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 ? 前天聽老媽跟我說鄰居阿姨的孫子考上了一中,語氣里充滿了羨慕。“真優秀”我附和著。她說她孫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連蘋果都不會自己吃。“為什么啊?”我很好奇。“他對孫子太好了,蘋果都切成小塊喂給孫子。”“那您以后還一口一口喂小寶嗎?”我反問到。老媽什么都沒說,但我知道她往心里去了。今天回家我就看到老媽鼓勵孩子自己吃飯呢!心里挺欣慰,老媽終于明白孩子得盡早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
? ? ? ? 中午第五節課,班里的窗簾盒掉下來了,下午午檢前,它依然安然地躺在窗臺上。我本想等到孩子熱得受不了了,讓他們自己想辦法,但還是于心不忍,讓班長,體委將窗簾盒安上了,于是,孩子們又能在陰涼中安心看書了。
? ? ? ? 事情雖然辦了,但道理還得講(雖然效果不如未辦的好)。我問孩子們是否會安裝窗簾盒,許多孩子都表示會,我追問那為什么沒人動手呢?孩子們沉默了。“難道安窗簾是班長的事嗎?”當然不是,孩子們紛紛搖頭。是啊!既然孩子們你們能做,那么就放開手自己來做。現在的孩子也難為他們了,在幸福安逸的河水里泡大的,自己都會嬌自己。怕累到不掃地;怕傷手,不洗碗;一日三餐,家長奉上桌面,怕耽誤學習,家長一切代勞,甚至連自己的書包都是家長來整理。有時家長也困惑:我為他付出這么多,他怎么不知足呢?是啊,我親愛的家長們,我們的孩子已經習以為常了,已經覺得理所當然了。因為在他們的腦子里,從來沒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概念。我們做家長的太愛自己的寶貝了,把他們應該做的事情都做完了,我們的寶貝沒得可做,沒有要做的意識,長此以往,就成了這種狀態。
? ? ? ? 寶貝的書丟了,還沒找,我們的家長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