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梳理]
自由職業(yè)本質是一種狀態(tài)
自由職業(yè)者是指什么自由?——時間/空間?關系?
企業(yè)里一定不自由?——個人能力在組織里能被不斷放大。
自由職業(yè)的本質不是自由,而是職業(yè)能力。是一種能力/職業(yè)/狀態(tài)——“一個人就是一家公司”。
人與職業(yè)有三個階段關系:
1.雇傭(dependent)-買方市場,必須服從組織,提升能力。
2.自由交易(independent)-業(yè)務能力強,U盤型人才。
3.共創(chuàng)(interdependent)-與某一家緊密,目標相同。
自由職業(yè)態(tài)需要什么能力?
1.產品能力(專業(yè)能力-封裝產品-持續(xù)學習)
2.營銷能力(個人品牌-影響力-商務談判)
3.運營能力(自我管理-基礎財務法務)
[2-4問答補充]
社會是一個利益共同體,當你作出任何選擇時一定也會牽動其他人的利益——為什么別人給你這個自由呢?因為你也需要承擔自由背后的責任。之所以給你這個責任,是因為大家認為你有這樣的能力。
也許并不是你喜歡的選擇,卻是跟你現(xiàn)在能力最匹配的選擇。而你現(xiàn)在的能力,都是你過去每天選擇如何利用時間的結果。
自由=責任=過去的選擇
[個人反思]
自由,從字面上可以理解為由自己做主的狀態(tài)。其實自由是無處不在的,因為我們永遠有選擇,這也是古典老師在《拆掉思維的墻》里給我觸動最深的。
我們之所以會覺得不自由,主要是因為能力不足所以最后我們選擇了妥協(xié)來換取現(xiàn)在我們需要的東西。當我們意識到這種選擇只是資源置換時,或許關注點就不會放在是否自由上,而是我們如何能夠不妥協(xié)就能獲得想要的。重點是形成自己的能力,創(chuàng)造自己的價值。
文章中提到的自由職業(yè)態(tài)的能力,我個人還差很遠,產品能力基本具備,但目前還沒有找到想要深耕的專業(yè)。持續(xù)學習需要一直保持,并且不斷學習如何更好地學習。
[2-4 問答中老師補充:從每天的交付開始結果開始。做了多少事?省了多少成本?滿足了誰的什么需求?用清晰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給你的內部客戶看,就是封裝自己的能力。有機會看看企業(yè)咨詢顧問的項目條目,那就是產品能力的包裝整合。能力包裝成產品,是指可交付/有價值/脫離你依然可以存在的東西。]
營銷能力方面,需要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打造個人品牌,這樣可以更好地擴大影響力。
[2-4 問答中老師補充:工作中如果不需要,可以從分享和轉述開始,練習表達和思考。]
運營能力方面,自我管理能力需要不斷訓練。基礎法務財物這一點完全處于空白,一個是自己并不感興趣,另一個是自己從未涉及,未來可以留意。
[2-4 問答中老師補充: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修煉,自我管理/自律/理財/學習基本法律常識等。]
自由職業(yè)可以理解為以自己為主的工作模式,即使需要和他人合作,我們也是處于共創(chuàng)的。就像前兩天老板提到的,如果未來認為我的業(yè)務能力和商業(yè)洽談能力足夠,那么確實能夠與客戶聯(lián)系去了解需求,但目前還需要聽他說。
加油吧。
201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