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11
* 非暴力溝通指導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
* 非暴力溝通提醒我們專注于彼此的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它鼓勵傾聽,培育尊重與愛,使我們情意相通,樂于互助。有些人用非暴力溝通理解自己,有些人用它改善人際關系,還有人借助它改進工作。在世界各地,非暴力溝通被用來協調各個層面的爭論和沖突。
* 對他人的評價實際上反映了我們的需要和價值觀。
* 人天生熱愛生命,樂于互助??墒牵惢臏贤ǚ绞绞刮覀冸y以體會到心中的愛。道德評判就是其中的一種,它將不符合我們價值觀的人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惡的。進行比較也是一種評判,它會蒙蔽對人對己的愛意。異化的溝通方式還淡化了我們對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責任意識。此外,強人所難也會造成心靈的隔閡。
* 暴力溝通的第二個要素是感受。通過建立表達感受的詞匯表,我們可以更清楚地表達感受,從而使溝通更為順暢。在表達感受時,示弱有助于解決沖突。此外,非暴力溝通還對表達具體感受的詞語與陳述想法、評論以及觀點的詞語作了區分。
為了清晰地表達感受,我們編制了以下的詞匯表。
(1)下列詞語可用來表達我們的需要得到滿足時的感受:
興奮 喜悅 欣喜 甜蜜 精力充沛 興高采烈
感激 感動 樂觀 自信 振作 振奮 開心
高興 快樂 愉快 幸福 陶醉 滿足 欣慰 心曠神怡 喜出望外
平靜 自在 舒適 放松 踏實 安全 溫暖 放心 無憂無慮
(2)下列詞語可用來表達我們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時的感受:
害怕 擔心 焦慮 憂慮 著急 緊張 心神不寧 心煩意亂
憂傷 沮喪 灰心 氣餒 泄氣 絕望 傷感 凄涼 悲傷
惱怒 憤怒 煩惱 苦惱 生氣 厭煩 不滿 不快 不耐煩 不高興
震驚 失望 困惑 茫然 寂寞 孤獨 郁悶 難過 悲觀
沉重 麻木 精疲力盡 委靡不振 疲憊不堪 昏昏欲睡 無精打采
尷尬 慚愧 內疚 妒忌 遺憾 不舒服
* 他人的言行也許和我們的感受有關,但并不是我們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們自身的需要——非暴力溝通的第三個要素。聽到不中聽的話時,我們可以有四種選擇:1)責備自己;2)指責他人;3)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對他人的指責、批評、評論以及分析反映了我們的需要和價值觀。如果我們通過批評來提出主張,人們的反應常常是申辯或反擊。反之,如果直接說出我們的需要,其他人就較有可能作出積極的回應。
社會文化并不鼓勵我們揭示個人需要。對婦女來說,尤其如此。因為她們的形象常常和無私奉獻聯系在一起——這是社會對女性的期待。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個人成長一般會經歷三個階段:(1)“情感的奴隸”——我們認為自己有義務使他人快樂;(2)“面目可憎”時期——此時,我們拒絕考慮他人的感受和需要;(3)“生活的主人”——我們意識到,雖然我們對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動負有完全的責任,但無法為他人負責。與此同時,我們還認識到,我們無法犧牲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 如何傾聽他人
? ? ? 一般來說,如果一個人在說話時有明顯的情緒,他一般會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饋。如果我們自己是說話的那個人,我們不妨清楚地表明我們是否期待反饋。
? ? ? 作家約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說道:“為了幸福,必須把‘別人怎么看我’這個問題放在一邊?!币坏┪覀儼阉^的批評和指責看作是來自他人的禮物——為處于痛苦中的人提供服務的機會,我們就會感到這種幸福。
? ? ? 如果人們常常懷疑我們的誠意,那么,我們就需要好好審視自己的動機。也許,我們只是在機械地運用非暴力溝通,而忘記其目的。這時,我們就可以問自己,我們關心的是加深與人的聯系,還是以“標準的”非暴力溝通方式來說話?;蛘?,雖然我們是以非暴力溝通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我們在乎的也許只是改變他人來迎合我們的需要。
* 培育對自己的愛
? ? ? 非暴力溝通最重要的應用也許在于培育對自己的愛。當我們的表現不完美時,我們可以通過體會憂傷和自我寬恕,來看清個人成長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懲罰。評價自己的行為時,我們專注于尚未滿足的需要;這樣,我們就不再依賴羞愧、內疚、惱怒或沮喪的心理來尋求改變,而讓愛主導我們的學習和成長。
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主動根據需要和價值觀來選擇生活。我們的行為不再是為了履行職責、獲得回報、逃避懲罰或避免感到內疚和羞愧。通過深入理解我們行為的動機,并用“選擇做”來取代“不得不”,我們的生活將變得和諧并充滿歡樂。
* 充分表達憤怒
? ? ? 生氣的原因在于我們的想法——對他人的評判和指責。
? ? ? 為了充分表達憤怒,我們有必要明了自己的需要并采取行動。然而,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因為憤怒驅使我們去懲罰他人,而不是去滿足需要。為此,我建議,與其沉浸于“合理的憤怒”,不如傾聽自己和他人的需要。這也許需要一個過程,但通過不斷的實踐,我們將會有意識地用“我生氣是因為我需要……”來取代“我生氣是因為他們……”。
? ? ? 在生氣時,批評和指責他人都無法真正傳達我們的心聲。如果想充分表達憤怒,我們就不能歸咎于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與批評和指責他人相比,直接說出我們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們的愿望得到滿足。
表達憤怒的四個步驟是:(1)停下來,除了呼吸,什么都別做;(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們生氣了;(3)體會自己的需要;(4)表達感受和尚未滿足的需要。有時,在第3步和第4步之間,我們需要先傾聽他人。
非暴力溝通實例
父親用非暴力溝通與兒子談論生死攸關的問題
15歲的比爾悄悄地把杰克的車開出去兜風,然后又把車完好無損地放回了車庫。和比爾一起去兜風的還有杰克14歲的女兒伊娃以及他們的朋友戴維。后來,杰克的女兒把這件事和她父親說了。接著,比爾的父親也知道了這件事。以下是比爾和他父親的對話。
父親:“我聽說,你、伊娃還有戴維,沒有和杰克打招呼,就把他的車開走了?”
比爾:“我們沒開他的車。”
父親:(提高了嗓門)“不要和我撒謊;這對你沒什么好處!”(這時,他意識到,為了傾聽孩子,他需要先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你坐在那等我一下。我需要好好想想?!保ㄋo下來體會自己。他發現自己又氣又怕。他生氣是因為他和自己說:“比爾應該懂事點!”“他變成了騙子!”他害怕不僅是因為他想到孩子的行為隱含著危險,而且是因為對孩子缺乏了解也可能帶來嚴重后果?!拔艺媸莻€笨蛋,居然以為他很懂事!”“萬一出事怎么辦?”這時,他對自己說:“哦,我需要把‘笨蛋’和‘騙子’這樣的標簽解讀為感受和需要。說自己是‘笨蛋’,我猜我的感受是失望,因為我希望能夠信賴自己的判斷力。至于‘騙子’,我很害怕,因為我看重誠實與安全?!痹诔聊校紤]如何展開與孩子的對話。)“比爾,你是不是擔心,說出事實,你就會受罰?”
比爾:“是的。只要我做你不喜歡的事,你就兇得很?!?/p>
父親:“你的意思是說,你需要理解和尊重?”
比爾:“廢話!我當然希望你肯理解我、尊重我。”
父親:(在心里念叨著:“他這樣說話,氣死人了!他不知道我正用心和他溝通?他感覺不到我在擔驚受怕?現在,我也很需要尊重和體貼?!保奥犉饋恚愫軗模还苣阏f什么,我都聽不進去?”
比爾:“你會聽嗎?一有什么事,你就想動粗。另外,那車的事有什么要緊呢?即使我們真的把車開走了,有人受傷嗎?車壞了嗎?有什么好大驚小怪的?!?/p>
父親:“你是擔心,如果你承認你開走了車,你的下場會很慘?除非能夠信任我,有些話,你就不方便說?”
比爾:“是的?!?/p>
父親:(沉默了片刻,給彼此時間體會剛才的對話。)“我怎么做,你才會放心?”
比爾:“向我保證,你再也不會懲罰我。”
父親:(意識到懲罰不僅無法提醒比爾留意他的行為可能的后果,而且還會使父子關系更加疏遠,他表示愿意考慮孩子的請求。)“如果你愿意談下去,我就會考慮你的請求。也就是說,我們繼續談話,直到我能確信你已經意識到你的行為可能會有什么后果。不過,在以后,如果我不清楚你是否已經明白你的行為隱含的危險,我也許會阻止你——但這只是為了保護你?!?/p>
比爾:“哦,太好了!我這么蠢,為了保護我,你不得不強迫我,呵呵,好極了?!?/p>
父親:(與自己的需要失去聯系,他對自己說:“我恨不得殺了這小子……他居然這樣和我說話!看來,他一點都不在乎我的感受……該死,我現在的需要是什么呢?我這么努力,我是多么需要尊重和體貼??!”)(大聲嚷道)“比爾,你知道,你這么和我說話,我煩透了。我耐著性子和你說話,你卻那樣回答我……你還想和我談下去嗎?”
比爾:“無所謂。”
父親:“比爾,我真的想聽你的心里話。我不想像過去那樣指責你、懲罰你。不過,剛才聽到你說‘我這么蠢,為了保護我,你不得不強迫我,呵呵,好極了’,我差點就控制不住自己。也許,你愿意幫助我。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希望我傾聽你,那就請幫助我了解你的想法。如果你不愿意,我只好用老辦法來處理這件事情。”
比爾:“什么老辦法?”
父親:“用老辦法,我到這時大概早已告訴你,‘在接下來的兩年里,不許你看電視,沒有零花錢,不準外出約會,等等’?!?/p>
比爾:“哦,也許你不妨先試試新辦法。”
父親:(帶點幽默)“很高興你還有自我保護意識?,F在,我想知道,你是否愿意和我坦率地交流,包括你的弱點?”
比爾:“‘弱點’?什么意思?”
父親:“也就是請你告訴我,對我們說的事情,你是怎樣的感受?當然,我也會告訴你我的感受。(堅定的語氣)你愿意嗎?”
比爾:“好吧,我試試。”
父親:(有點寬慰,嘆了一口氣)“謝謝。你愿意試一試,我真的很感激。你知道嗎?杰克規定,伊娃在三個月內什么活動都不能參加?聽到這個消息,你是什么樣的感受?”
比爾:“這太不公平了!”
父親:“我想知道你的感受?!?/p>
比爾:“我已經說了,這太不公平了!”
父親:(注意到比爾沒有提及自己的情感,他決定猜一猜。)“她因為犯錯受了這么重的懲罰,你感到難過,是嗎?”
比爾:“不,不是這樣的。我認為,她根本就沒錯?!?/p>
父親:“她因為響應你的提議受了懲罰,你是不是有些不安?”
比爾:“是的,是我叫她上車的?!?/p>
父親:“看到你的決定對伊娃的影響,你似乎有些傷心?”
比爾:“也許是吧。”
父親:“比爾,我真的希望你能意識到你的行為產生的后果?!?/p>
比爾:“我當時沒有想清楚會有怎樣的后果。但我確實把事情搞得一團糟?!?/p>
父親:“我希望,你注意到你的行為后果不符合你的期待,而不是指責自己。請告訴我,對于把杰克的車開出去兜風這件事,你現在是什么樣的感受?”
比爾:“我覺得我真蠢,爸……我并不想傷害任何人。”
父親:(試圖了解比爾的自我評價所反映的感受和需要)“聽起來,你很傷心,也很遺憾。因為你需要信任——你無意傷害任何人?!?/p>
比爾:“是的,我并沒想到這件事會帶來這么大的麻煩。我真的沒想到。”
父親:“你是說,你希望自己在做這件事之前,能夠仔細想想可能會有什么后果?”
比爾:(沉默了片刻,體會他父親說的話。)“我想是的……”
父親:“現在,我想談談我的感受,你開車出去,我怕極了,因為你們的安全對我特別重要。我想請你答應我,熟練掌握車技、拿到駕照以后,再開車出去好嗎?”
比爾:“你這次真的不會懲罰我嗎?”
父親:“如果你意識到你的行為潛在的危險,并知道保護自己和同伴,我就放心了。為什么要懲罰你呢?”
比爾:“你還會支持我學車嗎?”
父親:“當然。我只是希望你熟練掌握車技、拿了駕照,再自己開車去玩。”
比爾:“好的。我答應你。實際上,我也知道安全很重要。”
父親:“聽你這么說,我很欣慰。你是否愿意告訴杰克你剛才和我說的話?這樣,他可能就會放心一些?!?/p>
比爾:“哦,那太可怕了。他會發瘋的。”
父親:“是的,他可能會那樣。不過,你愿意為你的行為負責嗎?我喜歡杰克,我珍惜我們的友誼,而且,我相信,你也珍惜你和伊娃的友誼,是這樣嗎?”
比爾:“她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p>
父親:“那我們一起去見他們好嗎?”
比爾:(不太敢去)“哦,那好吧……”
父親:“你是不是有點害怕?去他家時,你希望能有安全感?”
比爾:“是的。”
父親:“我們一起去。我會陪伴你、支持你。你愿意去,我真的特別高興?!?/p>
* 充分表達感激
在贊揚他人時,我們很少揭示內心活動,而把自己放在了裁判的位置。贊揚也常常被人用來實現個人目的。非暴力溝通鼓勵我們充分表達感激。在表達感激時,我們說出:(1)對我們有益的行為;(2)我們的哪些需要得到了滿足;(3)我們的需要得到滿足后,我們是什么樣的心情。
當別人以這樣的方式表達對我們的感激時,我們可以與對方一起慶祝生命的美——既不自大,也不假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