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第292篇日更
今天先來兩個小故事,來自生活,并非虛構。
案例1:
我有一個改不掉的缺點,那就是開了抽屜,總是不關上。
剛結婚那會兒,老公以為被賊光顧了,還特意問,“這不是你開的吧?”
我低著頭紅著臉說:嗯,不好意思,我忘了關。
老公以為這是偶發事件,隨手就幫我關上了。
后來發現——不對,一直如此。
他沒有和我BBB講道理,有一次似乎想通了,還專門提問:這是天生的嗎?
原來還真是遺傳,我家人也有這問題。
現在他已經習慣了,再也不提關抽屜的事兒了。
因為他知道,我和抽屜一輩子都杠上了,只能包容,不能講道理。
我也知道,老公為了營造整潔安全的家庭環境,一直跟著關抽屜,這成了一種默契。
這就是家庭中高情商的愛,不講道理,更多的是包容。
因為只有包容,這個家才能永葆溫馨。
案例2:
公婆去內蒙旅游了,可是不巧,公公陽了。
公公,氣呼呼地說:最大的錯誤就是讓我出來旅游,牙齒不好,烤肉吃不動,天天坐車看風景,沒意思!還他媽遇上陽。
這可咋辦?
可把我們急壞了,老頭從來不會這樣的,看來真的是超級后悔了。
本想勸幾句的老公,一想講道理沒用,就問:“那你想提前回來嗎?如果想,我們來看看怎么方便點?!?/p>
公公緩和了,讓我們先看看,做好準備就好,他們這幾天抓緊休息,養好身體,盡量不改。
和長輩高情商的愛,更多的是孝順,順著老人的心思就好。
寫在最后
就像梁寧所說:
人非機器,人有情緒。
人與人的相處,充沛的道理是最沒趣味的部分。
真正讓人和人的關系有機互動的,是情緒,彼此能挑動情緒,就是對眼了,就是氣味相投了。
所以,家庭溫馨靠的就是不講道理。你是不是同意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