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來源:石小柴(ID:shixiaochai520)
1,明白閱讀的目的。
你是出于什么目的去閱讀呢?為了消遣娛樂打發時間,為了解決生活的現實問題,為了提高智識,還是為了改變人生?不同的目的,會對閱讀持不同的態度。
2,判斷自己的閱讀能力停留在哪個個層級?
你要判斷自己的閱讀能力停留在哪個層級,起碼你得知道閱讀分為哪幾層。這里不得不提莫提默·J·艾德勒、 查爾斯·范多倫的《如何閱讀一本書》,它可以說是閱讀方法類書籍的老祖宗,幾乎所有此類的書籍都能找到這本書的影子。
《如何閱讀一本書》將閱讀分為四個層級,分別是:
基礎閱讀:有讀書的好奇心,能認知詞義,進行信息查詢,文字記錄。
檢視閱讀:通過簡略和粗淺的閱讀,快速了解一本書的大意。
分析閱讀:深度閱讀能力,知道作者具體談的是什么內容,要解決什么問題,通過什么來組織內容,有哪些問題解決了,哪些問題沒解決,能遵循一定的規則對書籍進行評論。
主題閱讀:這是閱讀的最高層次,針對一個主題,同時閱讀很多本書籍,帶著問題對不同作者的意見進行對比辯證,最終可以輸出自己的主題報告。
好了,閱讀層級已經寫在這里了,你可以對此有一個更清晰的概念,我知道我們大多數人的讀書都是混混沌沌的,根本不知道閱讀還能這樣分層級,還能有這些層級。
如果你是學生,沒關系,我和你一樣,念書時,我們只知道語文和英語各種閱讀練習,各種閱讀理解,卻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現在知道了,那只不過是分析閱讀的一個練習罷了。如果早點知道這些并加以刻意的練習,我們的閱讀能力說不定會提升很大一個檔次呢!
另外,如果你現在能自由的閱讀一些書,最好能直接進入主題閱讀,同一個話題你看過很多本書后,你會發現不同作者對這個話題的不同問題會有著怎樣的見解,這些見解相同相似或者相異,以后你不會以偏概全,不會流于膚淺。
3,建立自己的書籍分類標準。
你最好能有自己的書籍分類標準,拿起一本書,通過封面、內封、序言或者其他的相關說明,你能迅速判斷出這是屬于哪一類書籍。
你可以參考亞馬遜網站圖書一級二級三級分類法:比方說一級有文學、小說、法律、經管、婚戀與兩性等;拿小說來說,又可分為現當代小說、中國古典小說、歷史與人物小說等;拿現當代小說來說,又可分為推理小說、玄幻小說、言情小說、武俠小說等。當然你沒必要分的這么細,但是你知道有這些大體的分類。
你也可以參考郝明義先生的分類法:主食閱讀、美食閱讀、蔬果閱讀、甜點閱讀。
你可以參考霧滿攔江的分類法:有趣的書、有知的書、有識的書、有益的書。
當然還有其他的分類法,比方說理論的,實用的。
建立自己的書籍分類標準有一個好處,你能快速了解一本書的大致方向,它在你的書單中屬于哪一類書籍。
4,如何選書?
從大的方面來講,如果你當下有現實問題需要去解決,自然而然你會去選那些有關學業的,工作的,心理的,婚戀的,親子的等書籍去閱讀;如果你有思想的需求需要去滿足,自然你會關注那些文學的,歷史的,哲學類的書籍。
當然你可以從自己的某一興趣點出發去選書,在這個興趣點上,你可以找到幾本甚至幾十本,你可以都讀一讀。在這些書里,可能有一兩本你特別喜歡的,那你就可以去關注一下這一兩本書的作者,搜一下他還有一些其他的什么書。比方說我剛開始看《窮爸爸 富爸爸》很喜歡,就去搜作者羅伯特?清崎其他書,他的十來本基本上都看了。
如果讀到一定程度,你有了別的興趣點或者關注點,那么你就可以繼續在這個點上去選書。
5,怎樣建立自己的書單?
很多人在網上求各種書單,求人生中的各種必讀之書,要我說求書單的人多半是不怎么會讀書的。其實讀書和寫作一樣,都是極個人化的一個事情。所以那些真正會讀書的人,不會輕易給別人列書單,這本不是一件討好的事。
世上無人人必讀之書,只有在某時某地某種心境下不得不讀之書。有你所應讀,我所萬不可讀,有此時可讀,彼時不可讀。即使有必讀之書,亦決非此時此刻所必讀。見解未到,必不可讀,思想發育程度未到,亦不可讀。這里林語堂《論讀書》中的幾句話,我很喜歡,送給你。
書單只有屬于個人的,沒有屬于大家的。你可以只讀一個領域內的書,但是最好各種書都讀一些,不同領域內的書可能會互有啟發。我自己是信奉讀書跟韓信點兵一樣,多多益善。
6,如何把握閱讀速度?
閱讀速度其實跟你的理解能力和書的可讀性相掛鉤,一本娛樂性的雜志你可能半個小時就讀完了,但是讓你用半個小時去讀一本C語言試試?
有些書需要精讀,自然用時就長一些;有些書需要泛讀,自然用時就短一些。即便是一本書的內容也會使用到不同的閱讀速度,有些地方觀其大略就夠了;而有些地方卻需要熟讀深思。
你一天讀一本書可以,你一周讀一本書可以,你一個月讀一本書可以,你一年讀一本書也可以。那一輩子讀一本書呢?當然也可以。沒有嗎?《紅樓夢》就有一些人讀一輩子的。
7,如何做筆記?
做筆記的方法有很多種,畫線,標注,折角,貼標簽等都可以;你也可以用思維導圖做筆記,一目了然而又便于回憶;當然在網絡時代,你可以直接把需要的內容一鍵搬到印象筆記或者云筆記里,然后一周整理一次。這些都是通用的做筆記的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就好了。
8,如何安排自己的閱讀時間?
沒有時間讀書,恐怕是現在人的通病了。但是如果你想讀書的話,總能找到讀書的時間。就像你有了戀愛對象,你總能找到時間跟他或她約會。一天中你有很多事情要做,就看你如何安排閱讀的優先級了。
整體來說,讀書可以有零散的時間和整塊的時間。整塊的時間,如節假日的一個上午或者一個下午,如起床后的半個小時或者睡前的半個小時;零散的時間,如上下班坐車的時候十五分鐘,如中午吃飯后的十五分鐘。
9,以怎樣的態度去讀一本書?
要想讓書發揮最大的功效,你最好帶著目的去讀書。需要把一本書從頭到尾全部讀完嗎?完全沒有必要,也許只需要閱讀其中二成的重點,你就能掌握八成的內容。更極端一點,一本書中你只了解了一句話或者一個段落或者一個篇章,而這能對你有所啟發,能讓你學以致用,那已經是謝天謝地的事情了。
你完全可以把書當成自己的奴仆,召之即來揮之即去。需要它時,就讓它來到你的面前;不需要它時,就讓它滾回到自己該待的地兒去。
10,如何架構自己的閱讀體系?
你最好建立自己的閱讀大樓框架,這個大樓可能比較完整,也可能還正在修建。但不管如何,都有一個好處,你可以把平常閱讀到的內容替換或者填充到這個大樓框架里去。你現有的知識還是你即將要閱讀到的知識,都可以稱作是一塊塊磚石。
拿你現有的知識去閱讀一本書,如果書中的內容優于你現有的知識,你可以完成原有知識的替換和更新;如果你的知識里存在欠缺,那你就可以完成知識的填充。想想吧,知識就是磚石,通過閱讀你會建立起怎樣的一座高樓大廈!
還有一種閱讀是金字塔式的閱讀:你用你的的專門閱讀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關的各種閱讀,次及于間接相關的各種閱讀,次及于不很相關的各種閱讀,以及次及于毫不相關的各種泛覽。這能建立自己金字塔式的閱讀體系。
作者簡介:石小柴,資深寫作者。致力于分享致富經歷與人生感悟。希望為你帶去一絲光!
查看更多文章,可關注我個人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