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堅持,腦海中立刻浮現出父親過去時常拿來勸諫我的那句話:“你一定要堅持啊?!?/p>
那副語重心長、循循善誘的樣子,讓我不知該如何回應。只是有種“說得挺有道理,可我就是做不到”的無奈感。
從前我以為堅持很難,我以為我做不到。
如今發現,其實堅持不難,只需以下幾步即可。
一、設定目標
你希望自己五年后成為什么樣的人?而實現這個目標需要現在培養什么樣的好習慣呢?
也許是閱讀、跑步、早起、學英語…
記住,設定目標是第一步,有了目標就有了方向,有了方向自然就有了堅持的理由。
目標的設定要注意一點:一次只定一個目標。比如閱讀,其他保持不變的同時,這個月就圍繞著這個目標轉。不可貪多。
為什么只能定一個目標呢?因為當人習慣于現有的生活時,是不需要耗費能量的。但是如果做改變,想要培養一個新習慣,那就需要消耗一部分能量去適應。目標太多,人自然越疲憊,放棄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以,一次只設定一個目標。
二、嬰兒學步(第1~7天)
剛開始,我們給自己設定的目標不宜過高,以“簡單、輕松”為主,比如跑步,不要覺得說我一開始就設定幾千米,而是只要我跑五分鐘即可,或者只要我跑100即可。
這里的關鍵點在于開始去做,一旦開始去做,就成功了。比如閱讀,一開始你可以只看一頁書就完成了,而實際情況是當你開始看,往往不只看一頁。
因為任務少,簡單易行,反而我們能夠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不然你會發現所有時間的空隙你都在無聊地刷微信,做著一些無關緊要完全是消磨時間的事兒。
所以,嬰兒學步階段,做多少并不重要,而是建立一種每天都在做的新習慣。
三、不穩定期(第8~21天)
嬰兒學步階段度過后,我們就可以慢慢地自動地把任務設定為你一開始的目標。
當我們在嘗試著慢慢建立一種新習慣的時候,一開始你斗志昂揚,整個過程會相對順利,但是過不了多久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計劃會被很多例外打斷。
比如,加班回到家太累了,上級領導檢查任務繁重,朋友間的聚餐,外出游玩…等等這些例外情況都有可能打斷你的計劃。
所以我們必須提前預見到例外,并做好準備,拋開你對完美的幻想,比如一天沒時間完成任務,那我們就可以允許自己回到嬰兒學步階段,只要去做就OK。
如,你想培養自己每天跑步的習慣,可惜這周每天都下大雨,面對這種例外,你就可以只要下床在家里跑幾圈就可以了。
不要因為沒有完成任務而有罪惡感,因為這種糟糕的感覺容易讓人破罐子破摔,索性放棄。
不穩定期的重點就在于預設例外情況,允許自己沒做好,拋開自己對完美的期待。
四、倦怠期(第22~30天)
一個新習慣漸漸形成后,再過一段時間,我們也許就會有種倦怠感、無趣感,它似乎不像一開始那么吸引你了,甚至你會感覺有些累。
當倦怠期來臨,放棄的幾率會大大增加,這時你需要做的就是,換種新鮮的方式或者稍稍改變下預期的目標,當然不偏離太多。
比如,學英語,一開始也許你是背單詞,當你覺得背單詞成了一種強烈的負擔,你就可以換種別的方式學英語:你可以改看英文小說,或者找一個朋友一起學,在或者找個專業的老師練練口語。
另一種方法,就是可以預想下一項你想形成的新習慣,兩者相結合一起完成。如,聽英語+整理房間,這種對未來的期許會帶給你好的感覺、新的期待。
總之,不要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