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哲學和科學,用理性的思考鋪路,以求達到的永恒是真。詩和藝術,用情感的體驗鋪路,以求達到的永恒是美。宗教和道德,用意志的自律鋪路,以求達到的永恒是善。人類精神的這三種形式,在教育中融匯,教育的目標,正是要使理性、情感、道德這三種精神能力得到良好的生長,培養人性意義上優秀的人。好的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擁有自由的頭腦,豐富的心靈,善良、高貴的靈魂,這樣的人,就會成為肩負著人類使命的踐行者,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人類朝向真善美行進的努力和希望。
2.教育和培訓是性質不同的兩件事:培訓是以職業偉目標的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教育是真正的人的行成,精神屬性的生長,成為人性意義上優秀的人。培訓有必要,但培訓成為教育的全部,真正的教育就不存在了。
3.教育即生長,教育的本義是要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長,而不是把外面的東西灌輸進一個容器。
據此,智育是要發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輸知識;德育是要鼓勵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輸規范;美育是培育豐富的靈魂,而不是灌輸技藝。
4.成長的真諦是自我教育。一切學習本質上都是自學,一切教育本質上都是自我教育。且不說今天的教育體制有諸多弊端,不論體制之優劣,你們都不可只是被動的接受教育。教育是心智成長的過程,你們要自己做這個過程的主人。放棄做這個主人,任憑成長受外界的因素支配,是對成長的真理的背離。
5.教育的七條箴言
第一條箴言:教育即生長,生長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
第二條箴言: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
第三條箴言: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擺脫現實的奴役,而非適應現實。
第四條箴言:最重要的教育原則是不要愛惜時間,要浪費時間。
第五條箴言:忘記了課堂上所學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第六條箴言:大學應是大師云集之地,讓青年在大師的熏陶下生長。
第七條箴言:教師應該把學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