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去跑你自己的吧
這就是超級巨星的感覺?
當我午夜離去時,鳥巢體育館一片寂靜。探照燈已熄滅,露天看臺空空蕩蕩。唯一的響聲來自正在清理看臺的志愿者們,和運送設備的電動車發出的嗡嗡作響。經歷了幾個小時的火山噴發般的轟動之后,此刻的寂靜如幽靈般詭異。
接受完興奮劑檢測,接著是好幾個小時的媒體采訪,我感覺筋疲力盡,只想去吃上幾盒我心愛的雞塊,看看我的家人和教練,然后上床睡覺。我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我給NJ 打電話,他整個夏天都在美國工作。想想小時候,我們當初制定跑步計劃的威廉尼布圖書館距離現在的榮譽之地北京,何止十萬八千里。
我親愛的朋友,我的田徑生涯所獲得的一切,永遠有你一份,就像永遠都有其他朋友們的一份一樣。
“喂,NJ ,”我對著電話里大喊,我的聲音回蕩在空曠的看臺。
“我們終于做到了!”
回到奧運村,我首次意識到:一切都變了,所有的一切。我的車剛開到奧運村的牙買加公寓外,一大群人就從里面涌了出來。一開始我還以為是發生了火災或者別的突發事件,大家站著干什么?
我疑惑地看向里奇:“喂,發生什么了?”
“我想他們都在等你呢,尤賽恩。”他說。
他說中了。我剛下車,所有人都圍了過來。大家看上去都瘋了,爭相與我合影。志愿者、其他運動員還有許多陌生的朋友,形形色色的人擠在一起,高舉他們手里的紙和筆。
“博爾特!博爾特!”他們不停地大叫。
我真心被這群熱情的親們搞糊涂了。
突然有人大喊:“請擺一下‘閃電博爾特’的姿勢吧!”
就這樣,我的生活永遠地改變了。
本來我以為,成為奧運百米冠軍,頂多也就是多幾個能在大街上認出我的人吧。但現在看來,我贏得的不僅僅是一小部分田徑迷的認可,我根本是征服了全世界,一場歇斯底里的追星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我需要到牙買加公寓里冷靜一下,好好理理頭緒。剛走進屋里,教練和我的按摩師埃迪正在等我,里面還有其他運動員。所有人都一臉興奮,這是派對的節奏啊!莫里斯·史密斯舉著一臺攝像機,對準我的臉。
“哈哈,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你好嗎?”他興奮地叫到。
我對著鏡頭大笑。
“沒錯,我現在是冠軍了。”我說。
拍吧,讓這場偉大的勝利成為最珍貴的記憶。
我很高興回到家,如果這兒能算“家”的話。我可以暫時將奧運會的瘋狂和緊張拋諸腦后。牙買加奧運代表隊氛圍融洽,運動員們彼此關系友好,奧運村的氣氛也十分輕松。我們的隊伍就像一支團結融洽的足球隊,隊員們相親相愛。一場比賽開始前,我們會鼓舞自己的隊友,相互打氣,并適時地為在比賽中失利的隊友送上安慰。
盡管北京奧運會上我們都分享著同一種體育精神,但一支龐大的隊伍中,總有一些天賦異稟、萬眾矚目的天才運動員,像女子百米金牌得主弗雷澤(Shelly Ann Fraser),400 米金牌得主梅蘭·沃克(Melaine Walkerhe)和女子200 米金牌得主維羅尼卡·坎貝爾(Veronica Campbell-Brown)。
我的金牌是牙買加眾多金牌中的第一塊,它正式宣告牙買加將刷新自己在奧運獎牌榜上的紀錄。
教練對我開起了玩笑,或者至少我認為他是在開玩笑。
“我發現了讓你跑好下一場100 米比賽的秘訣,”他說,“你仍然能夠繼續不斷地提升自己,博爾特。”
我嘗試回憶比賽的各個細節,這樣,和別人聊起這場偉大的比賽時,我才能有料可爆。就像埃迪問我,“哥們兒,你在跑道上一沖到底的動力是什么?”
“就是享受快樂,老兄,”我說道,“當我在跑道上奔跑時,我能體驗到一種沖刺的快感,那感覺我體會過很多次,很熟悉,但這次要強烈得多;我感覺到一種自由,一種我從任何地方都體驗不到的東西。它是一種樂趣,一種興奮,一種能量集中的快感。那感覺美妙極了。”
有人告訴我,整個比賽過程中,我的鞋帶根本就沒有系好。我聽了大笑,真的嗎?我根本就沒注意到。
我用力地喘息,用盡渾身氣力。回到自己的房間,莫里斯在那兒等我。我喜歡和他一起出去散散心,就像兩個第一次離家旅行的孩子。我們一起談天說地,嬉鬧玩笑。這讓教練很抓狂,因為他的房間正好在門廊旁邊,要不時咆哮:“你們小聲點兒。”但某種程度上,和莫里斯這樣打打鬧鬧正好為我的奪冠營造了最好的氛圍。
我們在一個充滿歡樂的氣泡中,讓我遠離了外界的干擾和奧運會的壓力。無論什么時候,只要撤離了田徑場,我的思緒就很少會停留在鳥巢體育館、泰森·蓋伊、阿薩法或比賽項目上。我們聊女孩,聊足球和板球,根本不會為任何事情操心。
那晚不同尋常,破天荒頭一次,莫里斯想要談談正事兒:“喂,你打算刷新200 米的世界紀錄?”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想這件事。我知道,這可不是件小事兒。邁克爾·約翰遜的紀錄是19 秒32,這個成績對我來說幾乎遙不可及,自1996 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這項紀錄誕生以來,12 年間無人能及,連約翰遜本人也認為這個紀錄很難被打破。更重要的是,正是那位老兄創下記錄的那場比賽讓我決心投身田徑。
他曾明確地告訴媒體,我的速度耐力沒法和他相提并論,沒法全程保持高速。
“我不知道,”我說,“我沒把握做到。那可是19 秒30 或者至少19秒31,我的成績距此還有點距離。”
但莫里斯卻對我頗有信心。他興奮地告訴我:“尤賽恩,你可剛剛跑出了9 秒69 的百米世界紀錄啊。老兄,你可以的!”
“我知道,可200 米的難度確實有點兒大,”我說,“我心里真沒底,我只是說說而已……”
我說的是實話,心里真的沒底。當然,我非常有信心拿下200 米冠軍,但破紀錄就確實有點難度了。尤其在拿下第一枚金牌后,我的身體非常疲憊,有一種極度興奮后的無力感。
但我必須得讓自己在200 米賽道上燃起斗志,所有人都還沉浸在我百米決賽的表現里,但事實上,200 米才是我的最愛。忘掉100 米吧。
很多人認為,百米冠軍是田徑項目的最高榮譽。于是,大家期待我在這一項目上不斷地創造奇跡。但我的終極目標卻是在奧運賽場上稱霸200 米。
對我而言,100 米不過是開胃小菜跑著玩一玩,200 米才是真正的挑戰。當然,教練肯定不這么想,他癡迷于速度,一輩子都在探索“人類的極限速度究竟是多少”這個科學之謎。所以他希望我去贏100 米。我當然覺得跑100 米也很帥,但200 米短跑才是我想窮盡畢生功力去死磕的目標。
正當我和莫里斯聊得興起,放聲大笑的時候,我聽到門廊那邊傳來說話聲,是教練,他敲了敲我的房門。“好了,小伙子,”他把頭伸進來對我說,“你拿下了100 米,已經交差了,現在去追逐你自己的目標吧。”我和莫里斯都明白了教練的意思。
起初,我告訴莫里斯和其他小伙伴們,過一段時間,人們的熱情就會逐漸消退,平息。只要我回到牙買加,躲起來一段時間,這奇跡就算翻篇兒了。但事實證明,那只是我的一廂情愿。
我根本沒想到,我在這場100 米決賽上的表現會帶給全世界那么持久的震撼。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會受到人們的瘋狂追逐,我根本沒法出門。似乎十幾億的中國人都跑到了奧運村周圍來了,只為偷偷看上我一眼。
當晚回家的景象似乎只是一個序曲,第二天早晨才算來真格的了。我打算乘大巴去運動員餐廳,剛離開牙買加公寓,就被圍了個水泄不通,根本沒法靠近大巴。好不容易上了車,還是沒法清靜,因為太多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都想要祝賀我,想和我合影,無數個合影。
終于到了餐廳,想著這下終于可以消停會了。沒想到剛走進就餐區,每個人都齊刷刷地盯向我。爺難道是個移動廣告牌?一個6 尺5 寸的家伙戳在那兒,還想藏哪?一邊吃著雞塊,一邊和無數人合影可一點都不好玩。沒辦法,我干脆讓埃迪幫我打包兩盒,回去吃吧。就這樣,我一路簽著名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好吧,這就是超級巨星的感覺。
生活一下子復雜了。我沒法在奧運村里閑逛了,現在開始,整個北京,我在哪兒,騷亂就在哪兒。
別誤會,我可不是在抱怨,正偷樂著呢,因為從今往后,世界上任何一家夜店的保鏢,都不會以我穿著運動鞋為由將我拒之門外了。
只是有點猝不及防,給我點兒時間。
我的家鄉也陷入了一片瘋狂。我在網上看到了一系列圖片和視頻。數萬人通過金斯敦的大屏幕觀看了那場比賽,路邊所有酒吧的電視機前都擠滿了人。爸爸給我打電話,說我奪冠的時候,特里洛尼馬路上的所有車輛都瘋狂地為我鳴笛慶祝。而當我從體育館給NJ 打電話的時候,他告訴我美國人民也樂暈了。
奧運村,有時候很容易讓人產生與世隔絕的感覺。就像呆在大學里,每個國家的代表隊都有自己獨立的公寓。每個公寓都有很多的房間,運動員們的房間被集中在一起。有公共的廚房和休息室,每個人都能出來逛一逛,玩玩電腦游戲或者看DVD。外面的世界就像在太平洋的另一端一樣遙遠。
2004年雅典奧運會之后,我就習慣了這樣的環境。我很喜歡,和大家一起出征奧運是一段難忘的回憶。當時,初出茅廬的我只不過是牙買加隊里面的小菜鳥,總是被其他運動員使喚來使喚去。正在玩電腦游戲的時候,就會有人大喊:“尤賽恩,給我拿瓶水!”但我的差事也頂多就是幫人從冰箱里拿瓶水了,剩下的大部分時間我們都一起玩得不亦樂乎。
和那些超級巨星們相處令人難忘。我在奧運村遇見過籃球巨星姚明,我當時激動壞了。第一次和阿薩法·鮑威爾共事也讓我十分興奮,因為他是我的偶像。我們年齡相近,但那時他在100 米賽道上的神威已經征服了整個牙買加。看著他訓練的時候我就在想:“哇,那家伙真牛!”能站在他的身邊,能和他握手根本就是一種了不起的特權。全程觀看他的訓練簡直讓我如癡如醉。
真正的夢想:200 米決賽
北京奧運會仍在繼續,那種狂熱的氣氛絲毫沒有消退的跡象。雖然我們有吃,有玩,有伙伴,但始終還是有點孤獨,因為牙買加的一切遠在天邊。唯一融入奧運賽場的時候,應該只是走進田徑賽場的那一刻,站上起跑線,就感覺自己活過來了。在我取得鳥巢體育館第一場勝利的24 小時后,莫里斯又問了我同樣的問題。
“喂,你打算刷新200 米世界紀錄嗎?”他說。在之前一場記者招待會上,我告訴媒體:“我對接下來的200 米比賽心態很放松。”
就像100 米比賽那樣,我輕松地通過了全部預賽。泰森已經因傷退賽,我唯一的威脅就是華萊士·斯皮爾蒙。但很明顯他已經是我的手下敗將。唯一的問題是,如我剛才所言,我感覺有些疲憊。但當莫里斯問第二次時,一種發自內心的力量油然而生。
我改變主意了。
“世界紀錄是什么鬼東西,”我說,“我要做的就是在賽場上傾盡全力。我不知道到時會發生什么,但那就是我要做的。我要全力拼搏,這就是我的打算……”
好消息是,我的機會真的來了。半決賽,我以20 秒09 的成績力壓華萊士和肖恩·克勞福德。這個成績對我很有利,這樣一來,決賽上我就不會離內道太近。我感覺自己身強體壯,所有疲憊都已煙消云散。
教練看上去也很輕松,他明顯不會和100 米決賽那樣對我下達任何詳細指令。但在預賽階段,他已經為我安排好一切,幫我賽前放松,指導我做熱身活動。
“別沖得太猛,”他大聲對我喊。
“做兩組超距離跑,一組起跑練習。”
……
“你現在已經完全準備好了,不用再熱身了,阿薩法什么的全都拋在腦后……”
200米決賽前,看上去是教練一整年來最放松的一次。在開始訓練200 米時,他罕見地開了一個小會,這也許是我們訓練計劃中最難的部分。長距離的彎道跑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尤其背上有傷的情況下,在彎道上傾斜自己的身體很困難。但這些年來,我一直在克服它,所以教練對我信心十足,整個賽季只給我開了兩次小會。
“別擔心200 米,”他說,“你很犀利。”
“犀利?”我忍不住大笑,“我猜你不喜歡我的200 米比賽,教練。”
我在開玩笑,但也有一部分是認真的。教練在奧運會上放松的神態也印證了我的想法。在我和埃迪交流后,他才開始慢慢吞吞地介入我的比賽。我走進體育館,看著他的眼睛。他在教練席上沖我揮了揮手,豎起大拇指。再放松一點,他該翹著二郎腿在那兒舔冰激凌了吧我去。一切終于真相大白。也許他之所以放松是因為他對我的200 米項目有著極其強烈的信心。而且,他是對的,因為發令槍響后,我的確跑出了一場完美的比賽。
唰!
我像一陣狂風一樣從津巴布韋選手布賴·恩津加伊(Brian Dzingai)身邊呼嘯而過,快得簡直不像話。沒人追得上我,我流暢地跑過彎道,就像錄像里唐·夸里所做的那樣。我太強大了,跟腱、腹肌和小腿像活塞一樣完美運轉,而我則像是加滿了燃料的火箭一路沖向終點。忘掉大阪吧,此刻,我無人能敵!
我向旁邊偷偷瞟了一眼,身后根本沒人,還有50 米的時候,我就甩了他們好幾條街。贏定了。我直視前方。
“來吧,博爾特,”我想。
“現在起,你為世界紀錄而戰!”
我看到計時器上顯示的是16 秒。
“16 ?天吶,我要沖了!”
然后是17……
18……
19……
再……
加……
把……
勁!
體育場一下炸開了鍋,觀眾們瘋了,成千上萬的閃光燈瘋狂閃爍,人們搖旗吶喊。19 秒30,新的世界紀錄!
如果說100 米奪冠后,我在激情慶祝,那么在這一刻,我則感到了迷惘無措,我不知道該怎么做。張開雙臂,我想要撕扯自己的運動衫,把它扔向天空。
我的思緒飛到了體育場外。年少時,邁克爾·約翰遜在1996 年奧運會打破世界紀錄的比賽錄像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種子,那是我第一次思考成為冠軍的意義。十多年后,我摘得了200 米奧運金牌,并親自打破了他所創造的世界紀錄。
我的腦子里只剩下四個字:我,做,到,了。
“我做到了。”
這意義非凡。
“我做到了。”
這永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刻。
“我做到了。”
頒獎儀式的第二天,在奧運村的房間里,我坐在床沿,盯著手里的金牌,樂開了花。那塊獎牌對我來說意味著一切。有人在我背后說話,或許是莫里斯,我不確定,我的心思早已離開了自己的身體。
“老兄,你贏了200 米和100 米,”他說,“你真是太贊了!”
而我卻認真地說:“忘了100 米吧,閉嘴,看看這個。”
我舉起手里那塊金燦燦的東西。
“200 米奧運金牌,跑了那么多次的彎道,那么多人對我在這個項目上的表現冷嘲熱諷,好吧,去他們的,現在我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這感覺太美妙了。”
這是我一輩子最快樂的回憶。
我打開電腦,在網上找到200 米決賽的視頻。當畫面中出現19 秒30 的成績時,攝像機給了我一個臉部特寫。我當時真是拼了。之前我告訴過莫里斯,我要把自己的全部能量釋放在那條跑道上。我沒有開玩笑。
這時候我又聽到有人在我旁邊說話,是教練。
“你看,尤賽恩。如果你不是那么跟自己較勁的話,這200 米你還能跑得更快。”
我忍不住大笑。
“是嗎,教練?真的嗎?夸我幾句行不行,我剛剛打破世界紀錄啊。”
但教練不得不這么做。看到我為這小小的成就志得意滿,他當頭給我澆了一盆冷水。我知道他是為我好,防止我得意忘形,但另一方面,或許他真的還有辦法讓我跑得更快。
風靡世界的標志性動作
我想,或許我對奧運會的態度有點兒太吊兒郎當了,因為很多時候,我都感覺自己在跑著玩兒。全世界的觀眾都看得一清二楚,我有多么的悠閑。運動員們看到我整天在跑道上跳舞,做鬼臉,和觀眾搞笑互動。他們或許會想:“這小子以為只要自己站上起跑線就贏定了嗎?給他點顏色瞧瞧!”但他們忽略了一點。
我之所以那么放松,是因為我正在汲取大賽帶給我的能量,我的身體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徹底醒來。這些不入法眼的小動作的功效一點都不比勤學苦練差。世青賽上,只要一走進體育場,我就感到信心十足。而在北京奧運會上,這種能量更是呈幾何數級放大。我在觀眾和攝像機面前盡可能地掀動氣氛。
擺姿勢,跳上跳下,向觀眾揮手。有時候我是特意準備過的,比如擺出夜店DJ 的動作或手勢,有時候就即興發揮。奪得200 米冠軍那天,鳥巢體育館全體90 000 名觀眾齊聲為我高唱“生日快樂”,對,那天正是我22 歲的生日。
我差點哭了。
沒有什么事情比擺出自己標志性動作更爽了。自從我在100 米決賽上擺出那個姿勢,它就迅速風靡全世界。奪得200 米金牌后,攝影師和粉絲們都瘋狂地大喊,要求我擺出那個標志性的動作。每次,當我拉開手臂,指向天空,觀眾們都會立即陷入瘋狂。
只要伸出頎長的手指,我就能點燃整個體育場。
“面向世界”(To Di World)輕松占據所有雜志和報紙的封面或頭條。隨著時間推移,我看到全世界的人們都在爭相模仿這個動作。登山者在爬上頂峰后擺出它,探險者在穿越亞馬遜叢林后擺出它。甚至年輕的父母們在給小寶寶留影時候,也會讓他們擺出那個姿勢。相信我,那個動作帥炸了天。
奇怪的是,這些有幫助我放松的功能,讓我從緊張的田徑競賽中得以小憩。在起跑線上擺出那個動作,讓我在賽前拉腿筋時不去胡思亂想。別的運動員也那么干,而我放松的姿態則意味著我將拿出完美的比賽狀態。粉絲們也對我有所幫助。無論何時,我走進鳥巢體育館和觀眾互動
搞怪,觀眾席都會以陣陣聲浪熱烈回應,它能鼓舞我的士氣。觀眾席的聲音能讓我冷靜下來,因為它意味著大賽在即。觀眾們的吶喊聲越響亮,越能觸發我的比賽激情。
每到那個時候,我都能徹底燃燒起來。在體育場里,我忍不住要展現自己“帥氣的笑容”。在那自信的時刻,我能感覺到自己完美的比賽狀態,我知道,其他人在我面前沒有一絲勝算。
比賽雖然還未開始,但實際上它已經結束了。
我慶祝勝利的姿態鼓舞了所有人。我的自信影響到了牙買加全隊,4×100米接力賽決賽在即,我和兄弟們躊躇滿志。
臨陣磨槍:史上最強4×100 米隊伍
阿薩法·鮑威爾、內斯塔·卡特爾、邁克爾·弗拉特爾和我,我們不僅想贏得那塊金牌,更想洋洋灑灑地打破世界紀錄。或許我們是奧運決賽史上信心最強的一支隊伍吧。
最有趣的是,我們幾乎沒有在賽前做任何準備,連交接棒動作也沒練過,因為我們對自己的速度非常有信心,鮑威爾、弗拉特爾和我都是100 米決賽選手。一切順其自然:“我們有速度。就算交接棒上出點兒問題,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于是,交接棒技術,我們一年到頭也就最多練過三次,其中一次還是在奧運村里臨陣磨槍。
或許我們應該準備得更充分一些,因為交接棒的那一刻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運動員會摔倒,交接棒會失手,有人會恐慌。一旦有人恐慌,這場接力賽立馬泡湯。牙買加的女運動員們就遇到了這個問題。我們在賽前熱身后,觀看了女子4×100 米決賽。由弗雷澤、辛普森(Sherone Simpson)、科隆·斯圖爾特( Kerron Stewart )和維羅尼卡·坎貝爾(Veronica Campbell-Brown)組成的牙買加隊就在中途掉落了接力棒,無奈出局。
我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四位姑娘是地球上跑得最快的四個女人,她們原本應該拿著金牌凱旋。看到她們功虧一簣,我們非常難過。“好吧,開會!”邁克爾·弗拉特爾喊道,拍著手把我們聚到一起,“我們跑的時候得抓緊接力棒,好嗎?”
所有人都極力點頭。瞬間,打破世界紀錄的計劃暫停了下來。女子接力賽上的失利引起了我們的重視。發令槍響,卡特爾沖出跑道,然后是弗拉特爾,我站在彎道處等待,但看到弗拉特爾朝我沖過來的時候,我嚇壞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從他手里接好接力棒,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開始助跑。這是我第一次跑接力賽的彎道。當弗拉特爾像一顆子彈一般朝我沖過來的時候,我猶豫了。
“好吧,放松就好了。”我對自己說,“相信你自己,伸出你的胳膊。就算他在高速運動當中,也一定能把接力棒牢牢交到你手里……”電光石火之間,交接棒已經完成,我跑過彎道,像閃電一樣奔向阿薩法。“接著!”我大喊一聲。阿薩法在助跑中抓住了接力棒,但他絆了一下。我趕緊減速,好讓他有足夠的加速空間。
“跑,阿薩法!”我大叫,“快跑!”
我看著他一路跑向終點,并不停地去看計時器。世界紀錄是37.40秒,由美國選手邁克爾· 馬什(Michael Marsh)、勒羅伊·伯勒爾(Leroy Burrel)、丹尼斯·米切爾(Dennis Mitchell) 和卡爾·劉易斯(Carl Lewis) 于1992 年創造。但阿薩法把他們全部拉下馬來了,他沖線的那一刻,計時器停在37.10 秒。
三場比賽,三塊金牌,三項世界紀錄。就像我當初在飛機上對自己許諾過的一樣,我將像一個英雄一樣凱旋,行李箱里則多裝了三塊沉甸甸的小東西。
歡迎關注中資海派微信,掃一掃下方二維碼,一起做快樂的讀書人!
微信號:zzhpszpublishing
-End-
中資海派,
為精英閱讀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