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篇精力管理到這一篇書單竟然歷經了2個多月。
我們從更新精力管理的概念開始,隨后分別講了精力管理的四個維度 --?身體精力、情感精力、思維精力、意義精力,以及我們該如何分析自己的現狀并開始全方位地進行精力管理。
到這一篇為止,一共9篇文章。這個主題到這里就基本告一段落了。所以,作為最后一篇(以后想到有補充的再補進來),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下精力管理的參考書籍。
精力管理的概念并不是特別普遍,尤其是不像時間管理、壓力管理、情緒管理。所以相應的書并不是太多。今天就推薦3本,數量不多,但都不錯 。值得買回家,好好讀。
三本書里關于精力管理各自的理論,有共通處也有各自的不同,適合全部讀完后結合起來相互補充。讀一遍不夠,完全可以相隔一段時間再拿出來重復讀,一邊讀一邊思考自己這個時段的精力狀況。
好啦,進入正題吧。
1?《超級精力管理術》?
作者:?丹尼爾·布朗尼(Daniel Browne)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這本書需要用借鑒與批判的態度來對待,因為其中既有很啟發的觀點,也有很值得保留態度的觀點,也有一部分很平庸。
這本書的內容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講精力管理,側重于身體精力,講了睡眠模式、呼吸、壓力。書中提供了不少應對壓力、改善睡眠、放松大腦的建議。這部分內容并沒有太多地被包含到文章中,但我想應該對很多人來說都有價值,所以大家可以參考。
第二部分結合了時間管理在我們應該如何高效地工作與生活,有一些超越了精力管理的范疇。
書里將我們的人生比喻為一段走向遙遠目的地的路途。
在這段旅途中,想要獲得真正的能力,滿足感和提升工作效率,取決于三個成功的因素:背景、精力和結構。其中背景是我們的景愿,包含我們的理念,目標與價值觀。精力是驅動我們行為的燃料,決定我們工作的速度,結果和持久度。系統與結構則支撐我們的行為,包括如何組織你的時間,工作,生活和環境,以及我們個人的時間管理系統。
所以,除了管理好自己的精力,我們還需要知道自己在走向什么方向,還需要有一套對應的時間管系統為確保我們的行為和注意力與我們的方向一致。
這兩部分的觀點,我覺得都是亮點。但是,這本書讀起來時不時有點感覺在讀“成功學”的感覺。所以,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十分不喜歡成功學的語調,讀的時候大概需要克制一下這種不舒服的感覺,然后盡可能去抓住有價值的內容。
最后,但書中有一段關于“如何減少失眠時間”的建議,說的是我們可以如何在減少睡眠時間的情況下保證自己的精力。這一部分我個人并不認同也不會作為長期方式使用。
畢竟,我們并不是所謂的“頂級成功人士”,根本沒有那么多的事情每天等著我們完成,多到我們只能減少睡眠時間。所以,對我們來說,更重要的不是減少睡眠,而是如何在醒著的時候更有精神,更有效率,更有成果。
2《你充滿電了嗎?》?
作者:?[美]湯姆·拉思?/?Tom Rath
出版社:?后浪出版公司·江西人民出版社
這是這三本里,讀起來最舒服的一本書。講述的道理不深,結構也不復雜,卻都很實在且接地氣,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本。
關于精力管理,這本書作者的理念是:我們的精力飽滿狀態由三個部分組成 -- ?1、意義,2、互動,3、能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四個維度中的意義精力、情感精力和體能精力。
總體而言,這本書建議我們通過追求事業的意義來改善工作的狀態,通過創造正面的互動時刻來改善社交的狀態,通過一系列微小的改變來提升自己身體與精神狀態。
并且書里為我們提供了21個給自己充電的小建議與問題思考,保證讓我們每一天都精神飽滿。
比如:
1,我們的生活主要由與身邊的人簡單的互動而組成,我們要讓每一次的互動都有意義。
2,在生活中保持80%的積極。
3,從小處開始保持清醒。
4,把我們的健康擺在第一位,并將這些小小的有益于健康的選擇融入你的生活方式。
5,吃好。首先從更健康的默認設置與選擇做起來,讓你的每一口都有意義,都能為自己提供能量。
6,學會跑之前先學會走。在尋常的工作日里,算一算我們有多少時間是坐著的,想想怎樣把這個數字減少一小時?有什么事情你可以從今天做起,以便增加你的活動量?
7,睡好。每一小時的睡眠,都是你對未來的投資,而不是浪費,你可以對你的臥室做出怎樣的小調整來幫助你睡得更好?
8,吃飯運動,睡覺舒緩壓力。你可以做些什么確保你每一天都同時吃得好運動好睡得好,而不是一次只關注集中一項。
9,追求生命自由和意義。你該如何在你一天的行程中增加一項有意義的活動?你怎樣通過你的工作收獲一點有意義的進步?如果你今天沒做到明天該怎么做?
10,尋找比金錢更高的使命。為了你長遠的幸福,不要讓外部激勵扼殺了你內在的意義追尋。
等等等等。。。
3 《精力管理/The Power of Full Engagement》?
作者:?吉姆·洛爾 (Jim Loehr)?/?托尼·施瓦茨 (Tony Schwartz)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這本是我在2012年機緣巧合之下所遇到的一本書,當時讀的是電子版本,但并沒有十分理解書里的內容,只是撞見了這本一本書。
在2015年的時候重新買了一本紙質版再讀,結合其他幾本書以及這兩年的體會,才體會到它的價值。
這次我們所有文章里講的精力管理的四個維度,就來自于這本書。
無論是每一個維度的詳細解剖、還是精力管理的四項原則、我們可以如何分析自己的現狀、為什么以及怎樣培養積極的儀式來進行長期的精力管理,在這本書里都有具體的論述。
所以我個人覺得這本書是目前我接觸到的精力管理里最經典,也是理論性最完整的一本書,建議大家都可以買回來放在家里慢慢讀。
它的缺點就在于讀起來并不是很順暢,內容也不是特別好理解。
首先這可能是一本外國人寫的書,所以里面的例子感覺并不足夠切合我們的生活習慣。所以需要我們一面讀,一面理解,一面還要去主動地創建一些與自己實際情況的聯系。
另外一方面呢,這本書的文字翻譯并不十分流暢,個人感覺閱讀體驗不太好。幾乎沒有辦法一次讀完,每一次讀著都有點吃力,還需要在讀的時候或者讀完之后進行內容梳理 。
PS:我在亞馬遜上買的紙質書,不知道有沒有電子版。大家自行搜索與決定哈。
為你推薦【精力管理】系列的其他文章:
寫在最后:
印象中書單推薦我只寫過一次,這是第二次。
比較少寫書單推薦呢,一方面是因為覺得讀書還是一件比較“個人”的事情。
每個人讀書的目的,喜好都不一樣,即便是讀同樣的內容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所以我覺得不錯的,未必大家讀起來也都覺得不錯。看看別人的書單是可以的,但我們都該學會根據自己的需求為自己創建書單。
另一方面是因為我自己讀書秉持“盡信書不如無書”的原則,所以我推薦的書里很可能也是有些我并不認可的觀點的。懶得解釋那么多所以我也就不列推薦書單了。
既然這次列了,還是得提醒一些年輕的小盆友們,在讀書的時候需要留意某些觀點,比如“減少睡眠時間”。一本書的觀點如果暫時不能完全判定對錯或者是否接受,不如就放一陣。過段時間看或許就有新的想法了。
就醬吧。祝各位讀書愉快。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