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第一次讀GTD一書,已經一年有余,很感謝這本書帶給自己思想上的升華。去年年底,就著讀后的認識,我制定了2017年的年度目標,現在看起來,基本都達成了。
安排自己在2017年底前再次閱讀本書,一來是用實際行動來感謝這本書帶給自己思想上的變化,讓自己從重讀過程中更多領悟書中的那些重要的點兒,更重要的一點是,2018年要開始了,讓自己在新年來臨之際,可以有一個更高的眼界來審視未來的一年,制定好新的一年的目標計劃。
說下對本書的一些認識和理解。
人,是應該活在計劃和愿景中的,這樣的人生會是明明白白,而不混沌。所以,對于“視角”來說,我們需要結合“參與/行動(0點)→項目→責任范圍→長期或短期目標→愿景→宗旨/原則”這樣一個象限來讓自己從低緯度到高緯度去找尋自己的位置。
比如活的有意義,生活要開心(5萬英尺)是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和宗旨,那么職業自由是自己的愿景,成為一名企業家就是自己的目標,讓自己緊隨科技的發展,融入新興科技領域就是自己的責任范圍,做互聯網,信息化建設,人工智能等等方面工作就是自己一個個要去經歷的項目,眼前的行動就是如何把經手的項目一個個落地。自己的宗旨是什么一定要想清楚,自上而下的安排就像水往下流一樣有規律可循,如果確實還沒有清楚頂層建筑那些看似虛無的東西,那就盡力做好眼前的事情一步步,逐漸明白上層建筑的東西。
具體在事務中,我們需要從“捕捉→明確意義→組織整理→深思→參與/行動(0點)”來讓自己由表及里的處理事件。
目前,我在GTD方面的踐行方式是:每月先總結檢視自己的月度計劃,然后再收集下一月要做的事情,然后放進事務管理軟件中“OF”的收件箱里,當然,第一次搜集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但隨著后邊的完善,每次更新我的OF收件箱,就非常輕松快捷。
檢視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每日打卡這個具有儀式感的檢視,以及每個月的檢視,我可以清晰的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我們達成了哪些目標,完成了哪些計劃,距離我的夢想又近了多少?當清晰的活在人生目標當中,焦慮自然也減輕了很多。
人人都說現在的社會浮躁,可浮躁背后的原因,卻鮮有人去探索,或者即使探索了,也沒有行動配合。人人都說時間管理,可事實上,我們卻無法管理時間,因為無論我們管或者不管,時間都是在一分一秒的流逝。我們唯一能管理好的,就是自己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