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換季的時候我總會感冒,躺在床上看看圖,選擇了一個被朋友評價為壓抑過后最舒服的姿勢。收到了Jessica的qq。她問我,你喜歡現在的工作嗎。我今早起來一陣煩悶,現在想起這個問題來,想來有好多話要說,所以寫一篇久違的文章吧。
? ? ?平日里在寫東西、做圖,有同事問,都不知道我在做些什么。我這里的回答是,你看見的是什么就是什么。如果你覺得好看,你多看兩眼,那些已經被我在做出來三分鐘之后就嫌棄的圖片就有了一丁點的價值。至于我如何審題,開什么腦洞,想要表達的意義是什么,你都不用考慮,因為有的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覺得感覺到了就到了。你若能理解我想要展現的畫面,那我三生有幸,若不能,不必問我,我也解釋不來。看來也不輕松的三四小時才一張圖,也許我重做也就幾分鐘,大多數時間耗費在思考的過程,和你們所有的研究一樣。在我眼里,這一切和科研并無二致,只是追求不同而已。
? ? ?為了那三四個小時,我耗費的是長期的看的過程。我有好幾個微博小號,全部關注的是畫手和文人墨客,這世上畫手很多文人也不少,微博上亦然,進入那個列表都只有一個標準,不管平時他做什么,是什么人,想什么,與我三觀同或不同,在作畫的那一刻,寫字的那一刻,一定是真誠的,既是真誠的,也就必不會拿自己的作品請求別人的垂青。 有人說,在LOFTER上佩服兩種人,一種是不打一個tag,熱度上百上千的那種人,另一種就是無一人喜歡推薦,也無窮盡地發著作品不求人喜歡的那種人。前者有才華,后者有沉穩內斂的氣質。說遠了一點。還要看很多書,我不愛報告我看什么讀什么,偶爾遇到覺得不是很著名但是很棒的作品會有想要更多人看到的心情便推薦一兩本。有時候也看紀錄片和煩悶的文獻。說來越來越與設計這事相去甚遠,但是一點也不。原來我老急,看了一本書就期待自己多更深刻的體會,更犀利或優美的文筆,跟著人家學一晚上舞就可以扒出更多的動作,套著救生圈多游幾圈就想著能像條魚在水里來去自如。如今卻是實實在在得慢了下來,把看展子讀書練字都當成消遣。我相信,這些點點滴滴的內容,它們不足以一時間改變什么,但是長久以來,你就會發現它們確實有著作用,生活就此而變。
? ? ?讀小說的一部分意義在于此。我讀小說不追求名篇,自己看著喜歡就成??赡芤驗槲覀€人在這方面內心足夠強大,從來不因外界對我喜歡的事物的評價而改變一絲一毫,就如同我原來也會買了郭敬明的小說看,你們會嘲笑,甚至有時候會說并不是很好聽的話,但我全然不會因為此而改變喜歡一樣。因此我看得雜亂,蓋茨比能看,圍城也喜歡,太宰治自謔型的也略翻過幾本,網絡小說誅仙我也喜歡。誠然我看蓋茨比對那句傳頌開來的話毫無感覺,覺得能在其中找到的好句子好內涵遠甚于那一句never judge,也并不喜歡方鴻漸,更別提楚留香傅紅雪一類。但我總覺得讀得愉快,這種愉快不是從書中來的,天知道當時看傅紅雪喜歡翠濃時我心中萬句what a fuck奔涌而出。你說這一本兩本書究竟改變了什么,要真是改變了我什么我才覺得可怖。
? ? ?我最近才開始想明白,不急于一件事情的效果是我讀書最大的收獲。作為我的同學,相信你們都知道我曾經勝負欲非常驚人,在過往的每一次比賽里拿不到名次,我就會對我的搭檔發脾氣。但我們捫心問一問,第一這件事情真的有一絲一毫重要嗎?我的生活并沒有因為我曾經拿多少次第一有任何改變,我都提醒自己不能每次都提我曾經是在什么什么比賽里拿過獎的人。但有時候覺得委屈,我曾經是一個笨小孩,也過那么好的時候,仍然會在此困頓疑惑,為一點小事而不安驚慌,也不能因此收獲令人羨慕的感情,廣義上的。要是所有事情都能用數據來衡量,既是我的幸運,也是我的不幸。我一直談著不要為了作品而作品,也不要因為看著別人做什么就自己做什么,但還是難控制自己的行為,我總得要在最最清醒的時候才能控制自己不安與狂躁,也才能真正平靜地讀一本閑書,做PS,練字畫畫。但我明白這代價,代價是我的效率得高,在做自己的本職工作的時候會疏忽,而我是一名成年人,我得為我的行為負責。
? ? ?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我們的人生只能有一種。我有時候愛玩文字類的那種游戲,存檔讀檔繼續玩可以玩很多結局的那種。這種游戲對我來說有一種致命的吸引力,因為可以選擇不同的方式去過一生,愛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技能。我常常不滿意自己的人生,所以艷羨他人,當然我漸漸也能去享受自己的人生了,這是后話。體驗是一回事,理解是另一回事。體驗的成本還是很高的,我很少看電影,還都是一個人去看,上一次認真看電影看的還是聶隱娘。要把我拉進電影院是得靠我們之間深厚感情的事情。因為我代入感非常強。強大的代入感讓我對于電影里人物的喜怒哀樂感知的強烈程度高于其他人,所有過分集聚的感受總在一瞬間奔涌而出,然后我又陷入一種想要讓人自暴自棄的憂愁之中,在此之后,由感情的強烈程度不等帶來一天到一禮拜的緩沖期。我選擇看書,就是因為我能控制這個節奏,讓自己最不代入為最佳。也有很多人可以完全不代入的,體驗這回事自然就少了,那種多過一種人生的感覺也就沒有。不過理解這件事還是十分重要的。閱歷就是躺在草地上的人看見有人登山,雖然自己不去登山,但也能夠理解為什么別人要去。
? ? ?我認為這是一種敬畏感。對任何一個人我們都得帶有一種敬畏感。對一種生活方式是否贊同,暫且不論,因為我沒有接觸過這樣一種人生,那么我對此不妄加評論。而這一種敬畏感,基本上從小說中來。小說中各種主人公千奇百怪,各種設定的社會光怪陸離,而我們可以看見的角度除了我們旁觀者自身,還能去看看這樣一個人是如何思考的。久而久之,我們開始能夠接受不同的思想,也能夠對一切抱有敬畏之情了。
? ? 討人喜歡并沒有什么難的。逢人說漂亮話、時不時允許別人占些便宜、主動、熱情、顯得體面,這就夠了;難的是讓人發自內心喜歡:這首先必須棄掉左右逢源的圓滑,說明白話、懷善意做事,大方、光明、有傲骨,身負一兩項特長,尤其不能為了討好而練得一身肉麻。我同樣愛慕虛榮,對人也有雙重標準,別人說了不好的話,我心里的第一感覺不是鄙夷就是冷嘲熱諷。說了這么多卻還是沒有正經地回答過一個問題,其實我僅僅是想說,我保證我是個相處舒服的人,并且永遠不用擔心我會在誰的背后捅刀子,也是一個完全可以信任的伙伴,而且情商超乎常人的高。
? ? ?我常常因為我過于敏感而感到痛苦,有一個網友和我說,很多科學家藝術家都是玻璃心。她那天發了篇長微博說,這次只說給懂的人聽。講了自己痛苦的時候,講了自己敏感的內心,再翻翻她微博,除了這一條別無異樣。她和我是一類人。她說的那段話說得太好,我原封不動打出來,我轉述便失了光彩:“我不得不相信在這個世界上藏匿著和我相似的靈魂,我們為著同一種命運輾轉反側,時常被細微的美和深重的苦難擊中,我們是這個時代最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敏感到了一種幾近神經質的地步,從而悲觀而憔悴。很難說這是不是一種好的天賦??赡苡腥擞X得這是一種低級的自憐,我無法反駁,在很多平淡而洶涌的時刻我崩潰落淚的時候,我也無法反駁我為何生作這種人,仿佛大半生都要靠演技苦苦支撐才能勉強表現正確。也許我經歷的事情在別人眼里不值一提,但對我自身的性格而言已經是莫大的撼動了。這種悲情在我血脈里扎根,我拿它一點辦法都沒有,你讓我別胡思亂想積極生活,我可能做不到,就像我能理解盧梭為什么抱著樹就能哭起來,也無法理解為什么有的人成天都很真摯地快樂著?!??剛開始我是為此而感到焦急的,我想到我這一生都很難感到快樂,或許真是我身體里5-HT,dopamine分泌太少。但當我發現,我覺得我敏感是一件讓我困擾的事情是讓我更加困擾的事情的時候,我徹底想通,也是因為我看見了她。那天說去看是一種最溫和的干預也是因為此,我因為發現這個世界上除了我以外,還有別的人如此,他們活得很精彩,活得很好,而我也會很好。當我意識到,并且去接受它的時候,那就是我真正強大的時候。我可以選擇利用我的敏感,我能感知到很多豐富的感情,豐饒的心魂,我能發現細微的美并且為之興奮,我為一個神奇的腦洞而開心不已。這個世界有我不能感知的快樂,也有我這種人才能感知的快樂。(我并無心把這世界分成幾種人,我也并不愿意成為異類。我們都愿意成為不同的人,但都是建立在不被定義為怪胎的基礎上。)
? ? ?可能寫的時候思維比較發散,如果你能從中得到你想要的答案是我之幸,如果不能,也許你也可以給我我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