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跨年沒有絲毫興奮感。朋友圈滿是年度總結,看著讓人心慌意亂。最近愈發覺得,人作為一個群居動物,很難徹底做到不與別人比較。這世上的種種標準,是由比較產生。無論是縱向和自己比較,還是橫向與他人比較,都是不可避免的。而大眾往往只看橫向,畢竟相比于個體的縱向,那是最顯而易見的。
現在躺在舊金山的一家酒店房間的沙發上,敲下2017年的第一篇在線日記,這其實是對自己表決心。
想學電影的事似乎已被姑媽姑爹提上日程,打好標記成了我人生的一個可行的方向。而我一直清楚,阻擋我邁出步子的不是大人的意見,而是自己的決心。我一直很困惑的是,想學電影的想法,究竟是源于真正的熱情,還是被行業表面的光鮮亮麗所吸引?是類似影迷一樣的熱愛,還是愿意投注一生,哪怕永遠做不出成果也認了的決心?我害怕邁出的第一步,是怕自己被板上釘釘地確定“沒有天賦”。這和我這幾年對待感情的態度是一樣的。除了對自我空間的保護心理,更主要的是怕受到傷害,為了杜絕不祥預兆的可能性,寧愿不開始。
沒錯,如你所見,我的問題就是,太會保護自己了。為了不讓自己受到傷害,會從根本杜絕一切可能性。把別人隔得很遠,把自己包裹得很嚴密。其實,表面的風平浪靜都是假象。這篇日記,是我邁出的第一步,是在寫作上邁出的第一步。我一切不自信的根源,文字是很大一部分。想起之前王逸然寫過的一句話,讓我很受觸動。
不要為你身體排出的任何東西感到羞恥。
是我的新年目標,是做的一切事情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