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書是《99%的新人,沒用心做好的50件事》。
這天,隔壁王大師正在辦公室工作,突然闖進一個年輕人。
青年緊握雙拳,滿臉通紅地問道:“大師,為什么我工作三年多,眼見別人升職加薪,可我卻一直坐冷板凳?!”
大師關了微信搖一搖,朝著門的方向輕輕地點了三下。
青年奔潰大哭,說:“您是說我沒救了,讓我走是嗎?”
大師站起來,踱步到書柜前說:“門口有把椅子,你坐下來,我給你看本職場新人內參。”
這本書的作者是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選為全球未來領袖之一的巖瀬大輔。作為風生水起的董事,作者依據多年職場成功經驗全方位概括,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訴新人三大基本原則和50個工作指南,是最實用的職場新人內參。
今天,我們分享書中關于職場新人最需要做好的三件事,分別是在督促前完成任務、提前提交以及增加工作附加值。
①『在督促前完成任務』
成為領導之后,作者意外發現不督促就不能按時完成任務的新職工大有人在。如果你也有過被領導督促的經歷,不妨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下。這不只是意味著完成任務緩慢,更重要的是這樣的人不值得信賴。
對于個別不需要督促也能按時完成任務的新人,即便工作不夠完美,領導也會接受,并且會把更多的工作給他。當新人接手更多的工作時,不要覺得自己受到了壓榨,費力不討好,相反是鍛煉自己的絕佳機會。這絕不是雞湯或洗腦。因為主動完成接手的所有工作至少會給你帶來兩個優勢:滾起信賴雪球和獲得新任務。
001 滾起信賴雪球。絕大多數工作都不是一個部門的事,因此完成工作不只能得到領導的信賴,還能讓其它部門對你產生好感。在后續工作中,你會減少不必要的溝通成本,周圍人也更愿意給你傳授些完成任務的經驗。在多重助力下,當你把一項項任務解決掉時,所有人對你的信賴雪球就會越滾越大。
002 獲得新任務。只要動腦筋,同樣的任務一定越做越快。如果這時沒有新任務的刺激,你的成長會十分緩慢。完成任務就像個信號,領導看到后,你獲得新任務的機會一定更大。這兩種人之間最初的毫厘差距,會以無法想象的速度擴大,這一點是成長的關鍵所在。
②『提前提交』
有些職場新人恰恰相反,他們急于求成,很想把事情做好,總想拿出滿分的工作成果。但由于對工作內容理解不夠,或者對工作性質不熟悉,往往事半功倍,反而沒能按時完成任務。
相比花很長時間做到100分,還不如用很短的時間拿出70分的成果,讓領導對它加以修改指正,讓它得到完善,才是更恰當的做法。你要把來自領導及其他人的意見當做資源而不是批評。提前提交就是讓你有機會吸收并運用他們的智慧和經驗,幫助你更好完成工作。
比如,對新人而言,領導讓你寫個活動策劃,最好的辦法不是研究“各種活動策劃準備技巧”,而是結合自己的理解先寫出一篇,然后拿給領導或同事看看,請教對方指出自己應該改善的地方,這樣效果更好。
如果你的上司真的很忙,那你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把并行的幾項任務做好總結,通過匯總執行情況、疑問點和難點,用簡潔的語言和較短的時間快速解決。當你有意識地著手這些準備時,你工作的方向也許就會發生根本性改變,最終很可能會改變職業走向。
③『增加工作附加值』
“做會議記錄真讓人頭疼啊”“打印材料不能實現我的夢想”。如果一個新人認為一項工作無聊透了的時候,說明他不善于增加工作的附加值,還處在“1是1,2是2”的低階工作層面。
可能你有點不服氣,“做會議記錄”“打印材料”有什么工作附加值?且聽作者給你一一分析。會議記錄的作用就是記錄公司或部門不同時間段的發展方向、經營策略和主要工作。如果仔細研究積累,你基本上就能了解公司的整體運營,比其他人往前邁了一大步;
材料不僅是領導審核過的,體現了他的管理思路,而且大多涉及具體工作。你可以邊打印邊閱讀,一定能站位更高,掌握更全面的信息。
“沒有重復的無聊工作”。你要學會給身體和大腦一些負荷,思考如何增加附加值,而不是一味地鼓勵自己看到意義。為此,作者建議你在工作中要多做三件事,分別是:關注工作內容蘊含的有價值信息、分析當下的環境和背景以及考慮工作和其它部門的聯系。這樣,你的工作就能擺脫“一潭死水”,更富活力和生機。
總結一下,職場新人最需要做好的三件事,在日常也最容易被忽略。想要走上職場快車道,不把這些事情“弄明白,想透徹”是很困難的。如果你能把“在督促前完成任務、提前提交全面完善、主動增加工作附加值”這些積極地的態度牢記在心上、融化在血液里、落實在行動中,那么你的機會就會接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