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速記:范明剛
圖片:報道組
編輯:小塵
2018年7月22日星期日第二天 臺風小雨
上午(二)教育,就是讓愛看得見(主持人:謝云,張文質)
寧波光華學校經典誦讀、樂器合奏
伴隨著老師“時間是什么”的追問,師生問答,學生吟誦朱自清的《匆匆》,讓我們跟著朱自清的腳步來感受時間的飛逝。
時間很快過去,無法挽回,如果想實現明日的理想,只有善待時間,把握現在。學生背誦古詩《明日復明日》
謝云:各位老師,等了整整一年了,應該說到這為止,不該來的都來了,比如臺風,該來了都來了,比如在座的各位,今天的時間表演拉開了本次教育行走的正式開幕。昨天晚上,我在觀看一二三屆教育行走的專題片的時候,我心想,時間都去哪兒了?我的心中有頗多感受,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播放教育行走專題片)
這是我們自己走過的路,張文質老師說,我們應該讓老師自己學會行走,我想總要留下一些需要記下了的面孔。我希望有些人成為歷史老人,我在想,2015年我們為什么會在綿陽聚會,開辟了在現在不算艱難的蜀道,前年的武穴是個洪水容易侵擾的地方,去年我們去的廈門,都是在公安局備案的。寧波涌波,我們為什么一直往前行走,為什么一次次期盼著相聚?時間,就是在我們一次次歡聚與行走中過去的,我們為什么來到寧波,不是讓光華看到我們,而是讓我們看到光華,你只有看到了更多的美好才會看到真正的美好。這里是中國寧波,這里是慈溪市,這里是伏龍山下,這里是光華學校,全國第四屆“教育行走”教育公益研修夏令營開幕式正式開始。
依次介紹張文質、劉根平、曾桂安、陳忠群、王樹舉等專家。
張文質:教育行走是一個非常火熱、充滿激情,令人不可思議的場域,同時又是一個民間的、共享的,視野廣泛的分享會。有人問,核心營員和特別營員有何區別?我告訴他,他的區別是核心人員搶到了座位,免費吃住,沒有搶到座位的很特別,熱烈歡迎所有的朋友們,我們來了!去年,一位老先生來看自己的學生,本來想看看就走的,結果一來了就被吸引住了,坐下來后整整一天,其實不僅是感受到了教育行走的魅力,也感受到了中國教育的希望所在。去年的嘉賓楊東平先生給我說過,他非常好奇,非組織化的公益性的研修項目為什么吸引這么多的人參與?從此,他們21世紀教育研究院派人參加并研究我們這個共同體。因為我一直做的就是草根的、公益的研究項目,我這么多年的教育研究,沒有申請過課題,我所有的研究成果沒有參與過評獎,沒有向學校收取過課題的費用。張文質是靠寫作吃飯的,靠工作吃飯的,不是靠做公益吃飯的,余年初說,如果你能像張文質、謝云一樣發出一個征召令,不到兩天的時間能夠有這么大的應招人員,那么我就服了你。好像是有些自夸,但是只要我們走正道,在精神上有導師,在思想上有同道人。我的富朋友王樹舉先生的支持,讓我們匯聚寧波。我養活自己,就走正道,總會有同路人的,翻過一道高山,一定有同行者,一定有更多的人走在你的前面,他是你的老師,與你同行的就是你的朋友,今天我們來到了寧波,就是來找到你的老師和朋友,我們都是中國教育的希望所在,深深地祝福各位!
現在我們有請寧波慈溪市教育局陳忠群局長致辭。
陳忠群:今天,專家云集,高朋滿座,今天,第四屆“教育行走”教師公益研修夏令營,今天我謹代表慈溪市教育局和光華學校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慈溪市是全國百強縣,光華學校建于1995年,是首所民辦學校,這次教育行走活動的舉辦,將對我市的課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啟示,祝愿大家多遇見最美的自己,行有所獲。
速記者:范明剛
報道組值日安排表
教育行走報道組
2018.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