犬(Dog)。置于矩陣的左下方,可忽略。
№33 構建矩陣的架構(一)
(一)分析事業組合的PPM矩陣
PPM矩陣版本是由波士頓顧問集團開發出來的,是企業用來檢討是否培育、維持、驗收或者撤退某項事業的分析工具,也可用于找出最佳事業組合。
該矩陣的橫軸為自家公司相對于大競爭對手的市場占有率,縱軸為該項事業中長期的市場成長率的預測值。以“高”“低”兩個相對的狀態評價腳本驅動程序,可得出四種狀態:
相對市場占有率高,市場成長率高的明日之星(Star)。雖獲利高,但需投入大量資金。
相對市場占有率高,但市場成長率低的搖錢樹(Cash Cow)。不必追加大量投資就能獲利。
相對市場占有率低,但市場成長率高的問題兒童(Problem Child)。雖目前赤字,但未來較有希望。
相對市場占有率低,市場成長率低的敗犬(Dog)。置于矩陣的左下方,可忽略。
PPM矩陣
在矩陣中繪制出各個事業,就可以根據它所屬的位置來確定決策方向。最佳的事業組合應是從搖錢樹開始,積攢資金;將資金分配給明日之星和問題兒童,將其培育成搖錢樹,同時撤銷敗犬。
(二)用“產品—市場矩陣”思考成長策略
該矩陣以市場為縱軸,以產品為橫軸,以“既有”“新制”區分市場和產品這兩個獨立變量,得出以下狀況:
以既有產品進攻既有市場的市場滲透策略。這是企業成長的根本和第一步,滲透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效用遞減,即付出同樣的努力得到的回報減少。
以既有產品進攻新市場的市場開發策略。代表性的做法是擴大產品的銷售地域。
以新產品進攻既有市場的產品開發策略。可以通過為顧客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產品,留住顧客。如網上的電子商城,往往不局限于一條產品線。市場開發策略和產品開發策略是企業成長的第二步。
以新產品進攻新市場的多元化戰略。如出版集團涉足房地產即為多元化,此時風險相對較大,因為這是全新的領域。挑戰與機遇并存,這是企業成長的最后一步。
思考事業戰略的3C包括:自家公司分析,競爭對手分析,顧客和市場分析。
五力包括:目前的產業競爭,潛在競爭者進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
7S包括:經營策略,組織結構,運營系統,經營風格,職員,組織技能,共享價值觀。
4P營銷策略組合理論包括:產品、價格、促銷、渠道。
AIDMA模型顯示了顧客從知道產品到進行消費的整個流程:引起注意,引起興趣,喚起欲望,留下記憶,購買行動。
道歉啟事架構的具體流程如下:道歉,說明現狀,分析原因,說明應對策略,提出防止復發策略,表明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