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碗水和一桶水”的理論
教育學上有“一碗水和一桶水”的理論,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的知識,自身就得有“一桶水”的知識才能輸出。
在互聯網時代里,只有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才能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和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內容創業都而言,也才能持續地輸出有價值的干貨,影響粉絲,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那么,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的第一步要從哪里開始呢?
讀書!讀書!讀書!
-2-信息一元化
從現在開始,認真選擇每一本能滿足自己需求的書,然后真摯地與每一本書對話,努力從書中學到知識吧。
日本“筆記本專家”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的前言里宣稱這是聰明人的讀書方法。
我們從書中獲取的是知識,但是如何輸出和“活用“就是把知識轉化為智慧,很多效率低的工作者就是卡在這個點上,苦惱不已。
奧野宣之的方法只需要你準備一本紙質的筆記本,在里面寫什么都可以,感興趣的作者,報紙推薦的好書,粘貼好的書評,摘抄或是寫上你的評論都可以。記住,只要記在一本筆記本上面,持之以恒。
奧野宣之稱這個方法叫“信息一元化“,自由度高,直接記錄和參考,方便又實用。只要堅持使用,當你想到某個主題寫作或是思考時,這個筆記本里的知識可以信手拈來,非常的自如。
-3-筆記讀書法的第一步——選購書籍
選書是指怎樣選擇自己真正想讀的書。奧野宣之的方法是列一張購書清單,格式如下:
列購書清單有三個好處:
①培養帶著目的去讀書的意識,其實要我們思考“為什么要讀這本書“。
②它能幫助自己找到真正想讀的書,避免受廣告的影響而無法冷靜地購書。
③在列購書清單的同時,可以看清自己真正的讀書需求。
列好了購書清單后就可以去買書了,是到實體書店還是網絡書店購買的疑問,奧野宣之做了這樣的區分。
在網絡書店購買“內容已知“的書,主要是讀過這套叢書之前出版的幾本,或者曾經在書店翻看過該書,或者該書是人盡皆知的名著或經典作品,或者自己曾經多次讀過作者出版的其他作品。
其他的書都到實體書店去選購,有趣的事奧野宣之會把在實體書店的經驗也記錄筆記本里面,增加閱讀的樂趣。
-4-“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
很多人讀一本書時不知道自己讀什么,等到要用的時候再去翻書,又要花費時間了。這種我們稱之為“低效率人士”。
現在,如果你以思想輸出前提去讀書時,思想輸入的質量也會有所提升。讀書的目的也從原來“讀完就好”轉變為“寫讀書筆記”。
但是讀書筆記要怎么記呢?
讀書筆記的訣竅是徹底地專注于對自己很重要的事情。只要不是考試類的書籍,讀者就沒有必要拼命想“筆者想要傳達什么”的問題,只要關注自己想從這本書里獲得什么知識就可以了。
筆記本讀書法需要進行讀書、畫重點和寫讀書筆記三個步驟,讀書和畫重點對于應試教育下長大的我們,已經不成問題。以下重點介紹“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的做法。
首先每一本書都要寫上三個要素:讀書筆記的日期,書名,作者名,想要讀書體驗更加深刻,一定要加上下面兩個要素:
?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摘抄)
?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想(評論)
因為讀書筆記里的摘抄與評論共存,就像“蔥鮪火鍋“里的魚肉和大蔥的關系一樣,所以命名為“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
摘抄一定要摘抄讓自己心動的語句,最能代表這次讀書體驗的語句。這個人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重點是你只要考慮你自己就好。
摘抄雖然費時間,但通過摘抄可以促進、加深對書的記憶,也可以加深理解。
為了區別摘抄和評論,我們用O表示摘抄,用☆表示評論。
在摘抄一段后,空一行,寫自己當下的想法。
評論是對象是當時自己的問題、思想和表現力。
不管是多么丑陋的一句話,都應該轉化成語言,踏踏實實地寫在紙上,這些將成為原創思考的源泉。
這樣的筆記讀書法,是以書為媒,創造出屬于自己思想的舞臺。
如下圖所示:
這樣就完成了讀書筆記了,若是遇到了整篇文章都想抄下來,可以用剪報,也可以用復印粘貼的方法。當然不要忘記那個當下,你的想法是什么。
寫讀書筆記不僅只是對更好地讀書,還可以鍛煉對文章結構的組織能力、提高思想輸出的質量,寫作技巧也得到大幅提升。可謂一舉多得啊!
-5-活用讀書筆記,提出輸出能力
讀完一本書,做了筆記了,類似于在自己的思想倉庫里又儲存進了一本書的知識。那么,在互聯網時代,最輕松的做法就是把自己的所見所想原原本本以寫成書評,發表到博客、簡書等平臺,可以和他們分享讀書的喜悅。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創意。
美國廣告大師詹姆斯.韋伯.揚在《創意的生成》里說過一句說:“所謂創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組合而已。“由此可見,創意的關鍵是如何安排信息與信息之間的關系。
如果通過筆記本讀書法記錄信息的話,那么通過重讀讀書筆記,找到相關聯的信息,進行重新的排列組合,一組新的創意就出來了。
-6-加深讀書體驗的19個技巧和26款寫讀書筆記的實用文具
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后面還介紹了19個讓讀書體驗更加充實的技巧,對我而言,感觸最大的是“把書堆成山,讀書不再難“技巧。簡單說來,就是關于書的堆放和收納。
在26款實用文具里,最讓我喜歡的是“一字板書架“,這樣堆放書找起來就方便多了。
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讓我感興趣不止是做筆記的方法,還有他對書的態度。他把選書、購書、讀書和做筆記看成是“如何與書相處”,建立的是人與書的和諧關系。他會把喜歡的書列入書架里的“愛之角”,也會把書撕成一頁頁方便地鐵上閱讀。
書在他的眼里,像朋友一樣真摯被對待,也像垃圾一樣被丟掉,他是真正的讀書人,而不是被“書”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