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好想法但是得不到支持,這是很多人共同的困惑,也是《認同》這本書想要幫助人們解決的核心問題。
變革管理研究的是,如果你想要改變組織的現狀,你應該遵守哪些原則、用到什么工具來提升你的成功率。顯然,通過公開的溝通得到人們的廣泛支持,正是變革成功的關鍵環節。
這本書總結了大多數人在推動變革、改變現狀時可能會遇到的四個誤區,而這四個誤區正好分別對應了贏得認同的四個原則。
誤區1,認為一個好計劃會自然而然地贏得人們的認同。
很多人做事有這么一個傾向,那就是拿大把的時間來構思一個計劃,而在如何讓計劃獲得支持這方面想得太少。
有人是感到你威脅了自己的社會聲望,出手打壓。有人提出角度刁鉆的反對意見,只是為了刷一波自我存在感。還有一些人墨守成規,厭惡改變,對任何新事物都抱有敵對的態度。
好計劃和認同之間,遠遠不能劃上等號。因此,做好迎接一場惡戰的心理準備,這是贏得認同的首要原則。
誤區2,盡全力說服那些反對你的人。
當你放眼全局,而不是只盯著沖在前面大喊反對的這幾個人,你就會發現,在場的不是只有你們針鋒相對的兩方人馬,還存在著相對中立的第三方。他們沒有預設的立場,即便有也會隨時產生搖擺,而他們的態度往往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在美國總統大選時,特朗普和希拉里的辯論從來不指望說服對方,而是在爭取廣大聽眾,尤其是中間選民的支持。在實際工作中,單位的大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往往也是處在第三方的位置上。
所以,原則二是認清變革當中推動者、反對派和第三方的權力關系。
誤區3,把反對派擋在門外。
處在第三方的位置,不僅會意味著他們立場相對中立,往往也同時意味著他們對你的計劃無所謂,既不關心,也不了解。
如果反對派對你的抨擊越猛烈,就會有越多的第三方前來圍觀——那些原本正在走神、開小差、昏昏欲睡的人們,突然打起了精神,覺得“哎,他們爭得有點意思啊,那到底是這樣好呢,還是那樣好呢?”當他們開始了解情況、想給雙方評評理,那就是你贏得認同的最佳時機。
贏得認同的第三個原則是,你要以開放的心態歡迎反對意見,以公開討論的方式吸引關注。
誤區4,采用長篇大論的回應方式。
千萬別忘了,你要爭取的目標對象是圍觀的第三方。他們缺少足夠的耐心跟你進行一次深入而復雜的思考。
所以,回應的內容要簡短,符合常理,讓第三方一聽就懂,這樣才能讓他們始終保持關注,并且對你的計劃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
贏得認同的第四個原則,叫做簡潔有力的回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