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教,本人固有之善,引之而已。
止于至善。
什么是“善”。沒讀《大學》《中庸》,我認為“善”是善良,要非常善良,類似于包子。讀書之后,很長一段時間,我認為“善”是一種努力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能讓你保持心情愉悅。
而現(xiàn)在我認為善是自己對自己一種交代,和自己和平共處。這樣的解釋并非不負責任,而是清晰認識之后的握手言和,當然有人會說是妥協(xié),其實只是在于你用什么心態(tài)圍觀。
拿找工作來說,一個人本身的能力是500塊,而負責任態(tài)度+人際關(guān)系+公司背景+職位緊缺程度+地域性+顏值+老板感覺等等因素綜合,這個人可能拿到800塊,也可能拿到300塊。如果有個500的工作用他,那他可能會想或許我能找到工資更高的工作,于是繼續(xù)找500+的工作,或許未來可能有800外企home ?office 的工作,但誰知道么?
如果你是這個找工作的人,你愿意繼續(xù)找嗎?
其實,找不找都行。
1如果找,請一定堅信自己能獲得一份500+的工作,不要動搖,信任自己,也不要后悔當初的放棄。如果成了,總結(jié)經(jīng)驗。如果不成,從這件事情中總結(jié)自己做決定的來源及后果。
2如果接受這份500工作,就別妄想著如果我沒在這里,blabla ……盡力提升自己的個人能力,踏實工作。
這兩種心態(tài)都行。找工作是人生的一個很小選擇,如果面對其他選擇和誘惑的時候,可能需要更復(fù)雜和理性的分析判斷,過程很重要。而,當選擇之后,請匹配“止于至善”的心態(tài)。
這是一種與自我的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