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存美
在以前,獨處,在我看來,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因為,我覺得我是“人來瘋”!
但是,我居然愛上了獨處,停下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01
堅持跑步,收獲的不止是健康……
向往的生活,是堅持寫計劃和執行計劃,堅持鍛煉,堅持寫作,堅持晨間日記,堅持閱讀。
堅持周末帶孩子外出見不同的人和物,堅持為家庭和諧制造不同的驚喜!
除了鍛煉,別的好像都沒落下。
當我開始堅持每周不少于3次的跑步或快走后,發現,我上癮了……
穿著專業的運動服,帶上腰包,聽著樊登讀書會的音頻,沿著一公里遠的銀湖綠道環繞一圈兒,每次都會遇到不同有趣的人兒,盡管景點相同,但是都能拍到不同的美景!
大概1小時的獨處,我感覺全世界都是自己的,能感受到自己的呼吸,心跳,感覺自己與自己的距離是如此的近。
停下來,看著湖面的波瀾,會內心涌出很多感恩之情,用身心感受這一切,感恩之情由然而生!
感恩老公包容我的一切,感恩他能給我穩定的生活,感恩父母賜予我健康的體魄,感恩上天賜予我可愛的兒子,感恩生命所遇之人都存善良之心!
可以感受大自然的一切,是一種無法言語的美好!
02
低谷期,是最好的學習期。
低谷期,每個人都會遇到,當我們的工作遇到一定的瓶勁,工作成果不突出,沒有成就感,或者家庭關系不和諧,都容易走入低谷。
低谷期,有人選擇一醉解千愁,有人選擇回家充電,有人選擇旅游……
我選擇閱讀。
30歲以前,都不曾覺得閱讀能使我如此平靜,能慢慢的擁抱自己,和自己對話,感受自己內心的需求。
曾經興致勃勃的買過很多書,也制作成了書單,有的看了,有的甚至沒有翻開過,說自己“讀假書”一點都不為過,一丁點兒的輸出,都是摘抄,沒有任何的思考將“信息”轉變成屬于自己的“知識”。
也會去盲目信任某一個作者的觀點而去另自己不知所措。
后來,那些重復的話題,重復的字眼,重復的觀點在各種書籍中出現,以及作者們對對方觀點的不認同和沖突。
我才發現,輸入的,并不都是知識,它們只是信息,信息不通過自己的實踐和思考轉化成行動和計劃,就不可能真正變成自己的知識。
當我聽了樊登讀書會音頻《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第7遍時,其中一個寫計劃要將準備階段也規劃明確的時間,不占用大腦內存,專注當下事件時,解決了我一個很大的關于計劃的問題。
當我通過閱讀,從以前的斷斷續續輸出腦子所思,到能配圖成文(雖然寫的一般)時;
當我可以通過閱讀去了解兩個自我,坦然面對內心各種聲音時;
當我通過閱讀和寫作,認識了很多簡友,保持好奇心的同時,get到了很多非常棒的APP,持續不斷的新工具進入我的手機和腦子,順藤摸瓜“摸”到了很多有內容有創意的公眾號時;
嘗到了閱讀的甜頭,對知識的渴望,已經戰勝了懶惰,愿意一頭扎進書海,日漸智慧!
03
晨間日記,讓自己整天充實有激情。
平時,喜歡記錄,寫寫畫畫,用無格的本子書寫,無拘無束。
也喜歡想到一個點子,馬上用“記事本”或“Zine”記到手機,隨時取用。
很多人都有寫晨間日記的習慣,它讓你一天目標更清晰,回顧昨天時,不再是日記一樣只抒寫當天激烈的情緒,因為當天的情緒在一個夜晚的沉淀后,留下的,是事件的記錄。
當我看完《晨間日記的奇跡》,根據方法寫晨間日記后,每日不超過5分鐘,它解決了很多問題。
第一,賴床晚起的問題。
第二,收獲了通過記錄與自己溝通的時間和機會。
第三,寫真話,毫無避諱,寫出屬于自己的“靈魂日記”,充實坦然。
第四,記錄后,回顧自己的一個月時,能看到自己自我克服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果你有寫日記的習慣,試著給自己找一個安靜的空間,每天花不超過5分鐘的時間,去感受晨間日記的奇跡。
04
生活,需要被計劃,更需要被總結,更需要被呈現,讓自己能看到。
9月過去后,10月過了一半,9月30日去總結自己的9月的時候,重新的看了一遍9月的自己。
1、簡書10篇
2、紙質書3本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晨間日記的奇跡》
《自控力》(跟著拆書幫的進度完成)
3、音頻,樊登讀書會
《名創優品沒有秘密 》
《身心合一的奇跡力量》
《為未知而教為未來而學》
《世界如錦心如梭》畢淑敏環球之旅游記
4、個人習慣
晨間日記,至9月開始后堅持未中斷
每日出門前完成房間衛生,發圖片給老公
兒子睡前閱讀繪本
5、家庭事宜
完成個人港澳通行證辦理
完成兒子調深戶階段申報事宜
完成個人體檢
原創新菜品和飲料擺拍合計6個
6、小驚喜
發現一個很有故事,有情懷的筆記本設計師。愛買筆記本這么多年,唯一喜歡的一個設計師,值得被記錄。
老公偷偷定了10月游玩計劃,驚喜一個。
7、小實踐
為企文國際提出一個企業文化的方案,和企文國際老大一起走訪深圳地鐵文化。(兒子也參與)
當然,也有未完成的適宜。
以上,用手機軟件Xmin Cloud思維導圖完成記錄,方便快捷。
05
拖延洗碗的我,突然找到了洗碗的樂趣。
其實,我特別不愛洗碗,因為,洗碗比較無聊。
所以,喜歡吃完飯后,拿起手機,往沙發一坐,這一坐下去,就不想起來,拖的越久,越不想洗。
然后,出現了一個新方法。
我在洗碗的時候,聽音頻或者音樂,感覺洗碗變得很有樂趣。
比如,可以聽喜馬拉雅的“讀者”,主播用文字配音樂,讓你覺得一點都不枯燥。
希望,從此,愛上洗碗。
06
尋找自己,正念下與人相處。
每周三,周日,把兒子送進英語課堂,他爸爸還在上班,坐在接待室等待,也有同樣的感覺,感覺全世界都是自己的,成家以后,珍惜每一段屬于自己的空間。
拿出手機,開始碼字,一大樂趣。
塞車時,約會別人晚點,乘機航班延誤,內心平靜如湖水,因為,不能改變,就去接受,至少,我們又多了一些干自己事情的時間。
每個人定義的活法不同,因為經歷不同,成長環境不同,需求不同,尋找的生命的意義也不同。
所以,我們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別人,評論別人,去下定義。
因為,怕你看不懂。
獨處,是一種常態。也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如果你為家庭瑣事煩躁,為工作煩躁,為交際應酬煩躁,可以嘗試,創造與自己獨處的時間,去擁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