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記憶力不太好,如果你問我2016年上半年你都干了些什么,我的記憶力很模糊。更深的感受和收獲來自下半年。
It's never too late to learn.
這句話學英語的人,應該都聽過?!盎畹嚼?,學到老?!蔽业姆g是:想學東西,想成長,永遠都不嫌晚。今年的下半年,我對這句話有了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下面我來談談這一年對我認知、對我影響最大的幾個概念和實踐。
1. 對自己有用的知識,在自己可接受的范圍內(nèi),能付費就付費
羅輯思維、得到、混沌研習社、知乎Live、分答、在行、喜馬拉雅、一元聽聽、千聊優(yōu)課等等,越來越多的知識服務平臺出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獲取知識變得從未有過的便捷和直接。只要你好學,只要你愿意為知識付費,你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找到某一個行業(yè)的專家,向?qū)Ψ綄W習最實際的經(jīng)驗,快速構(gòu)建起對某一個行業(yè)的認知和畫面;你只需要花幾塊錢和20分鐘,就有一個專業(yè)的知識工作者給你分解一本書中的精華內(nèi)容,你能以最低的時間成本獲得你需要的東西;每天你只需要花5毛錢,就可以讓一個領域的頂尖人物為你服務,帶來他們的本事和新認知。
有一天我和一個朋友說,在現(xiàn)在這個時代,再也不要用資歷和年齡去評判一個人的能力,在一個知識獲取如此便捷的當下,沒有什么不可能,就像,任何一個在營銷領域的從業(yè)者甚至是前輩,有誰會看輕李叫獸的營銷認知和洞察呢。
李笑來在得到的專欄《通往財富自由的道路》里的開篇,就問了大家一個問題:
你擁有的最寶貴的財富是什么?隨后第二個問題緊接著問,用什么換什么相對更劃算?
不知道大家答對了沒,反正我沒。我覺得2016年,最刷我認知的一個概念是來自上面的兩個問題的答案:我們擁有的最寶貴的財富是注意力;用錢換注意力相對更劃算,換句話說就是,付費就是撿便宜;從而推出了最重要的一個公式:
注意力>時間>金錢
如果你的注意力現(xiàn)在或者潛在的未來,可以給你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那現(xiàn)在花出去的每一筆錢都是有意義的。所以不要吝嗇投資自己,不僅僅是物質(zhì)。
2. 非連續(xù)性、思維遮蔽性、第一性原理、喬布斯
給自己的思想來一次大澡的契機來自于李善友教授在8月混沌的大課《認知革命》,也因此結(jié)緣了一批很可愛的伙伴們,大家一起“死去活來”。
大課中有幾個觀點我的印象很深刻:
1). 非連續(xù)性及思維遮蔽性:
- 世界是不連續(xù)的。
- 人類智能生存在連續(xù)性假設之上。
- 而連續(xù)性假設一旦建立,就無法自我突破。
@卡爾-波普爾:任何時候,我們都是被關進認知框架的囚徒
這就可以解釋下面的現(xiàn)象:
自己看自己,永遠都是對的。
我們通常只能找到我們所要尋找的東西。
我們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
2). 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是量子力學中的一個術(shù)語,意思是從頭算。Elon Musk就通過從頭算這個概念,算出了電動汽車TESLA的電池出路,算出了SPACE X公司的方向等等。
第一原理的思考方式是用物理學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就是說一層層剝開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質(zhì),然后再從本質(zhì)一層層往上走。
第一性原理可以應用于管理者對于企業(yè)的經(jīng)營方針,例如喬布斯之于蘋果的第一性原理:
基于科技和人文的簡潔
第一性原理也可以應用于自己的人生或事業(yè),例如我現(xiàn)在的答案,內(nèi)心的富足。
第一性原理這個問題,是需要時常去敲擊自己的內(nèi)心的一個問題,像洋蔥那樣,慢慢剝繭出那個最核心、最基本的,再也無法往下剝的那個。
3. 寫作
當今年10月開始持續(xù)寫作后,我發(fā)現(xiàn)了另一個平行世界,那個世界,只有我和支持我所想表達內(nèi)容的知識庫。一個可以讓我暢所欲言、一個讓我以后有回憶、一個讓我現(xiàn)在可以記錄自己經(jīng)歷和想法的地方。
是否高質(zhì)量地輸入可以從寫作檢驗。一個概念,以為當時自己掌握了,但當給別人解釋的時候,總會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把簡單的概念越說越復雜;
寫作可以倒逼更多有質(zhì)量的輸入。一個主題,除了從這個角度寫,還有沒有其他的角度去豐富,除了這個例子,還有沒有其他的例子去佐證和豐滿。當開始寫作后,對吸收的知識和身邊發(fā)生的人和事,會更敏感;素材是在生活、工作點滴中積累出來的;寫作可以幫助我們梳理自己的想法,雜亂無章的到有序的,可以訓練我們的思維,變得更加的靈敏和條理;
寫作,給了我一個與自己獨處的時間。這個習慣的養(yǎng)成,就像是一個儀式,一個對自己關照的時刻,一個鏈接智慧的當下,讓我自己的想法越來越清晰,堅持我覺得對的,去除不清晰的、動搖的想法。例如,當我在跟別人表達一個看法的時候,我可以百分之百的確認,我所說的話,是我腦子里真正在想的嗎?還是被別人的思想帶著走?被別人激了?從來偏離了自己的主旨。但當經(jīng)過了寫作這樣一個過程后,被質(zhì)疑的過程已經(jīng)提前自己走過一遭。
4. 量子力學吸引力法則
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我們的現(xiàn)實。當我們很美好的時候,或者至少覺得自己很美好的時候,美好的人和事也會來到自己的身邊。
10月和11月,我感受了好幾次這樣的奇妙體驗。恰好的時間,我所需要的就來到了我的身邊。好像一切的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都是自然而然的。
李笑來老師在專欄的一期,提到了一個概念,“這個世界是有生命的”,在里面舉了一個例子,他的一個朋友金光,與另一個朋友XX,都是出國打工,都上了船周游世界,同一條航線,只是一前一后,可他們回來后給他所描述的境遇,卻大相徑庭。金光總是講一路上遇到的不可思議的好人的經(jīng)歷...而另一個朋友XX,講的都是一路遇到了無數(shù)無法想象的壞人的經(jīng)歷...
對于同一個大的環(huán)境,同樣的處境,為什么兩個人所反射出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呢?我們可以思考下自己的身邊,例如同一個團隊中,隊員之間會不會對于老板或是所處的境遇,給予完全不同的評價。
記得剛開始做銷售的頭2年,與一個資深女銷售一起出差拜訪客戶,在女銷售的房間里,女銷售跟我講,每個人都有好與壞的兩面,客戶也不例外,在做銷售的時候,我總是想到客戶好的一面,也把自己好的一面面對客戶,這樣一來,客戶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我的真誠和友善,他就會以禮相待地把好的一面示我,所以我的運氣一直都不差。
我想也許就是這個道理吧。當你自己整個的狀態(tài)和場域是非常積極的,對待他人也是積極正向的時候,不好的東西會自動瓦解,而好的那面會被吸引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