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7年開始參加了讀書活動,顛覆了我對閱讀的認知,才恍然大悟,原來這30年都白過了啊。
? 隨后的幾年每年閱讀100本書,建立了自己的閱讀體系,也體會到了閱讀的益處。
一、閱讀的重要性及習慣的養成
? ? 人生處處不閱讀。書籍,微信公眾號,網絡資料,考試,處處都需要閱讀。所以,閱讀能力的培養極為重要。
? ? 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目的,選擇優質的資源,并預備好時間。比如,可以利用早起或下班后的整塊時間閱讀,也可以隨身攜帶一本書,利用每天等人、等車的碎片時間進行閱讀。長此以往,每月至少可以閱讀幾本書,一年下來,可以累積不少閱讀量。如果改善閱讀環境,家里隨處放上一些書,信手拈來讀讀,那最好不過。
? ? 通過讀書,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認知。同時,閱讀,也是開啟其他知識的鑰匙。學會閱讀的能力后,應用在學習其他知識的學習上,從而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 ? 閱讀,需要廣也需要精。廣到無所不知,精到專業領域唯我獨尊。所以,閱讀不可以偏門,什么都需要閱讀,擴大自己的眼界。閱讀的具體分類,可以參考《越讀者》。
? 每天養成閱讀的習慣,做好閱讀計劃,針對不同的書籍,配以不同的閱讀方法,并做好記錄。沒有記錄就沒有發生。通過記錄,我們可以得到反饋,最近讀了多少書,讀的哪些書,哪些是還沒有做讀書筆記,PPT,卡片等的輸出。避免讀了很多書,卻沒有及時消化,頭腦里各種信息亂成一團。我有一陣子就是這樣,懊惱不已。
二、讀書準備,選書,借書,購書
(1)選書
? 讀好書,所以選書也是一種能力,通過以下渠道,收集書籍的信息:
? 方法一:百度搜索,或去豆瓣上搜書評選書
? 方法二:看該領域的專家,他的書籍引用,公眾號等推薦。
? 方法三:購書網站選書。在京東/當當/亞馬遜上搜索你想要的書籍,過濾同主題的書籍。
? ? 根據豆瓣書評,目錄結構,圖書館或書店翻看等方式,可以再次篩選書單。?
? ? 用excel和云筆記管理清單,記錄分類、書名、作者、是否購買、圖書館、電子書,讀書時間,推薦理由等,可以及時更新和篩選。
(2)借書
? ? 圖書館的書,我讀得比較勤快。書非借不能讀也。
? ?書籍的來源,除了自己買書,然后就是幾個圖書館的書。最喜歡去南圖,因為書籍最全,品種最多。如果在種類不全的圖書館找某一本書, 就會很頭疼,有時候找不到。這時候網上購書的便利就會凸顯出來。不過有時候會借到一些相同類型,我沒有想到的書,正好做主題閱讀的補充。
? ? 每次去圖書館,我都會帶上自己的購書清單,有時提前搜好圖書館的編號,好知道到找什么書,到哪里找書。有時候,簡單翻翻,在圖書館能看完。如果比較趕時間,就會從圖書館借回來看,太經典了就會買。
? ? ?錢鐘書當時讀書,就喜歡到圖書館借書,家里的書倒不是主力,做好讀書筆記后歸還,再借新書。
? (3)購書
? ? ?如果最近正好在閱讀某個領域的書,這個時候我就會在網上買書,一般今天買,第二天就能到貨,當當一般要隔好幾天。
? ? ?我會好好篩選,只買特別想讀的書。如果圖書館有書,而且能在預期的時間內讀完,我就會去借書。最近3個月買的書比較多,現在書架,書桌上都擺滿了書。
(4)電子書
? ? ? 電子書我看得比較少,喜歡手拿著書、做標記、貼標簽的感覺。而且有時候不想打開電腦,這個時候紙質書的優勢就很明顯,從環境上來講,更方便獲得。
? ? ?不過有種情況,電子書就能幫忙,比如一本書,目前已經不再銷售了,這個時候你可以找來電子書去影印,或者去淘寶上搜現成的賣家。
三、讀書方法
? ? ?目前我接觸到的是碎片閱讀,影像閱讀法,王者速度法,拆書法,主題閱讀法。比較喜歡影像閱讀法和主題閱讀法,同時也用其他各種方法補充。不同的閱讀方法,其中有些步驟很相似,比如明確目的,能夠讓我們閱讀的時候更專注;比如預覽,先了解整體架構;比如引導物,可以幫助我們保持注意力;比如根據閱讀的需要,變更閱讀速度和方法。
? (1)碎片閱讀,一般看到微信文章或者伙伴分享,及時保存到我的云筆記分類中。這樣,碎片知識就與我的知識體系相結合,等到我用電腦的時候再進行整理。
?(2)影像閱讀法,通過準備,預覽,影像翻閱,復習,激活等5個步驟看書。如結合東尼.博贊的《快速閱讀》,理解會更深刻。
?(3)王者速度法,與影像閱讀法也有很多共通之處,5分鐘預覽(類似影像閱讀中的準備和預習),5分鐘瀏覽圖片(類似影像翻閱),20分鐘跳讀法閱讀(類似影像閱讀的復習和激活步驟)。針對不同的學習目的,王者速度法也有相應的變化。
?(4)拆書法,通過閱讀片段,與閱讀者關聯,加深理解,分析后續的行動項。三張標簽,I:用自己的語言重復知識,A1:描述自己相關的經驗,A2:以后我怎樣應用。
? (5)主題閱讀:通過主題閱讀,可以快速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通過選書步驟,確定自己的主角和配角書籍,主角書籍好好熟讀,摸透該領域的架構,配角書籍則采用二八法則閱讀,對主角書籍進行補充。最終形成自己觀點,整理報告或論文。
四、輸出
? ? 輸出一般有摘抄、思維導圖、讀書心得、卡片、寫作、分享等方式。通過這些方式,把閱讀到的知識,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留下的印象會很深刻。
? ? 經常在睡覺前,潛意識會處理輸入的信息,產生很多新的想法。積極地把這些新的想法,結合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記錄下來,不斷地實踐驗證,最后輸出分享。這一系列的操作,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讀到的知識。及時地輸出也會促進輸入,形成良性的循環。輸出越多,人生越豐富。
? ? 讀書是很好提升見識的方法,希望我們一起前行,通過讀書學習行動改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