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間:2015年12月18日晚上1個小時
閱讀書本:《這樣讀書就夠了》 ?趙周 著 ?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
閱讀數量:全本
閱讀目的:跟著拆書幫學習拆書,學習致用類圖書的學習方法,提升職場能力
閱讀的方法:精讀+略讀
閱讀筆記:
讀書為什么這么難
一、沒時間、沒精力----壓力與學習的矛盾。在職場中,工作壓力越大、對未來期望越高,就越需要學習;而學習需要生存余力,壓力越大也意味著越少的生存余力。
二、看不懂、記不住----搞錯學習主體。不讀書的原因,除了沒時間之外,最常見的就是“看不懂”“記不住”。這是以圖書為學習的主體。其實學習的主體應該是學習者,你是自己。即使你讀懂了書中內容,且全背過了,有怎樣呢?不應該關心別的,關心的應該是能不能通過閱讀提升自己的能力,帶來行動改變。
三、看不下去----不明學習目的。很多人看書都會半途而廢從而心懷歉疚。《如何閱讀一本書》暢想,大概就是歉疚的人太多。其實這本書中描述的是最系統、最完善的學習方法。是研究型的學習法。但是,這不是致用類圖書的閱讀方法。其實你根本就不需要讀完整本書。
在任何一個領域,任何一本書中都有許多你能學習的知識。但是,其中有相當多是你不需要學習的。
讀的越多,不見得用的越多。
只要你能在工作上用上一點,任何一點,圖書給你創造的價值已經遠遠值回書價。
這樣讀書就夠了
便簽法(RIA)
R(Reading) ? ? ??I(Interpretation) ? ? ?A(Appropriation)
目標
①緩解書太后讀不完給自己帶來的壓力
②幫你集中注意力
③聚焦于思考和應用,而不是知識本身
④保持興趣、效果外顯化
⑤方便事后處理
⑥加快學習進度
⑦能更有效地處理晦澀難懂或重要的地方。
基本原則
①不再停留在對書負責的階段,閱讀致用類圖書的目的一定是應用
②使用便簽是為了在閱讀是保持清晰的思路
③采用簡單易用原則和使用簡單的工具,比如便簽、筆。降低便簽法復雜程度。把心思集中在閱讀和思考上,而不是費盡心思掌握便簽法。
工具
①三本不同顏色的便簽紙,掌心大小為佳。
三本不同顏色的便簽,分別用來做三類筆記(I、A1、A2)
第一類拆解(I):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
第二類拆解(A1):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第三類拆解(A2):以后我怎么應用。
②一組多色指示標簽。
③一支筆。
操作步驟
第一步,確定你要讀的是致用類的書,讀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并應用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
第二步,要求自己用較快的速度閱讀。
第三步,遇到核心觀點、重要建議,或者難理解的地方,先判斷對我是否有用。如果有用,放慢閱讀速度進行細讀。
第四步,拿一張I便簽,用自己的語言簡要重述知識點,寫下來,貼在相應書頁。
第五步,回顧自己經歷過或者見到過類似的事情、情境,拿一張A1便簽,寫下來,貼在相應書頁。
第六步,結合讀到的知識(觀點/建議/啟發)與自己的經驗,設想自己今后可以如何應用。總結的內容要具體不能太籠統,寫在A2便簽上,貼在相應位置。
第七步,在有變遷的頁面邊緣,貼上一張小小的指示標簽,以示提醒。
第八步,用此法讀完整本書后(或者讀完自己認為值得讀的部分之后),把所有的A2便簽拿出來貼在墻上,提醒自己日后應用、改變行為。
注意事項
①若原知識非常簡單,則可以不用I便簽,只在重點內容下面加下劃線。
②寫的內容盡量控制在一張便簽之內。有時I和A1便簽上的文字會較多,可以加一張。但是A2無論如何不能超過一張。如果想到3個應用點或行動計劃,那么就寫3張A2便簽吧。
③指示標簽是用于提醒這一頁有便簽,尤其是拿出A2便簽之后。可能過一段時間,你希望把貼在墻上的A2便簽再放回書里面去。
④自如地應用便簽法,最挑戰的地方在于能夠自己給出I,然后拆解出A1、A2來。多練習的同時也可以參與拆不幫的活動。
感想與實踐:便簽法學起來很快。是一個針對致用類圖書的好方法。跟學習記憶法一樣,知道了方法不一定能夠做到,做到了不一定能夠做好。多多練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