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你不懂我,高情商的媽媽這樣做』
麗麗今年高三,已經連續40多天沒有放假。麗麗崩潰的大哭:每天從早到晚10節課。早上6:30起床,晚上10:30才能結束。媽媽我實在太累了,堅持不住了,媽媽。
媽媽沒辦法,只好安慰孩子,說現在還剩下幾十天,熬過這段時間就好了啊。高中生都這樣,我和你爸都是這樣過來的。麗麗聽完更崩潰了。沖著電話大吼:你根本都不關心我,你不配當我媽。
媽媽很困惑,到底怎么做才是關心孩子呢?
首先,父母要學著和孩子共情,去共情孩子的感受。
“哎呀,真的是太辛苦了,媽媽真的很心疼你。這一天天的確實太累了。”我們站在和孩子一個角度,讓她感受到父母能夠看見我的情緒。并且接納我的情緒,而不是講大道理。
孩子其實并不是不想學。他只是太累了,堅持不住了。
其次,父母要學會換位思考。看看孩子實際的情況。
“這學校也太不合理了,怎么就不會替孩子考慮,哪個孩子不要休息呢?”孩子抱怨的背后,是有一個期待,想要休息的期待。他只是發泄一下他的情緒,我們哪怕和孩子一起吐槽,也是沒有問題的。這樣不僅能緩解孩子的情緒,而且會讓他明白,爸爸媽媽在設身處地的為我考慮,更愿意跟我們說心里話。
第三,用實際行動讓孩子感受到關心。
“我馬上去跟學校反映,再跟其他家長商量商量,想辦法讓我閨女再休息幾天。實在不行啊,媽媽明天給你請個假,你好好的睡上一天懶覺。”
孩子在無助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父母幫他想辦法,給他個定心丸,如果這些都做不到,哪怕你馬上飛到學校,給孩子一個緊緊的擁抱,也比過去批評嘮叨指責強得多。
所有的孩子都值得我們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