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直說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要不斷地復盤,尤其是在VUCA時代,很多創新沒有固定經驗和模式參考,只能依靠我們在實踐和嘗試的過程中不停自我思考和復盤。
今天,我們也經常說構建學習型組織,我認為搭建學習型組織的核心也是復盤。
復盤實質是從經驗中學習和反思,進而形成經驗或新的行動計劃,那么,復盤的操作模式是什么?根據我過往自身的學習和實踐,我總結出以下幾種復盤的方式(可以用于個人也可以用于團隊和組織)
一、聯想的復盤技術
邱昭良博士的《復盤》一書中介紹了聯想的復盤步驟:
回顧目標——評估結果——分析原因——總結經驗
也就是說之前關于這件事預期的目標是什么(盡量遵循SMART原則,原先的預期目標是什么?期待什么成果?計劃是什么?);這件事做的實際的結果是什么(過程中做了哪些事,有哪些關鍵的事件,如何發生的);目標和結果是否有差距,若有,差距的原因是什么,若無,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根據原因分析的結果進行經驗總結和萃取(從中學到了什么?有哪些經驗可以借鑒?下一步的行動計劃是什么?)
二、ORID聚焦式會話法
ORID是一個很好的提問工具,也是一個邏輯思維的工具。另外,它也是一個復盤的工具。
數據層面O——體驗層面R——理解層面I——決定層面D
例如:
O 這件事情是如何進展的
R 在這個過程中,哪些進展得比較順利,哪些進展得比較緩慢?
I 形成目前結果的原因是什么
D 我們可以開展的下一步行動是什么?(或者如何利用這個事件的結果?)
三、魚缸會議式的復盤
做的好的地方+做的不足的地方+建議
四、今天我什么事情做得好?+今天我什么事情可以做得更好?+今天我學到了什么?
綜上所述:
1、復盤是基于事實和數據
2、復盤的目的是總結和提升
3、復盤過程是客觀和中立的,不去評判對與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