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意間發現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有一片姊妹篇《濟南的秋天》,閑來讀罷,愈發愛上了散文文體,字句行間散發著醇香老酒的微醺醉意,于閑情舒緩的格調間邂逅心底的那個我。似覺真正散文該是源于自然生活,發于虔誠熱愛,潛心感受而后一氣呵成。如略加雕飾的璞玉,渾然天成。至于格調是溫婉沉靜還是炫彩綺麗,筆者根據需要拿捏即可。憶起中學時代語文閱讀的參考答案常附上類似無標準答案的注釋,漫無目的的寫作常常出彩,作者不一定精確解釋,能奈學生何?
? 泉城一日游理解了老舍對濟南的愛贊,今日泰城一雨亦足以勾魂。
? 午休后直覺天陰沉沉,雖隨身帶傘,仍僥幸覺得天氣又會搞一通惹人的把戲。四五點鐘辦公樓門外望見人們慌不跌失地撐傘,半空中嫩狗尾巴草般的雨絲拍起地上的圈圈漣漪,迎面冷風,下意識裹緊外套,恍然間意識到已是深秋。只是路旁的綠植仍然挺拔蒼翠,精神頭十足,猶如身跨兩季,不禁心頭發問,現在究竟何時?或許是留戀初秋的緣故,可以身著T恤長裙仰頭看天,沒有刺眼的陽光,盡情丈量腳底到藍天的距離。亦或是預備的初秋衣物未來得及穿不得不披上深秋外套。泰城的秋真的有些短吧。
?
圖片發自簡書App
秋收冬藏,現在可以欣喜接受一年四季。對于這場淅瀝的秋雨沒有太多排斥。除去天氣轉涼增添衣物的昭示,小白板鞋在水洼的拍打下白亮了許多,新刷的黃白路邊線、黝黑的柏油路面顯得周遭格外爽朗……沒有了長裙,小碎花裙還在,一切可以是最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