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圖指的是將一系列的事件或任務通過特定的邏輯關系串聯起來的框圖。
流程其實就是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果說所有的動作都是單獨的個體,那么流程就是串聯起這些個體的線,沒有流程便無法實現我們想要做的事情。細想想,周遭的事情,大多都有流程這個東西。吃飯?睡覺?學習?是不是都有他的一個流程,如果顛倒順序或中間缺少一環,就會顯得奇怪。工作時,我們要是搞丟某個環節或流程錯誤了,產品或是工作就會出現漏洞與事故。
流程圖對于與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很大:
業務的縮略俯瞰圖:幫助聽眾更快速了解相關業務,建立業務場景流程。了解業務運轉流程:誰,什么時候,在什么條件下,做了什么事情,輸入了什么,輸出了什么,輸出給了誰,結果是什么;
產品設計中承上啟下作用:梳理業務邏輯,講述業務運作流程,思維導圖讓我們獲得產品所需要的基本信息片段,而流程圖則是對產品各個信息點的有序串聯,以供下一步設計原型圖做基礎;
在員工培訓培訓中,員工快速了解業務如何運作的視圖,通過業務流程圖,新員工能夠快速明白業務的運作流程、業務的最終目標,誰參與了該項目,在其中擔任的角色,以及彼此之間的聯系;
業務優化與重組,通過調研,分析現有的業務流程圖,能夠分析出目前業務流程中所存在的問題、缺失,重復,風險,效率等等,從而制定相應的優化方案;
產品宣講時,更清晰的講解與理解產品流程,供開發人員理解與開發;
產品的邏輯性表達,更好的梳理產品思路,產品往往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抽象到具體的過程,而流程圖亦是如此;
在工作中使用到流程圖的人員很多,主要包括
產品經理,通過流程圖講解業務場景與流程,梳理自己的產品思路,是產品設計的基礎;
運營人員,通過流程圖來講解業務流程,制定業務規范;
設計師,通過流程圖了解頁面跳轉流程,為頁面設計形成良好的思路基礎;
任何需要講述業務如何運作的人員都可以通過流程圖來講解,對業務的理解有著極大的幫助的。
如何構建流程圖
構成要素:角色(A/B/C、活動、事件)、流轉(連接線/串聯)、順序(具有邏輯關系的指向)、規則(是否、條件)、輸入/輸出(成功/失敗、結果);
構建目標:傳遞明白任務和次序即可,形式不重要,但要盡量做到美觀,必定是給他人看的圖表;
構建時常用圖示說明
構建時常用結構說明:此為分解后的結構,使用時多為混合制表。
業務流程的構建是有層次性的,這種層次體現在由上至下、由整體到部分、由宏觀到微觀、由抽象到具體的邏輯關系。這樣一個層次關系符合人們的思維習慣,有利于企業業務模型的建立,企業部門之間的層次關系表。
在設計流程圖時我們可以先建立主業務流程,然后再進行細化建立相對獨立的子業務流程以及其他的輔助業務流程。
那產品經理日常工作中最多接觸的是哪一些種類的流程呢?主要包括業務流程、操作流程和頁面流程圖。下面我們一一來分解一下。
操作流程圖-注冊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圖突出業務的操作流程,一般是基于一個業務點的流程,從A到B再到C,直到完成該業務,比如產品注冊登陸流程、支付流程等;
場景描述:
A在某朋友的推薦下了解了一家電商平臺,買一件衣服,但A并沒有某該網站的賬號,于是A打開該網站注冊頁面進行注冊。
注冊信息需要填寫手機號和驗證碼,但A在輸入手機號時,系統提示手機格式不正確,經過檢查,是因為手機號少輸入一位,經過修改,A點擊獲取驗證碼,收到該網站發送的短信驗證碼,回填后,點擊提交,注冊成功。
在制作操作流程圖時我們需要注意的一些要點:
操作流程就是用戶要完成某件任務要經過的哪些操作。
明確用戶的操作、流向與結果;
基于某一個業務點,如注冊、登陸、下單、支付等;
正向流程與逆向流程都要可考慮,尤其是逆向流程,這往往能提現一個產品經理對流程的把握能力;
細節的把控,一開始不需要過分注重細節,往往是先將流程跑通后再去關注細節與逆向流程,如手機號判斷是否為純數字、位數判斷、號碼區間。短信下發時間、回填結果等等細節判斷;
誰在用操作流程圖呢?多為運營與產品,用于單個業務點的操作流轉說明,包括前端業務與后端業務。
業務流程圖
業務流程圖,一般分為泳道圖和職責圖;
業務流程圖-泳道圖
泳道圖是突出了業務之間的邏輯關系,并能夠較好的表現各部門的責任。不同部門/系統,在不同的階段,角色與角色之間的跳轉,更多情況下是針對某一條業務線,完成該業務下的的活動或目標;
泳道圖中分為兩大維度,一個是活動流轉,一個是流程要素。
活動的流轉就是某個活動是由哪個部門或崗位來完成的;
流程要素主要指的的階段,每個流程都是由不同的階段相互配合完成的。
場景描述:
一天后,A再次進入網站后進行商品瀏覽,不久后發現一款不錯了的衣服,于是想買下來,點擊了立即購買按鈕,然后提交訂單,發現自己還有收獲地址,于是提交收貨地址,再次確認訂單信息后,調起了用戶的支付頁,用戶通過支付寶完成了訂單支付,于是坐等收貨;
對應的平臺B端商家接到待發貨的訂單,馬上進行了備貨,打印訂單與物流單據,當天物流進行攬貨,商家完成了發貨,并在線上完成物流訂單的提交;
3天后,用戶收到訂單,并確認收貨;
在制作泳道圖流程圖時我們需要注意的一些要點:
泳道圖通常會由幾個角色來共同組成,向一條作業流水線,A搞定了,傳給了B,B搞定他的部分,傳給了C,C搞定后又要將結果傳給A做
不同的部門/系統,不同的階段之間互相配合,相互跳轉的流程
通過泳道圖我們可以針對某個業務線是否已跑通,產品可不可用。一些不規范的產品設計工作者或者是邏輯性不強的同學更需要畫業務流程圖,以梳理自己的邏輯思路。有很多產品的流程,走著走著就走不通了,這就是沒有規范的流程圖意識造成的。
業務流程圖-職責流程圖
職責流程圖:突出各部門和崗位在流程中的輸出與責任,平常用的較少。
場景描述:
雙11將至,公司準備搞一場大型大促活動,活動期間用戶可領券消費,預計讓利10億,運營將需求提交給產品負責人并開始做預算。產品人員接到需求后,開始進行產品設計。
運營和產品將預算和產品設計完成后,開始召集視覺設計、研發、測試、財務分配各自任務務,視覺負責設計整個活動的頁面圖,研發則進行系統與代碼開發,測試進行業務流程和性能的測試。財務進行運算的審批與存檔記錄。
在制作業務職責流程圖時我們需要注意職責流程圖突出的是部門與崗位在流程中的輸出與責任,以上為產品的工作流程中涉及的部門與崗位,當然在實際工作中還會更復雜;
職責流程圖對于產品與運營會用到,但比較少,多為人事與財務會經常用到;
頁面流程圖
頁面流程圖指的是用戶通過什么操作進了什么頁面及后續的操作及頁面,突出了頁面之間的流轉。不需要過多關注頁面內部的具體構成。
頁面流程圖多為業務線與業務線之間的交互,一般會涉及多條業務線,如一個購物的頁面流程就會涉及到賬號體系、交易體系、客服體系、支付體系四條業務線的頁面;
頁面流程圖就是為了表現用戶的不同的操作指令下不同頁面流轉關系。流程圖中包含的元素有頁面、操作或狀態、鏈接線;流程圖中的一個編號代表一個頁面,操作是需要用戶觸發的,包含鏈接、按鈕、表單等等。用戶通過這些操作,看到同一個頁面上不同的內容,或者跳轉到其他的頁面。同時在頁面內要注意有些操作可能不會帶你去一個實際的頁面,而是有可能發個短信、發個郵件等,這些也需要被表現出來。
場景描述:
寒冬已來,是時候買件合適的羽絨服來保保暖了,此時剛好收到某電商網站的一個頁面推送廣告,于是點擊進入該網站,瞄一眼商品詳情頁,感覺還不錯,先加入購物車,提示未登錄,于是先進行了登錄,登錄后直接跳轉了購物車列表頁。
列表頁優惠券提示該商家滿300減100的優惠,于是又從購物車的列表頁進入了商品詳情頁,通過商品詳情頁的店鋪按鈕,進入該店鋪的所有商品列表頁,感覺店鋪的整體風格不錯,又看了幾件商品的詳情,通通加入購物車。
進入購物車列表,選中需要購物的幾件商品,看結算金額處已高于300,于是點擊結算,進入提交訂單頁,核實了下商品和數量,沒問題,進行了支付,支付成功后,進入訂單列表頁,顯示商品即將為您發貨,便坐等收貨。
在制作操作流程圖時我們需要注意的一些要點:
多關注頁面之間的跳轉,不過多關注每個頁面的具體功能;
業務線與業務線之間的交互與耦合,實現某一操作目標;
那如何做制作一張流程圖,下面有幾個通用的步驟,供大家參考:
通過調研了解產品的業務使用場景。可以通過實際操作該業務,看業務SOP,與相關人員洽談,完整描述整個業務事件或任務,整個流程的起始點是什么?整個流程都有哪些操作和過程?整個流程的終結點是什么?在整個流程中,涉及到的角色都是誰?
梳理流程信息中的角色、流轉、順序、規則;
評審與修正,與實操(運營方)人員確認流程,并反復推敲流程中是否存在不合邏輯或遺漏的判斷,待最終確定后輸出。
制作與輸出,通過流程圖工具完成電子版流程的
分類歸檔與維護,供后期重閱使用;
流程圖制作工具介紹
筆與紙永遠是最好的入門工具,方便快捷,但不方便保存。
VISIO是比較專業的流程圖軟件,有些難度,不過用了之后還是能很大提高效率的。
Process On是一個在線協作繪圖平臺,為用戶提供最強大、易用的作圖工具。相對于要安裝軟件來說,這款軟件更易于使用。
其他軟件:Smartdraw、Flowcharts,PPT、Axure、Word也可以,自己嘗試哪個更適合自己;
其實畫流程圖,用什么工具不重要,關鍵是把流程表述清楚,完整準確即可。工具的選擇,合適即可。
什么樣的流程圖是好的?
清晰易懂:整個流程圖結構清晰,容易看懂。
簡單明了:流程圖的初衷就是將復雜的東西簡單話;
完整準確:目標就是查漏補缺,避免項目中遺漏了的操作或環節,沒有明顯的邏輯錯誤或差異。
可擴展性好:流程圖必然會隨著功能的變化而變化,必然涉及到增刪改,一旦發生修改不至于全部重新繪制。
在做產品時有時候大家在說產品總是在變變變,其實一大部分是跟流程圖梳理的不夠清晰導致的,如果流程梳理清晰后,大家只需要在后期添磚加瓦,以完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