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6日04:45,倫敦,2017倫敦田徑世錦賽百米飛人大戰。
“牙買加閃電”博爾特迎來自己百米生涯的最后一戰。
這次對世界體壇的告別演出上,神奇的博爾特沒能延續傳奇,他從起跑開始稍稍落后,盡管奮力追趕,撞線時使勁向前探頭,可惜英雄垂暮,回天乏術,以9秒95的成績奪得第三。〔但是我相信,他只是覺得自己缺一塊銅牌而已,因為從來都沒得到過。〕這場比賽最終是博爾特的老對手,美國老將加特林以9秒92的成績獲得冠軍。
在2008年奧運會上,“閃電”博爾特第一次創造百米世界紀錄的時候,讓我知道了有一個國家叫牙買加,近10年來,幾乎沒人能夠趕上博爾特的步伐。
據統計,在博爾特的職業生涯里,他曾147次贏得了比賽冠軍——三屆奧運會8枚金牌,六屆田徑世錦賽攬下11枚金牌、2枚銀牌和1枚銅牌。
我對這個高個子的“飛人”表示最高的贊賞,但是令我更為動容的是老將加特林的舉動。
第一次戰勝博爾特取得冠軍的美國老將加特林,奪冠后,面對博爾特,他單膝跪地,雙手放在額前,膜拜這個星球最偉大的飛人。
殊不知,他倆的相愛相殺,已經持續了整整十二年那么久,多少次博爾特拿了金牌,多少次加特林就屈居第二,沒想到這次在博爾特的收官之戰一舉翻身奪得第一。這對田徑賽場上的老對手啊,以后再也沒辦法在田徑賽場上一決高下了,令人惋惜。
加特林的這一跪,飽含了對對手的惺惺相惜和對這個賽道傳奇人物的敬意啊!
無論當時他是以怎樣的心情跑完這場比賽的,跑完立即恭敬的一拜,既包含著這十幾年來第一次打敗對手按捺不住的激動心情,也表現出了他是打心底里的尊重這位“飛人”對手,正所謂“贏了你,更尊重你!”
這一邊是這樣的比賽友誼令人感慨,另一邊讓我想起了孫楊與他的競爭對手霍頓。
霍頓多次挑釁孫楊,誣賴他使用興奮劑等等,在世錦賽前兩天,澳大利亞選手霍頓再度出言不遜,當他被問及關于他和孫楊之間的比賽情況時,他回答:“我不認為這是一場公平的比賽,這是一個頂尖運動員和一個服用興奮劑運動員之間的比賽。我的比賽應該有更好的競爭對手,我希望在比賽結束后,可以站在領獎臺處俯視他。”
在這樣多次出言不遜惡意攻擊的情況下,在頒獎儀式之后,孫楊還是大方的主動的與他握了手。
對于類似霍頓這樣的運動員,他們的性格本質有可能就是狂妄自大、目中無人。孫楊的做法恰好符合中華民族有史以來秉承的光榮傳統:謙遜禮貌,與人為善。
但是作為職業運動員,而且又都代表著自己的國家參加世界比賽,語言、行為或者任何其他方面都代表了一個國家的面貌與素質。面對質疑也無需多言,只要能把金牌放到對方面前,就是最好的反擊,也是對自己最好的證明。
霍頓最終還是敗給了孫楊,他之前的諷刺挖苦也失去了所有意義,同樣失去的,還有他在全世界大眾心中的形象,還有他也失去了競爭者把他當作真正意義上“對手”的資格,因為他不配。
希望他有一天會意識到,他缺少的不只是品行和美德,還有對比賽和對手的敬意,這些是作為一個職業運動員值得去珍惜的,沒有這些素養,也不算是一個真正的運動員,即使你爭了光。
尊重對手,也就是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