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來到這個西北城市已經十三年了,十三年啊,彈指一揮間,光陰的流逝讓很多人和事還來不及回味,就已遠去,連指尖都失了溫度,涼至心底。
總是在炎炎夏日思念故鄉,思念故鄉的人,思念故鄉的味道尤其是故鄉的水。
我的故鄉在湖北中部一個美麗的小鎮上,小鎮很小緊挨水庫,鎮中心只有三條主要街道,一條通往菜市場,一條通往中心小學,一條通往汽車站,我的家就住在一條通往碼頭的街道上。
小時候父母都在碼頭上班,那里尚未開發,一到夏日綠樹成蔭,芳草萋萋,水庫上波光粼粼,白鷺齊飛,是我和小伙伴們最愛的游樂場。我們在這里下河摸魚,撒潑打諢,掏鳥窩、捉迷藏,直到夕陽西下,點點金光撒在河面,形成一條金光大道時,才戀戀不舍的伴著母親的嘮叨回家。
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快樂啊,從小在水邊長大,對水有著無限的眷戀,我想很多跟我一樣在水邊長大的朋友們肯定有這樣的感覺。故鄉的水,像一條透明的,長長的絲線,無論你走到哪,看過多少風景,見過多少波瀾壯闊的大河、大海,總是會在某個時刻牽動你的心。
這個我所落腳的西北城市,水是很奢侈的東西,流火的季節,走在街道,熱浪迎面而來,灼人肺腑,不由得就想起故鄉的水,幻想著這熱浪中能夾雜著一絲水汽,溫潤我快要曬干的身體。夏日里看不到水,聞不到水的腥味,對于一個水邊長大的人來說,真是煎熬。所以人家都是每逢佳節倍思親,而我則是每逢夏日倍思水。
千里而來,不過是尋找“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夢想,蹉跎多年一事無成,夢想早已遺落在荒原,一眼就能望到的人生盡頭,消磨了少年心勁,哀嘆著不如萬里歸去。
偶爾回去,故鄉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我所熟悉的一切人和事都變了,街道早已沒有當年的幽靜,一眼望去全是各種飯館、超市,滿滿都是浮躁的氣息。
碼頭也完全看不出昔日的景象,綠樹成蔭、芳草萋萋被太陽下發白的水泥路,和人工修建的渡口、圍墻代替,我也不能隨隨便便上船翻騰了;走在人工鋪就的沙灘,兒子興奮的跑著,喊著,無限開心,而我只有淡淡的憂傷,水還是那水,但人已不是那人了。
兒子天真的問我:“媽媽,那些人也是回老家的嗎?”
“不是的,這就是他們的家。”我說。
“那為什么他們要住在你的老家?”兒子又問到。
我突然就笑了,他還小,以為所有在這的人都是回老家,只有我們才懂,老家早就回不去了,它只是我們心中那個不肯屈就的影子,多年來如影隨形;是我們心中唯一的熱土,時時刻刻讓你牽掛;他是我們童年的記憶,心中的樂土。
我望著水庫波光粼粼的水面,聽著遠處水鳥的叫聲,微風拂面而來,吹起我的頭發、衣裙,想起賀知章的一首詩:“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是呀,只有這漳河的水,流淌于心間,從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