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俊英子
最近,好多小伙伴都來問我關于讀書筆記的疑問,總結下來就是:
1、英子,讀書筆記要寫什么內容,怎么寫?
2、讀書筆記是什么時候寫?邊讀邊寫,還是讀完書再寫?
3、對讀書筆記和學習筆記你有進行二次整理嗎?
4、寫你這樣的讀書筆記會不會很費時間呢?
5、讀書筆記有寫的必要嗎?有沒有什么其他做筆記的方式?
......
今天,結合大家的疑惑和我自己做筆記的經驗,分享一下如何做出實力與美貌并存的讀書筆記,讓你讀過的書和學過的課深深地印在腦海里,學以致用。
?
一、為什么要寫讀書筆記
常言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經常聽到有人說,讀過的書都白讀了,什么也沒記住。
人不能自信于自己的記憶能力,新知識來了,舊知識就會被擠掉一部分。我們需要把重要書中的重點記錄下來,所以,我一直認為讀書、學習做筆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這一行為真的好處多多。
1、讓閱讀更專注
很多伙伴在閱讀初期,還沒有養成閱讀習慣,很難靜下心來沉浸到書中,容易被周圍環境干擾。
而做筆記就是去除干擾,讓你回歸到書中,筆記中有明確的閱讀目的,你就知道自己為什么讀這本書,你想獲取什么,從而集中注意力,在閱讀中尋找、思考,調動閱讀的主動性。
2、提升閱讀效率
有人認為做讀書筆記很費時間,那為什么還能提升閱讀效率了?看書速度不是應該會更加慢嗎?
這里,提升閱讀效率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讀書速度更快了,而是在你有意識地想要寫筆記的時候,就會變得更加專注,容易沉浸到書本當中。
如果你不專注,一些知識點可能要看好幾遍,才能搞明白說了什么,當你集中注意力,可能一遍就明白了。有意識地獲取信息,能幫助我們加深理解,閱讀效率反而會得到提升。
3、積累寫作素材
現在是全民寫作時代,很多人都想寫作,又不知從何下手,說起來還是我們素材庫不夠強大,要案例沒案例,要金句沒金句,要故事缺故事,寫作自然就比較困難,巧婦還難為無米之炊,何況我們!
做筆記是一個積累素材非常好的方法。把書中的金句和一些好的案例、故事、知識點,記下來,當你寫書評,文章的時候,就有內容可寫。
當你翻看筆記,還能激發新的靈感,有了資源和想法,寫作就會從無從下手變得得心應手。
?
二、如何寫有顏有料的讀書筆記?
那到底如何寫一篇有顏又有料的讀書筆記呢?我就用自己的筆記舉例子說明,可能更加形象一點。
1、標題要突出
一篇筆記,可能來自一本書,一篇專欄,公號文章......它的標題一定要突出,明顯,瞬間能抓住別人的眼球。
如果你會寫藝術字,可以巧用藝術字。
我一般是用mildliner寫大一點,寫好之后,用黑色筆描一下輪廓,簡單易操作,整體變成了空心字,與正文做對比,也能吸引眼球,抓住重點,快速了解這頁筆記的的內容。
2、思考排版方式
下筆前,要對所寫內容,有一個編序,梳理過程。建議在閱讀過程中把重要的內容用熒光筆標出來。
因為序號總是能在一段內容中被我們迅速找見。相關的點用1234.....羅列出來,頁面清晰統一,邏輯層次明顯,增強視覺效果。
對內容進行適當分塊。內容盡量都不要都擠在一塊,根據實際,進行一個分塊處理,可以是幾行留白,一些分割線或分割圖案。
保持頁面的整體和諧感,有留白,有文字,有空氣流通。分塊的過程也是對內容進行拆分、重組的過程。
巧用視覺元素,用相同的視覺元素表示1234等序號,會讓頁面更有邏輯性,視覺性,豐富性,讓頁面“活”起來。 看筆記的人也能快速抓住關鍵詞。
常用的視覺元素有各種箭頭,符號,標題框,小文具等,在實際筆記中,可以靈活使用。
比如我寫讀書筆記,會經常用到一些表示邏輯的并列關系,因果關系,都會用箭頭來表示,看起來會更加清晰,簡潔。
3、適當使用便利貼
做筆記時,便利貼是我常使用的一個工具,也很喜歡。
遇到自己不是太懂的新知識,主題思想,有啟發聯想的內容,沒看過的書,影,沒聽過的人,我自己的下一步行動,作者推薦書籍,我都會用便利貼在旁邊記下來。
下次翻看的時候,直接去看便利貼就可以,能迅速抓到自己的要點。
?
三、讀書筆記寫什么?
借助讀書筆記可以更好地將書上的知識轉化成我們自己的知識。那筆記到底應該記什么呢?一本書,不同的人看有不同的要點,我就說說我自己平時寫什么,給大家一些參考。
1、摘錄金句
讀一本書,記住一句話,就是了不起,證明你讀書的時間沒有白花。不論是好書還是爛書,都可以將其中一些特別好的話摘抄下來。
筆記本在身旁,可隨時記錄,不在也沒有關系,閱讀時標記好,晚上回去摘抄下來。
如果你還能背誦它并爛熟于心,爭取讓它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在關鍵時刻能講出來,在實踐中用起來,還可以根據金句仿寫屬于自己的金句,一旦這個標準達到的話,你就成長了,至少這本書你的投資就收回來了。
2、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對全書綜合邏輯進行歸納總結。日后翻看思維導圖時,不僅能了解全書的思維框架,還能知道你作圖關注的重點,細節內容。
做圖也沒有固定要求,可以按照書的章節做,也可以融入自己的思考,根據理解對內容進行拆分、重組,找到適合自己的章節重點,制作出一幅有個人特色的思維導圖。
我是邊看書,邊畫思維導圖。雖然速度稍微慢了一點,但是真的記得很牢。很多人看書是迅速地翻完一本書,囫圇吞棗,結果知識點卻記得不清楚。
平時讀小說,我就特別喜歡畫一個人物關系圖,事后翻看這個圖,當時的故事情節就都在腦海了,記得特別清楚。
3、興趣知識點
閱讀中,把書中一些重要知識點,概念,自己不知道的案例,故事典故,平時要注意搜集,好的故事素材,稍微改造,就可以為我們的文章服務。
我們在看別人的文章時,經常會發現他們的開頭或者中間引用書里、電影里的故事,或是電視上面的橋段。
其實這些材料都可以整理,在遇到合適的話題時,便可以稍微加工,然后拿來用。既可以讓文章內容顯得生動有趣,也可以豐富內容,不至于通篇都是我們自己的故事,這樣寫不了幾次就沒得寫了。
知識點的補充也是在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缺啥補啥。
4、自我反思
讀書不能沒有反思,每一本書讀完后,都要問一下自己,通過這本書我學到了什么,解決了什么問題,對全書的干貨知識做一個分類總結,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如果有人想了解這一方面的知識,你就可以分享給他。
一本書可能幫你認識了一個新領域,打開了心結,解決了困惑,也許對你沒什么幫助,但也為你下次選書有了標準。一本書,無論好壞,你讀過就有幫助。
你都要有思考,把這些想法都記下來,已經懂的的觀點,可減少記錄,新知識點,一定要用簡短的語言概括總結為自己的觀點,變成自己的內容,活學活用,揉碎放到自己的體內。
具體怎么做呢?建議大家勤寫書評和讀后感。
?
四、如何鞏固學習到的知識點
長河實業董事長高鴻鵬老師說:“很多人看書都是看一本丟一本,你問他這本書的思路是什么,他說不知道;你問他這本書有哪些章節,他說記不得;甚至你問他有沒有記住哪一句話,他都說不上來。
這樣的讀書就是白讀,不論一年讀1本還是365本都沒有區別,因為他沒有將任何信息內化成自己的知識。”
讀書的目的就是要把信息內化成知識,讀書筆記就是幫助你快速消化吸收書籍知識的有效途徑。
所以,我們要經常重讀自己的筆記。
選擇一個固定時間,每月或每周鞏固做過的筆記,有新的感悟和靈感,就用便利貼記下,如果看筆記感覺還沒有回憶起來,可以重讀原書,總之要讓筆記流動起來,只有這樣,你才能改變思維方式,將這些記錄下來的東西,真正化為己用。
重復性的練習和思考性的實踐再加上一個知識的分享與傳授。重點還是那句話:讓筆記流動起來,而不是放著不動。
流動的環節越多,被你用于行動和重新處理的次數越多,你對于這個知識點的理解,也就會越熟練。
讀書是學習體系中輸入體系中重要的一環,不僅讓每一本書停留在眼中,更要記錄到腦海,成為你自我體系的一部分,那么你一定會因此而飛速成長。
借助讀書筆記可以更好地將書本上的知識轉化成我們自己的知識。
輸出又是最好的內化方式。知識永遠不在某處,知識永遠是在路上。
?
THE END
作者:俊英子
標簽:專注指數基金定投|手帳
人生箴言:要過就過滿滿當當,熱氣騰騰的生活,怕什么真理無窮,進一寸有進一寸的歡喜。
微信公眾號:俊英子在行動
個人微信號:jyz6152019
若是同頻伙伴,歡迎勾搭交流!
?
往期文章
?
【關于復盤】
總結是反思的開端,復盤助你10倍加速成長!
二月復盤 | 有一種忙:叫上進有毒
三月復盤 | 表面忙,內心慢,用最短的時間到達最遠的距離
2019年第15周 | 不給人生設限,才有可能迎來無限驚喜!
2019年第14周 |當你秉承熱愛之心時,就會發現生活充滿無限魅力!
?
【關于手帳】
親測 | 你們要的手帳工具都在這里啦,拿走不謝!(多圖襲來)
小白入門,如何快速做出有模有樣的日常手帳?
堅持寫手帳不到一年,不小心活成別人眼中的榜樣!
入坑手帳,如何快速找到屬于自己的手帳風格!
如何用手帳玩轉生活?竟是如此......
不花1分冤枉錢,唾手可得的手帳工具,別怪我沒有告訴你!
?
【關于成長】
嘗試了800次的早起,我終于用一張表格搞定了......
堅持這些又小又好的習慣,人生會幸福一萬倍!
漂泊兩年多終于買房了:我為什么一定要買房?
畢業2年,從負債到資產16萬,我媽終于放心了......
滿懷儀式,寫出心中這80+個微夢想,我感覺人生就要開掛了 !
閱讀效率提升10倍的秘訣(純干貨)
掌握這套閱讀指南,讓你讀一本書頂十幾本......
寫了20多年的讀書筆記,還不會?怪不得你的書都白讀了!
簡書3個月,16000+喜歡,5000+粉絲,寫作讓我收獲了什么?
如何成為混社群高手,實現價值最大化?
今年花了1000多元付費學習,我卻賺了不只1000倍!
人人都說要學以致用,到底如何把學到的知識真正用起來?
1個月,副業從0突破20000+,不設限的人生原來可以這樣!
?
【關于生活】
越來越多的人關閉了朋友圈,我卻開始用心打造它......
如何高效的管理時間?8大黃金法則送給“忙碌”的你
重返大學校園,我一定要做的5件事......
我用一年多行動,證明這七個字價值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