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寫不出好的文章的時候,就去向別人學習。最近一段時間,寫作上遇到了瓶頸。我不得不瘋狂的看書,以此來彌補知識的欠缺與內心的焦灼。
寫的情感婚姻類的文章居多,于是想起多年前看的幾本陳彤的書,受益非淺。再找來讀讀,應當還會有所收獲。淘寶雖然方便,但是我已等不及,等不及兩三天的快遞時間。我要馬上拿到手,“立刻”,“馬上”,這是在哪節課上培訓的時候聽老師講過的,有著拖拉磨蹭習慣的我惟有對待喜歡的書上,會刻不容緩的立馬行動。
跑了好幾家書店,還是沒有找到。失落之余,想著不能白跑,也要先買幾本書來安慰下自己奔波勞累的身心。《我喜歡這功利的世界》,網紅作家咪蒙的書吸引了我的注意。她的文章在微信上讀過幾篇,但是當拿在手里的紙質書后,卻是愛不釋手。參加寫手訓練營沒幾天,就看到了另外一位同學發出來的關于咪蒙的文章的讀后感。
寫作是一件孤獨而又寂寞的事情,很多時候,因為沒有同事,沒有同行,工作中遇到的有趣的煩惱的事情無人傾訴,我一度感覺很壓抑。
這一切因為參加了寫手圈里的30天寫作訓練營而改變。
而咪蒙的書帶給我的意外驚喜,也恰好說明了訓練營給我帶來的意外收獲。
寫不出好文章,不是因為沒有靈感沒有想法沒有思路,而是因為懶懶懶。治懶是第一要務。
毫不猶豫的,我報名參加了。
幾個月前就看到過這個活動和有關的文章,那時的我,每天都在寫寫寫,節假日也不放過。每日勤奮著,哪用著治懶,倒是想停下腦袋和筆尖,但是仿佛得了強迫癥,必須把想寫的寫出來才能安心。我那時要治的不是懶,而是勤。為了身體健康,怎么樣才能停下筆來好好休息?
可是現如今,我不再泉思如涌。當我有了想法和思路坐在電腦前的時候,常常詞不達意,即便是勉強寫出來,也很難讓自己滿意,這是怎么了?我不再具備駕馭文字的能力,也許,勞累了許久,應當停下腳步補充能量了。
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認識一些同樣喜歡寫作的朋友,訓練營給我提供了這個機會。
一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中間寫的稿子,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要說的話如滔滔江水:
第一:我依然還是很懶。
我還是沒辦法寫出讓自己滿意的稿子來,我依然沒辦法進入到前一段時間最佳的一個寫作狀態。就像一個同學所說:越治越懶了。
雖然我每天都在寫,這些天平均下來夠1500字了,但是,有的稿子卻是羞于見人的,即便是發給長期合作的編輯,我也缺少了勇氣。文章不是湊合來的,需要自己的真情實感。即便是勉強湊夠了字數,完成了作業,卻沒有過自己這一關。需要勤奮的,不只是打出來的那些字數,而是寫作者所要具備的一個狀態。
第二: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想大部分人的心情不好是因為生活的單調而枯燥。我們厭倦日復一日重復而乏味的工作。而寫作卻是在這種日復一日的重復中找到新鮮的感覺。
我們的寫作是重復的,內容是新鮮的。每一篇的文章都要給自己的思想注入新鮮感。
剛開始加入群的時候,每一位同學都是剛結識的新朋友,而她們的思想,觀點,文章,這足可以讓我們看到自己的不足。雖然不見面?但是每天都有新的話題新的文章發出來。自己的文章發出來,都會收到同學的點評,找到自己發現不了的不足。每天的第一件事兒就是開手機看同學們的評論。
第三:讀了很多以前不能讀懂的書。
大量閱讀,對于一名寫作者來說,非常的重要,而我,非常慚愧的一點,雖然愛讀書看報,但是對于世界名著,讀過的少之又少。看到同學們發出的讀書筆記,也想讀一讀寫一寫,素材來源當然是大眾熟知的為好,我們的四大名著,都已被炒成了剩飯。國外的名著,讀書筆記倒是不多。為了不落于訓練營里的高手,我不得不硬著頭皮開始讀這些讓人犯怵的大部頭。《巴黎圣母院》《傲慢與偏見》,《傲慢與偏見》為什么讀起來并不吸引人,是我的欣賞水平有問題,還是翻譯者的水平有限,找來了幾個版本仔細研讀,慢慢的,漸入佳境。找到自己的短板,才能實現跳躍式的提高。
第四:學會了一些寫作上的新方法,小竅門。
來到這里,知道了簡書,還有訊飛輸入法,對于一個自由職業者來說,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隨時隨地的記錄,把零散的時間聚集在一起,匯聚成一篇稿子,這太重要了。就像我們常說的磨刀不誤砍柴工。雖然寫的不多,但是,學會了這些新新方法都會提高我的寫作速度。。以前出游的時候不方便寫,沒電腦的地方不方便寫,稍微變換下場地,寫作就會擱淺。但是現在,學會了這些新方法,隨時隨地都可以繼續寫作。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百度了下:東隅:東方日出處,也指早晨;桑榆:指日落處,也指日暮。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
寫作的道路艱辛而又漫長,幸而遇到了你們,才使這條泥濘小路充滿了溫情!雖然懶病并未得到有效治療,可是那意外的收獲,一點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