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俊英子
01
每一年,我們都會寫下很多目標,有的甚至會做成漂亮的“愿景墻”。現實是,我們遨游在信息的海洋里,工作生活、學習都有太多信息了,有的對我們來說有用,有的沒用。在信息如此多的時代,不知大家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之前看過的圖片素材、文章金句,案例,臨時要用呀,卻找不到了;
對我們有用的信息,有時候記在筆記本上,有時候記在word上,有時候放在百度網盤,云上,有時放在手機備忘錄,要要的時候卻又不知道哪個放在哪里;
有時知道自己的信息在哪里放的,但是信息沒有經過處理,使用起來還得分析半天,費時費力費心;
看著身邊的人越來越上進優秀,自己也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學習各種“知識”,卻依然不見效果......
這何曾不是我們都會面臨的困惑?當下是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但也是一個知識焦慮的時代。在一個時間和知識都被極度碎片化的時代,很多事情已經變得不可逆,要如何克服知識焦慮,增加知識積累,豐富充盈知識體系呢?面對這個折磨人的難題,我們需要進行的是知識管理。
?
02
什么是知識管理?
知識管理就是通過收集、整理知識,有效地產出結果,解決問題。如果知識沒有幫助我們達成目標、解決問題,那么知識就沒有生產力。
知識管理,就要用到一個工具,這個工具是你達成目標的中間介質。
把信息統一分門別類匯總到這里,可以隨時收集信息、靈感,記錄任務狀態,又能隨時取用,還能多臺設備同步、共享,讓信息、資料找見自己的“家”,各得其所,成為你實現目標的基石。
俊英子經過近兩年的實踐,今天給大家安利的這個工具是印象筆記,可以幫助我們來解決這個問題。
它是一個可以在微信、瀏覽器、微博、日常生活場景等多處我們經常瀏覽信息的地方采集我們要的信息,同時可以實現手機、平板、電腦、網頁等多平臺同步內容的軟件。
通過這款軟件,我們可以同時實現一下多個功能:
1、方便收集
2、方便分類
3、方便查找
4、方便取用
5、方便共享
有一句話說的好,聰明人善用工具,愚笨的人自己造工具或者不用工具。用好用對工具來輔助實現自己的目標,何樂不為呢!
?
03
這個頁面截圖是俊英子PC端的使用頁面,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 最左邊的區域:用來創建對應的父筆記本和子筆記本。
正如在電腦建立文件夾一樣,印象筆記支持兩級分類,“筆記本組-筆記本-筆記”這樣的層次結構。它是可以建很多級別的,我個人是按兩級的,分類祥細不是目的,方便查找才是關鍵,有時藏得越深,反而不易找見。
我是通過數字為筆記本排序,從01-09,大家可以自行根據數字或字母為筆記本命名。
分類一定要有,但沒必要糾結太多,如果沒有想好分類結構,先根據現有目標建立,之后隨時調整,每個人建立筆記本分類都有自己的邏輯和目標,因人而異。
- 中間的區域:展示具體選擇的筆記本下的相關筆記,可以修改不同的視圖,選擇展示筆記標題,更新時間,大小,來源等信息。
- 最右邊的區域:具體筆記的詳細內容,是主要的編輯頁面。
這個工具使用起來也比較簡單,工具即實操,實踐的力量。工具是提升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使用工具的時候,一定是你實踐的時候。
?
04
下面我們將根據我們最最核心的“收集”、“加工”、“調用”這幾方面,聊聊如何來用“印象筆記”來建立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知識體系。
知識體系相當于骨架,有了這個架構,學習了新的知識,就知道應該放
在哪個位置,各得其所。但是如果沒有這個架構,新的知識就沒有存儲的地方,我們所學習的內容就會變得零散,甚至變成一團亂麻。
知識體系和我們的個人目標與關注點息息相關,目標決定了你的關注點,根據關注點,我們會有所取舍。每個人都需要根據自己的目標和關注點來建立自己的知識架構。
建立知識體系,首先得有信息來源,來源不為乎就是讀書,觀影,旅行,微信,微博,各大網站,與人交流,導師帶領學習......
-
用印象筆記建立個人圖書庫,觀影庫,旅行庫
俊英子就建了一個讀書觀影旅行的筆記本組,下面包括我的書庫,我的影單,夢想旅行地,推薦書單,推薦影單。
比如書庫不僅有各類書籍的書摘、金句,讀書筆記,各類書評,問題記錄,案例素材,收集作者或他人的觀點,包括自己的觀點和感想。
創建的時候添加一個以書名來命名的標簽,與本書相關的內容都打上這個標簽,當搜索這個標簽時,就可以找到本書的相關內容。當然建立筆記的時候亦可根據內容打上多個標簽,給筆記增加維度,不局限某一個領域,讓一條筆記發揮更大的作用。
哪些書需要讀?哪些電影比較好看?豆瓣、知乎、微博、朋友等都有推薦,當你不知道讀什么書,看什么電影的時候,看一下印象筆記的信息,就會有頭緒啦!
-
用印象筆記建立自己的淺閱讀
閱讀微博和微信公眾號是現階段淺閱讀的代表。相對書籍,這類閱讀會比較瑣碎,如果沒有自己的知識體系,又吸取的信息過多,難以學以致用,反而碎片化的閱讀會讓我們的時間碎片化。
不知你發現沒有,當我們停留在微博和微信時,有個事情很可怕,時間會過得飛快,一兩個小時嗖就沒了,如果再去做其他事情,時間損耗大,注意力也集中不起來。
但我們依然舍不得離開,為什么?
一、不愿意失去自己的社交屬性,希望與人交流。
二、你關注的人會給你帶來有價值的閱讀內容,是現階段學習途徑之一
那如何實現花費有效的時間獲取最大的收獲呢?
首先,你要找到固定的“刷”和“互動”的時間。刷的動作很快,感興趣的內容直接保存到印象筆記,不感興趣的跳過。保存后不急著看,完成互動,留言,轉發后,關掉APP,打開印象筆記查看之前保存的內容。
其次,把上網時間轉化成淺閱讀時間。先整理好文章,再進行閱讀。你收集的信息涉及那些主題,就建立哪些主題的筆記本,把相關的文章移動到對應筆記本后集中進行閱讀。
最后,信息加工。只有加工過的信息才是有價值的,你需要明確一條信息的命名、分類、標簽,做到這一點,這條信息就能很好地為你所用。也可以對信息編輯,加上你的所思所想。
是不是感覺當你有了條理之后,再碎片的知識也可以梳理成系統。
-
用印象筆記建立網站閱讀基地
對于感興趣的博客和網頁,通過印象筆記“剪裁”插件,可以直接保存到印象筆記。
這一功能直接將我們從網頁閱讀中轉移到了印象筆記,印象筆記就變成了你的閱讀工具,你可以不受干擾地仔細閱讀,對文章做標注和添加筆記。這時候你所讀到的,不再是網站上的一篇文章,而是印象筆記中的一條筆記。閱讀效果會更有效,更專注。
作為筆記而存在的文章,閱讀結束,你可以選擇將文章留在當下筆記本,或者根據加工放到適合的筆記本中,加上標簽。這些加工過的信息就變成我們知識體系的一部分“血肉”了。
-
用印象筆記關注領域達人
隨著社會發展,我們有了更多和各個領域達人對話的機會。如果你想了解一個領域,那么找這個領域比較權威,善于分享的人學習,是最聰明,最省力的方法之一。
你可以專門為各個達人建立筆記本,他們的博客,知乎問答,豆瓣書評,文章,有價值的微博,課程學習等都可以收集到這個筆記本。多方面收集信息是零散的,通過印象筆記整合,我們就可以找到其中的邏輯和精華,深入了解一個人的觀點。我們對信息了解的越全面,對某個領域的知識理解的也就越深。
-
養成加工信息的習慣
明確了一條信息的命名、分類、標簽,才是對一條信息進行了加工。只有加工過的筆記才有意義,才有被利用的價值。
不僅要有“見到有用信息要收集”的意識,同樣要有“對信息進行加工”的習慣,將存儲的信息加工后存入個人知識體系,當我們需要使用時,才有可能最大程度的調用到我們日常的勞動成果,真正學以致用。
信息就在我們收集、加工、組織的過程中,從凌亂到整齊。儲存不等于掌握,信息只有被我們學習、內化、應用,才能真正稱得上知識。
?
知識體系搭建好后,我們就可以像吸鐵石一樣,將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吸”進來。隨著我們不斷地學習和積累,我們的框架將會變得越來越有內容、越來越豐滿。
而我們對知識的應用,也會越來越成熟。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它會像機器貓的神奇口袋,不斷給你帶來驚喜。你還等什么呢?趕快建立自己獨一無二的知識庫吧!
?
THE END
作者:俊英子
標簽:專注指數基金定投|手帳
人生箴言:要過就過滿滿當當,熱氣騰騰的生活,怕什么真理無窮,進一寸有進一寸的歡喜。
微信公眾號:俊英子在行動
個人微信號:jyz6152019
若是同頻伙伴,歡迎勾搭交流!
?
往期文章
?
【關于復盤】
總結是反思的開端,復盤助你10倍加速成長!
二月復盤 | 有一種忙:叫上進有毒
三月復盤 | 表面忙,內心慢,用最短的時間到達最遠的距離
2019年第15周 | 不給人生設限,才有可能迎來無限驚喜!
2019年第14周 |當你秉承熱愛之心時,就會發現生活充滿無限魅力!
?
【關于手帳】
親測 | 你們要的手帳工具都在這里啦,拿走不謝!(多圖襲來)
小白入門,如何快速做出有模有樣的日常手帳?
堅持寫手帳不到一年,不小心活成別人眼中的榜樣!
入坑手帳,如何快速找到屬于自己的手帳風格!
如何用手帳玩轉生活?竟是如此......
不花1分冤枉錢,唾手可得的手帳工具,別怪我沒有告訴你!
?
【關于成長】
嘗試了800次的早起,我終于用一張表格搞定了......
堅持這些又小又好的習慣,人生會幸福一萬倍!
漂泊兩年多終于買房了:我為什么一定要買房?
畢業2年,從負債到資產16萬,我媽終于放心了......
滿懷儀式,寫出心中這80+個微夢想,我感覺人生就要開掛了 !
閱讀效率提升10倍的秘訣(純干貨)
掌握這套閱讀指南,讓你讀一本書頂十幾本......
寫了20多年的讀書筆記,還不會?怪不得你的書都白讀了!
簡書3個月,16000+喜歡,5000+粉絲,寫作讓我收獲了什么?
如何成為混社群高手,實現價值最大化?
今年花了1000多元付費學習,我卻賺了不只1000倍!
人人都說要學以致用,到底如何把學到的知識真正用起來?
1個月,副業從0突破20000+,不設限的人生原來可以這樣!
擁有這7個優秀品質,人生沒有什么不可能!
?
【關于生活】
越來越多的人關閉了朋友圈,我卻開始用心打造它......
如何高效的管理時間?8大黃金法則送給“忙碌”的你
重返大學校園,我一定要做的5件事......
我用一年多行動,證明這七個字價值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