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故事:
朋友開了一家飯店,有一天,他不小心推開一間包間的門,發現客人已經結賬離去,一位年輕的服務員卻在吃客人吃剩下的飯菜。
在門被推開的一瞬間,服務員也發現了老板。
朋友可以為了整頓員工紀律,馬上訓斥他一頓,理由是:浪費時間、影響餐廳形象等。
而朋友卻說:給我也拿雙筷子,別人又沒吃,干干凈凈倒了多浪費。
如今那位服務員至今還在朋友的店里上班,工作盡心盡力,已經升為公司的領班。
同樣是想要員工賣力干活,故事中老板卻選擇了不講道理,照顧員工最大感受的方法,達到了講道理也不可能達到的效果。
老板的高情商被網友們紛紛點贊,原來高情商的老板,不跟員工講道理。
任正非在華為創立初期,研發資金艱難,營業收入周轉不過來,他便把自己的全部的身家投入,做最后一搏。
他對員工說:這個項目失敗,你們就換個地方重新開始,我從這樓上跳下去!
還有一年任正非按約去考察國外一供應商,但是那個國家臨時發生的戰爭,身邊人勸他別去了。
任正非說:我的員工正在戰區,作為老板不能和他們在一起,是我最大的失職。
眾所周知,華為把所有股份都分給了員工,任正非自己只有1%左右,華為給海外員工很高的工資,國內的員工一點也不眼紅,雖然他們工資低,可是他們自己也是老板,年末分紅加起來一點都不低。
原來,調動員工積極性,留住員工的心,最好的方法是帶頭為事業傾盡所有,與員工同甘共苦。
所以高情商的老板,不跟員工講道理。
02
高情商的戀人,也不講道理。
有朋友說,那年生完娃之后,被懷孕、生產摧殘得身心疲憊的她躺在床上,很憂郁。
她老公卻興高采烈的說,“老婆,咱用母乳喂養孩子好不好,有利于身心健康。”
“不好!母乳喂養對我身材不好。”
她老公又說:“那咱就給孩子吃奶粉。”
“不行!那樣對孩子身心健康不好,你要離間我跟孩子的感情……”
“搞不懂啦,女人好麻煩呀。”她老公小聲說著。
“看吧,就知道你變心嫌棄我了。”朋友流著淚說。
“我的女王,女神,不,仙女”。她老公邊道歉邊拿紙幫她擦眼淚。
“今天知道女神不舒服,我是用話題轉移你注意力,緩解疼痛呢。”
“那你不早說。”
“哈哈,我洗尿布去嘍。”
朋友對我說,其實,她特想告訴那傻男人,跟她說那么多道理干嘛,還用那么無辜的眼神。
她那時候想要的只是一個擁抱,像戀愛時候一樣,她只是害怕自己當媽媽。
原來,高情商的戀人都是不講道理的,他們講的是愛。
楊絳在《我們仨》中提到,錢鐘書是一個“拙手笨腳”的笨蛋,在楊絳生孩子期間,他做了很多“壞事”。
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的桌布染了;把臺燈摔壞了;把門軸弄壞了,門軸兩頭的門球脫落了一個,門一直關不上……
這時候楊絳從不會抱怨“你怎么這么笨”,亦或講道理“男人就應該承擔起這些家務……”?
她只說了一句:“不要緊,我會修。”
一句“我會修”蘊含了一個人一生的柔情,可以讓她無視他的粗心,忽略他的大意,可以不跟他強調世人很重視的道理。
有人說這是愛的力量,其實不然,這是高情商的表現。
在相濡以沫的二人世界里,高情商的人認為道理是最沒用的呻吟。
他們根本不會去講道理,去討論什么好,什么不好,因為他們沒打算一輩子做辯手,他們只想要一生廝守。
所以高情商的戀人,不和對方講道理,只講愛。
03
高情商的父母,同樣信奉不講道理。
微博上有個段子:
一對母子在地鐵上,小男孩覺得有點無聊,拿出零食準備享用,媽媽看著他沒有制止,說跟他吃之前要先回答一個問題,問:
“地鐵上有三只羊,中途上來一只狼,那么還有幾只羊呢?”
“沒有羊了,因為羊被狼吃了,早都知道了!”
“不!還有三只羊,因為地鐵上不能吃東西!”
小男孩看了看自己的零食,又放回了書包。
高情商家長在批評孩子的不恰當行為時,往往不是說“不”來直接表達。
而是通過語言或者行為上的引導,讓孩子主動的去思考,再做出改變。
其實,引導孩子的意識一直都是非常棒的教育方式,唯有這樣才能讓他主動去思考為什么不能做某件事,為什么要做這件事。
前幾天高考放榜的時候,廣西楊晨煜創下了廣西省自恢復高考以來的最高分,英語和數學取得了雙滿分。
在接受采訪時,楊媽媽說,孩子沒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時候,要監督他養成習慣,更重要的是,家長也要做到自律,用行動引導孩子的行為。
我相信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律、獨立思考,能成為別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但有人只講道理,停留在嘴上,而有人不僅這么說,也是這么做。
大禹治水告訴世人一個真理:“導”比“堵”更能解決水患。
其實教育孩子也是一樣,我們所講的每一個道理,就像是拋下去堵水所用的石塊,只有父母用行動及時引導孩子,道理的石塊才會變成堤壩。
否則的話,“講道理”所堆砌的石墻會被沒有方向的洪水無情的淹沒。
高情商的父母不是不“講道理”,而是將道理貫徹到行動中,用一言一行來引導孩子,杜絕空談道理。
04
在生活當中,很多場景里面,高情商的人都是不講道理的,因為他們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什么,他們想要的結果是什么。
老板想要員工踏實賣力,所以高情商的老板不跟員工將大道理,而是以身作則,同甘共苦。
戀人想要是愛情恒久遠,所以高情商的戀人不跟對方講公平公正,他們之間只談愛。
父母想要孩子健康成長,所以高情商的父母不跟孩子空談道理,而是以引導為主。
有人曾問,為什么我們懂了這么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其實錯了,大多數人不是懂得太多,而是講得太多,執行得太少。
。
作者簡介:文山,一個愛寫故事的書評人,有時荒腔走板的侃侃新聞,聊聊人生,不毒舌也不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