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讀3周后,賀鑫老師組織讀書會項目組以線上會議的形式,進行了一次復盤會議。會議主要內容是對前期讀書會公族進行“三好一改”復盤。
01 盤點我們的成績
從整體上看,讀書會從報名截止時的27人,在讀書會開始后陸續有新朋友加入,在17天的時間內擴展至40人,至今有43人。總人數雖然不算多,但是從中可見我們正在傳播自己的專業影響力。
讀書會參與成員們在共讀期間,非常認可領讀老師的工作,投入時間持續閱讀和反思,盡量堅持打卡或補打卡。從縱向看,能夠看出參與成員們在不同程度上都實現了內心成長,讀者們都從這個公益項目中受益。
讀書會項目組在前期工作開展過程中,從微觀角度,有三處可圈可點。
首先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團隊內部的交流與合作越來越順暢,特別是兩位領讀老師真實、真誠、開放地面對差異進行交流,并在差異中尋找共識,這是共創的基點。
其次是課程內容不斷進行改進、授課水平逐漸上升。對比每周內容,能明顯感受到領讀老師對書籍的把握能力、剖析能力和講解能力都有明顯提高。
最后是學員和老師之間良性反饋、教學相長。
從宏觀角度,此次「止觀心理」對兩位領讀老師給予了大力支持,使我們邁開步子,進行一次很好的嘗試,有了一個不錯的開始。
02 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個需要注意之處是,在讀書會“共創”目標上,目前尚未達成三方共創共識。
從項目組平臺和領讀老師來看,最初對“共創”的定位是實現全體成員互相交流與分享的共創氛圍。但是,目前,共讀成員的心理期待主要有二,一是在領讀老師的帶領下進行閱讀學習,二是讀書過程難免波及到個人情感和內在沖突,成員們期冀在此獲得個人成長。因此,對于“共創”沒有達成共識。
由此,也延伸出我們接下來應當采取的改進措施。
第二個需要注意之處是,領讀老師以學員為中心,及時調整共讀安排。鑒于這套書內容本身的原因,在共讀期間,也會產生一定的心理動力。目前兩位老師在群里經常發聲,特別是我(李楊)發聲更多,投入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這可能會給讀者帶來一種壓力。
正呼應本書標題《不要用愛控制我》,領讀老師過度地投入,可能是在用愛傳遞出對大家打卡的要求。就像在家庭中孩子不需要過度養育一樣,在課程設計方面,我們也要回望初心——讓大家有收獲,有彈性地調整自己的課程設置。要知道,設置為書友服務,而絕不是書友為設置服務。
為此,項目組會后立即在群里就共讀安排的調整征求書友意見、請書友投票選出自己喜歡的共讀方式。并從第四周起,按照新的共讀安排(周打卡從每周5次減少至每周2-3次)進行。
第三個需要注意之處是,為書友提供更多的幫助渠道。書友的心理創傷在閱讀過程中可能被觸動,領讀老師如何承接?對于線上讀書會來說,這是一個困難的工作。書友需要時間、空間、陪伴來幫助自己,而作為領讀老師,有義務為書友提供尋求進一步專業幫助的信息渠道。
在讀書會第五周伊始,我們推出一項“福利”,根據書友每月打卡數量對應鼓勵獎項【心理測評】量表。但是在提供幫助渠道方面,暫未進一步行動,接下來需要馬上商討。
第四個需要注意之處是,注重授課內容的復用。目前,領導老師辛苦研發的課程內容,使用率不高,因此,今后要著力開拓不同渠道,復用讀書會中產生的知識產品。同時,領讀老師也要注意對教學內容進行迭代升級。
第五個需要注意之處是,領讀老師進行更好地協同和互補。我的性格優勢是“認真”,但是容易產生焦慮。適度的焦慮是有利于任務推進的。但是當焦慮程度超過15%時,就會對群體和團體氛圍產生負面影響。金華老師的性格優勢是“穩定”,面對事物的發展變化,能安穩觀察、讓事物繼續往前滑行一段,從而能看得更清楚。
在讀書會的具體事務上,這樣的兩位領讀老師,能夠實現很好的互補和結合。同時,我們也要學習吸取彼此個性中的優勢成分,化為己用,使自己人格臻于完善。這也是我們自身在此次讀書會中的個人成長。
結束語
對復盤進行復盤,其意義不亞于復盤本身。
(無戒學堂,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