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共享單車已是馬路上常見的交通工具,并已迅速普及至眾多三四線城市。
我一直沒找著機會去親自體驗下共享單車。眼看這種交通工具從第一次出現在我的視線里到現在至少過去有三個月之久。
終于在清明假期里,第一次騎共享單車,體驗了摩拜和ofo。
雖然都說摩拜最新的齒輪無膽胎車好騎,因為我騎的都是摩拜早期的車,所以,從舒適度上來評價,ofo騎起來更舒適。ofo因為龍頭高,座位調低后,對于身高適中的我來說,騎起來舒適度剛好;摩拜座位最低高度對我還是有點高,這樣就沒有了ofo的剛剛好。當然,這種舒適度是因人而異的,并非我的體驗能對哪家更好而下定論。
在外出的時候,看到滿大街都是騎共享單車的行人。
開始思考大家對共享單車的接受度為什么這么快又這么高?
以摩拜和ofo為例,摩拜注冊后需要繳納299押金,ofo需要繳納99元押金,無論哪家的費用,都無法用貴或者便宜來衡量。自己購買一輛普通自行車,費用也就在兩家的押金金額左右浮動。共享單車,雖然押金可退,各家都會推出免費騎行的優惠活動,可活動以外的時間,騎行都是需要付費的。
如果共享單車使用頻率高,以年為單位來計算,一年付費總金額至少是能突破三位數。這樣算下來并非比買輛屬于自己的單車便宜。
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看共享單車的風靡。
從擁有私家車的人的角度來出發,現在大部分城市在上下班高峰期和節假日出行時,都會面臨停車場不好找或者停車場距離目的地有一段距離的問題,共享單車的出現,可以解決這類用戶停車后最后一公里路程的問題。而且因為是隨取隨用,用完隨地可還車,所以,比自己買輛自行車要省事,不用考慮攜帶和停放問題。
對通常出行都是選擇公共交通的人來說,地鐵出口或公交站臺不可能全部在家門口或者單位旁邊,甚至有的需要步行的距離還不短,隨取隨用的共享單車正好可以解決這段路程的問題。
而對于需要去一些離的不遠,坐公交地鐵只有一兩站,開車未必比騎車快的地方時,正好可以通過騎車來提高效率。
再看為什么不自己買一輛自行車?無論是哪種情況,都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自己購買的自行車不能隨時攜帶,不能在想用的時候能立馬取用。
2.自己購買的自行車會存在停放問題,不論是自己居住的宿舍、出租房還是自己家,放一輛自行車都是挺礙事的(別墅或豪宅除外)。
3.自行車雖然關鍵時刻能救急但平時使用率并不高。
4.在北上廣深等這樣的城市,上下班時間,擠地鐵不亞于春運期間擠火車,如果自己買輛單車,最大的問題便是如何在人都難以擠上地鐵的情況下,將攜帶的自行車帶上地鐵?共享單車因其智能鎖與互聯網的結合,免去了這一問題。
由此可見,共享單車并不能單純的用費是否便宜來解釋受歡迎程度。共享單車一出來大受歡迎,是大家都愿意用可接受的費用換取出行效率的提高。
所以,只要是在共享單車已到達的城市。隨處可見騎著共享單車的人。
目前已經開始有共享電動單車推出。一旦電動單車開始大批量投入市場,相信又是出行方式的一次升級。
感受共享單車,期待共享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