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終身成長》這本書最早是在樊登讀書中聽到的,聽下來之后,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人的成長與改變是由思維模式在起作用,即人的思維分為固定性思維與成長性思維,成長性思維的人能更好地促進自己的成長,而固定性思維的人生沒有多大變化。
看到這一點,我有了被心理學家稱作“恍然大悟的時刻”的感覺。我覺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原先,諸事不順,尤其是面對各種評比,我總是千年老二,我總覺得自己是一位失敗者。但是,接觸到成長性思維模式后,我對自己的評價改變了,我發現,這些失敗其實就是一種財富,它能促進自我成長。由于對自己的評價正確了,我生活的幸福指數大大提高了。至少我對自己的理解從“我是一個失敗者”改變為“我從失敗中積累了經驗,我是在學習,是在歸納總結,是在成長”。
? ? 非常幸福的是,我是第1章的讀后感分享,相對于后面來說,省心許多。雖然這樣,為了跟上大家的思路,我還是讀完了整本書,又重新聽了樊登的講書。
第一章提出了最核心的概念:思維模式。本章分“為什么人會有不同”、“兩種思維模式對你意味著什么”“兩種思維模式之下的不同生活”、“思維模式概念新在何處”、“自我審視:誰能準確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你將會看到什么”這六個問題。下面,我分別從六個方面來說說我的理解。
1.為什么人會有不同
不可否認,大部分人認為,人與人不同的原因,主要是基因的不同。但是法國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比奈,這位智商測試的發明者,他并沒有否認“不同的孩子智力是不同的”這一觀點,但他相信教育和練習可以帶來智力上的根本改變?!耙婚_始聰明的人不一定到最后還是最聰明的”。如王安石筆下的仲永,他四五歲時就“指物作詩立就”,很有才華;但是,被他父親“環謁于鄉人”,沒有后來的教育和練習,到最后就“泯然眾人矣”。
可見,“通過練習、培訓,以及最重要的——方法,來設法增加自己的注意力,提高自己的記憶力以及判斷力,讓自己切實變得比以前更聰明?!?天性和后天培養這兩者之間通常是相輔相成、相互作用的。當代智力研究領域的權威羅伯特?斯騰伯格寫道,人類的某項專長“并不是固定的先天能力決定的,而是通過有目的的鍛煉獲得的”。
這告訴我們,要讓自己變聰明的方法就是通過練習。有時,我們往往把自己不夠優秀的原因歸結為:自己不夠聰明,其實這只是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第二,對于學生的看法,學生之間有差距,不能只是簡單地認為他們是智商不同,所謂的智商低的學生可以通過練習和培訓得以改變。
2.兩種思維模式對你意味著什么
固定性思維: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急于一遍遍地證明自己的能力。每一時刻,他們都在接受評估:我會成功還是失敗?我看上去是聰明還是愚蠢?我是會被接受還是被拒絕?我看上去像是個成功者還是失敗者?
成長性思維: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過你的努力來培養的,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努力和個人經歷來改變和成長。雖然不一定成功,但是,經過多年的熱情、辛苦奮斗以及訓練后能夠取得的成就,是無法預知的。
可見,具有成長性思維的人,在“人的才能可以發展”的信念支撐下,會有學習的激情,即使是在事情發展不順利時也能擁有這種想要提升自己并堅持不懈的激情。這就是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身上的標志。
這種思維模式,讓人們在人生遭遇重大挑戰的時刻,依然可以茁壯成長。
所以,具有了成長型思維模式,你會對生活充滿激情,你的生活會帶來變化,你會一直在成長,忘記年齡,保持一種年輕的狀態,這是我所追求的。說說這學年,我會參加許多教學類評比,因為我堅信能力是在訓練中得來的,卻不一定是為了證明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地位,只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潛能。
3.兩種思維模式之下的不同生活
請看書中所舉的一個年輕人經歷的糟糕的一天:
你去上一門對你來說很重要的課,而且你非常喜歡這門課。你的教授公布了期中考試成績,你得了C+。你非常失望,等到晚上準備回家的時候,你發現自己的車上貼了一張違章停車罰單。你感到非常泄氣,打電話給最好的朋友想要傾訴,但是卻沒有打通。
面對同樣一件事情,兩種思維模式下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與做法。固定性思維模式者往往產生的徹底的失敗感和無力感。他們給自己貼上了標簽,“怎么我會這么倒霉”,可能只會抱怨與沮喪,而不是去改變。
成長型思維者,他們往往這樣說的:我會更加努力,總結失誤,去解決存在的問題。即使他們感到沮喪,他們也準備好了去承擔這個風險,直面挑戰,繼續為此奮斗。
兩種思維下,有不同的生活,一種是充滿抱怨的無助的生活,一種是積極樂觀的希望的生活。給大家分享一件自己的事例:某天早上開車去教師發展中心,掐好的時間,結果沒開出多久,發現車胎漏氣了。我停好車,一出來,一輛的士過來了,我就直接去了。我剛才著急的心,就在心里哈哈大笑,我的運氣怎么這么好。于是,愉快的一天又開始了。試想,生活中,沒有什么比好心情更重要的事情了。
4.思維模式概念新在何處
成長型思維模式,他們能認識到風險的重要性以及堅持不懈的巨大能量。好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一開始你沒有成功,嘗試、嘗試再嘗試”,或者“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這些話語。
有了這樣的思想,運用到自己或他人身上,就可以讓我們改變對孩子們的教育方式,并讓我們從不同角度來看待教育這件事。
5.自我審視:誰能準確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
看著標題,大家應該不難看出,是成長性思維模式者,他們有“一種能夠準確評估自己的能力和不足的獨特才能”,因為只有對自己現有的能力有一個準確的評估,才能更有效地進行之后的學習。相反,固定性思維模式者對自己寶貴的人個能力的評估非好即壞,因為他們過分看重結果。
所以,做一個成長性思維模式者,我們需要擁有正確的自我審視,準確地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這樣才能更好地自我提升。
6.你將會看到什么
先看一項調查:取得成就的第一要素是什么?——堅持不懈、堅忍不拔的精神。
杰出的人都是善于將人生中的挫折轉變成為未來的成功。
固定性思維模式讓你更關心別人如何看待你;所以他們對錯誤和犯錯誤高度敏感。
成長性思維模式讓你更關心你能否提高自己;所以他們會應對障礙,想辦法提升自我。
思維模式是可以轉變的!
舉我這次暑假參加的B證培訓及考試的經歷。雖然我有一定的心理學基礎,但是B證培訓上,我是一個初學者,我去那里的目的就是學習,那里的老師就是我學習知識的一個個資源。B證培訓時有游戲、有互動,有了成長型思維模式,我就不顧自己年紀大的特點,我很大方地上臺參與游戲。有一天下午的面試模擬訓練,老師說只有三個人能上臺模擬面試,我用心準備著。在老師巡視時,我抬起頭,老師看到了我,就叫我上去模擬訓練了。這時,我覺得很慶幸,我感覺那種緊張的氣氛正在遠離我,我的思維變得活躍起來。后來,同伴們夸我說得真好,說出了他們的想法,但是,他們怕說錯,沒有勇氣上臺。我抓住了上臺的機會,抓住了學習的機會。這樣,在最后的面試中,我覺得自己有了底氣,對自己有了更大的把握。
告訴你們的是,原來,我最怕上臺露臉這件事了。現在,我想告訴你的是:只要你擁有成長性思維,你最怕做的事情,可以讓你有最大的自我提升。
最后,你可以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擁有成長性思維,激發最大化潛能。
擁有成長性思維,激發最大化潛能?——《終身成長》第1章思維模式讀后感
圖片發自簡書App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在一個個人能力固定的世界里,成功需要你證明自己的聰明和天賦,證明你自己的價值;而在另一個能力可以改變的世界里,則需...
- 我,認為自己天生愚笨,極度自卑,學習中的每次失敗都會歸因人家太強,一路不夠努力,只能考了??谱髁T。 我,認為捧著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