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過這種感覺:有時候一天什么都沒做,就會覺得很累;做了一大堆計劃,但是一直在拖延。
每天的心情特別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對自己和別人永遠都是很挑剔,容不得別人犯一丁點的錯誤,永遠都在焦慮、自責、糾結的路上。
以上這些,我自己也曾經親身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那時候我甚至懷疑自己得了抑郁癥。
曾經有一段時間,特別流行一個詞叫內耗,我想知道它真正的含義,便開始在網上各種搜索,才發(fā)現原來自己一直是在嚴重內耗。
為了改變自己疲憊不堪的狀態(tài),我便開始了自我救贖,今天分享以下6個擺脫內耗的方法給大家。
1.把精力放在可控的事情上
如果覺得自己可控的事情太少,那就從日常最簡單的事情做起。
比如整理書架、把臥室打掃干凈。
比如專注于自己的工作或個人發(fā)展事項,提高效率,而不是八卦、抱怨、與人爭吵。
再比如失眠了,不用強求自己立馬入睡。不如爬起來,看看不曾欣賞過的夜色,做點平時喜歡的,卻一直沒時間做的事情。在滿心愉悅中,靜待睡意來臨。
2.行動力是減少內耗的關鍵
拖延是一片雪花到雪崩的積累,長久拖延只會讓我們陷入焦慮和緊張的情緒之中。
打敗拖延也很簡單,只需要記住兩個字:行動。
今日事,今日畢,永遠不要把問題拖到明天再處理。
真正能改善生活的一定是行動,當我們培養(yǎng)了自己的行動力。那些讓我們不安和煩躁的問題,就會逐一解除。
也只有行動起來,那些美好的愿景才不會成為口頭的臆想。
我們所渴望的改變,需要從現在開始改變。
不拖延、不等待、不逃避,想要的生活就會隨之而來。
3.要學會放過自己
有的時候心里面就像住著兩個小人,他們不斷打架。
其實一直跟自己斗爭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高度敏感和低自尊完美主義的自己,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和事,請放過自己。
如果有一件事困擾著我們,要么去解決這件事、要么就不要去想。
因為解決不了,想了對事情也不會有任何推進的作用,只是徒增煩惱罷了。
與其把時間花在胡思亂想上,倒不如著手做一件實實在在的事兒。
比如去學一門技能,去外面走走看看。技能可以給自己帶來副業(yè)的收入,游玩可以增長自己的見識和體驗生活,哪一個都比呆坐著胡思亂想強。
4.不要自我批判
人時時刻刻保持自我克制,是一件很愚蠢和很內耗的事情。
要學會放下執(zhí)念,因為執(zhí)念太深,人就會容易有怨念。
做好當下該做的事情,享受生活中的一點一滴,接納自己,扔掉完美人生的標簽,好好對待生活。
5.學會傾訴
還記得我們向親人傾訴壓抑很久的事,心中的石頭突然放下,全身心很放松的感覺嗎?
有些想不通的事情說出來會好受些,也可以讓人幫忙拿主意。
當然,要找身邊可以信賴的人。
傾訴的方式不僅可以跟別人說,還可以寫成文字表達出來。
我最近認識的一個朋友,她喜歡把自己的想法及對生活的感悟寫成文字隨筆,發(fā)表在相關的平臺上,讀者通過她的文字與其產生連接,評論和回復評論就相當于進一步的傾訴。
在這個過程中,朋友說不僅自己在自愈,也在治愈他人。
因為我們處在現在這個快速發(fā)展的社會當中,很多人的煩惱都是很相似的。
6.不要活在別人的嘴里,也不要活在別人的眼里
我羨慕的不是風華正茂的情侶,而是攙扶到老的夫婦。
這個世界不符合所有人的夢想,只是有人學會了遺忘,有人卻一直堅持著。
不要活在別人的嘴里,也不要活在別人的眼里,而是把命運握在自己手里。
人活一生,值得我們去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不滿意,就又回到過去的不愉快當中,請記住,前進的唯一方法就是別往后看。
永遠不要因為害怕,而收回想要觸碰的手,你若站著不動,永遠只是一個觀眾。
讓我們從此擺脫內耗,人生才能一路向好發(fā)展,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生活中,你有什么停止內耗的小技巧呢?也可以在評論區(qū)分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