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往往把《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合成一本書,那是因為我們把《孫子兵法》里的第一個字就讀偏了,這是價值觀的偏差,三十六計的“計”是奇謀巧計,陰謀詭計,而《孫子兵法》的“計”是計算的“計”,是講計算,不是講計謀。孫子的“計”是基本面,是操作面,是最挫的,不是巧“計”,是計算實力。計算的目的就是在戰前就能判斷勝利。
“通過計算勝負,勝了才打,這叫勝算。沒有勝算就不要興師動眾。這是孫子的核心思想:先勝后戰。”
我的感悟是:在面試時,先收集目標公司的各種信息,知乎,百度,谷歌,行業報告,內部人員聊天,離職員工評價,企業創始人訪談和公關稿,業績數據……一切可以了解的渠道,只要有心,有很多方式。當我們真正分析了公司的狀況,了如于心,面試時對答如流,公司老總心想:這位面試者如此有心,我怎能不給他機會呢。
“為什么民間諸葛亮那么有名,是因為有故事,有奇謀巧計,就有精彩的故事,這是我們喜聞樂見、津津樂道的。”
我的感悟是:當我們在面試前做了充分準備,在面試中往往幾句話就能打動面試官,事后變成茶余飯后的談資,朋友對你又多了一份崇敬,然而只有你自己知道其實在面試前就已經知道結果了,面試的結果就是水到渠成。
“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
“將孰有能”:比較的是眾多面試者的本事
“天地孰得”:看誰更有優勢
“士卒孰練”:在面試前專攻一件事,就能大大增加把握。熟練熟練,不敢把做什么,都是靠練。
“賞罰孰明”:機會肯定更愿意給有準備的人
如果你海投簡歷,你就會一直在面試,但一直沒有拿到offer,就還要接著面試,所以海投就是準備不充分,沒有能力,心虛不會面試。為什么會頻頻面試呢,無非是一種焦慮,所以小心你的“焦慮性動作”,那是能毀了你的。真正重要的工作只有兩項:一是準備,二是等待,然后一戰而定是真名將。
《孫子兵法-計篇》原文
孫子兵法·始計篇——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