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最近癡迷《歡樂頌》,大半夜不睡都要熬通宵看完,導致我被迫隔三差五被安利。
我說說作為一個不執著看劇的看劇人的感受。我想,這也是孔笙想傳達給我們每一個人的思想,這兒不僅有情感,還有現實。
今天這集《歡樂頌》最終打破了我對起初預期的結局——無論最后怎樣,故事都會奔向happy ending的定論。
我沒法以一個專業的角度評判孔笙,當然我也沒資格。但是作為一個看劇人,我很害怕用套路去演繹一個寫字工作者辛苦敲出來的作品,例如,突然發現白血病,眾志成城戰勝了它;熊貓血千鈞一發湊夠了血救了人;男方小三正房智斗終報復…
誠然,這個世界人口眾多,每分每秒發生在每家每戶的悲劇可能真的可以媲美電視劇,但是不是每一個女主角都傻白甜,每個男主角都正氣凜然坐懷不亂。編湊這些作品的人不僅否認了人作為個體的多樣性,還一并藐視了所有看客的智商。
而這部作品打破了以往的慣性,基于每個個體以正面審視自我的機會,塑造了活生生的個體。
趙啟平在這一集,用輔以旁白的語氣加上精湛的演技,把因為觀念經歷各不同卻因荷爾蒙在一起過的適齡男青年演繹的生動逼真。他對曲筱綃的激情碰撞是真,對討價還價的她嫌棄也是真,這是一個人毫不矛盾的內心,但通過鏡頭表達出來卻總是難免會讓人詬病。
人們總是愿意在不真實里尋求完美,比如夢境里會希望世界和平家庭和睦成績斐然工作蒸蒸日上,然而這和睜開眼的世界有半毛錢關系,你會因為做了個夢,本來學富五車就丟掉了一車嗎?不會,成績倒退是因為你的心理素質差,或者你本來就是個半吊子。
同理,基本上沒有爭議的,這一集的趙啟平會被很多女生批斗,下半身思考或者更難聽的話,但就我而言,這樣的人卻不失為一個好朋友。
本質上,趙啟平和曲筱綃有共通之處,都清楚自己的實力,也十分了解自己想要什么,這種了解并非侵池掠地,也不沾某種功利心基礎上的破壞性質,只是基于現狀的審視。
生活中有這樣的人。
我的大學朋友清楚的知道自己左半邊臉胖一點還是右半邊,左眼小還是右眼小,這種在我看來頗為驚奇的眼光,并非毫無用處。它可以讓她選擇哪邊臉對準鏡頭,哪邊的臉更多消耗粉底來修飾。
很驚奇是不是,但確是事實。
我們這蕓蕓眾生,把自己介紹給別人之前,總要先了解自己,這樣在某一時刻,或許可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套了近乎。
再說說那個被很多人直呼猥瑣的奇點,昨天姐姐這樣劇透,那個男的竟然查安迪。我在旁邊哼哼,怎么這樣。
但今天這一集,我看到的并不猥瑣,甚至覺得他倆有種心靈相通的契合感。到了他們這個年齡,我以為愛情就是平淡,但平淡也有另一種詩意。
他知道她并不擅長交際,所以在醫院就讓她出去,自己來處理她的朋友和家人的事。他非常細心,快遞是緊跟著倆人回家的時間派送的。他也很講究情調,倆人以曲會友,你來我往之間,郎情妾意,好像回到了那個時代。
微博上有一句話火了一陣子,最好的愛情,就是為了你讓自己變優秀。而奇點在安迪的道路上,不僅僅是愛情的指路人,還有給她勇氣的伴侶身份。這份勇氣譚總沒有給予安迪,但說話慢條斯理的奇點卻可以。雖然按照微博的熱門,安迪可能攜了另一只手,但我想另一個他也必然不會讓觀眾失望。
這集里頭最讓人揪心的屬小美了,最讓人震驚的是她的父母。我想這樣的父母可能讓導演也有點吃驚,所以他總是不經意的讓關關小蚯蚓曲筱綃來表白對父母的愛。
現實生活中真的有這樣的父母嗎?很多人質疑,雖然很殘酷,但是真的有,甚至在一些地方更甚。
大學的時候,我第一次聽類似這樣的父母,也十分震驚。朋友告訴我,在他們那里,家里的家務只有女娃干,男孩子坐在沙發上看著電視也不應該插手。這和電視里的小美有何區別,長大后的她們很可能就隨意嫁了人,換了婆家打掃衛生而已。
如果說剛聽說這種事情的事情,我是吃驚多于厭惡,而現在厭惡占據了很多。就像我們日日明白自己和歐美國家的差距,明白自己的電子產品質量次于日韓,明白某位上司并非靠自己的實力登上了那個位置…生活中太多的事情會讓我們亂了神,會讓我們喜憂憤怒感傷,但知曉這些并不會改變什么,而過多的關注可能會扭曲原本的軌跡。
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就像火車的軌道,有既定的,也有萬分之一的出軌,但輿論的炸彈比那萬分之一的幾率還低,于是更多的人選擇了等,等等車,等等風景。
這是一種類似于沒有價值觀的闡述和演繹,孔笙并沒有宣講像美國大片的正義一樣的觀念,讓小美的媽媽突然醒悟,明白該死的哥哥誤妹一生,而是讓她謝謝鄰居,還不忘念叨,你爸醒了會罵死我之類云云,最終半推半就的救命。
我想很多人會說,這也太該死了。但請你細細想,你的年過半百的父母,真的會因為你一次聲勢浩大的教育就轉性嗎?煙民真的會因為知道吸煙致癌而戒煙嗎?重男輕女的父母真的會因為一次緊急意外情況就改變根深蒂固的觀念嗎?
不會!
堅決不會!
22樓的情感像是這世間最為普通的相知,相遇,接觸,了解,熟知,隔閡,相融,分道揚鑣…這不可避免,無可厚非。她們的情感是真,但現實也是真。
曲筱綃是富家女,遇到安迪的老總還被勸告,那種有錢人惹不起,關關家境不錯,但在外仍是租房三人平攤,奇點被稱為總,但跟安迪比他的車更像農民企業家,而小美和王柏川一比,似乎值得最好的也沒有那么難。
這勢利嗎?
勢利。
現實嗎?
太過現實!
正是因為太過現實,所以才讓人咬牙切齒。
老人們常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這話不假。但如今比過去更要區分三六九等,你的經歷決定了你的眼界,繼而營造自己眼中的世界。
所以,每個人,不論年長幼小,都有自己的交際圈,吸引不同性格的人群,臭味相投,同性相斥,久而久之,快哉快走。
我們活著,很少有人能快意江湖,但生而為人,我們有情感,這種情感讓我們飽受折磨卻也滿含深情。絕大多數的人唾棄現實,卻也孜孜不倦的為現實奔波,或許這才是這個故事,想要慢慢講給我們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