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學習》 ?成甲 ?中信出版集團
閱讀范圍:目錄+第一章
關鍵詞:目錄 ?知識管理 ?認知優勢
*摘抄一:目錄:全書共分四章。
? ? ? ? ? ?第一章:知識管理與認知優勢
? ? ? ? ? ?第二章:掌握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與方法
? ? ? ? ? ?第三章:發現和應用自己的臨界知識
? ? ? ? ? ?第四章:核心臨界知識及其應用
#個人體會
本書通過四章內容,由表及里地解釋并闡述了臨界知識的概念及運用。臨界知識作為認知的底層規律,是學習的基礎,掌握了臨界知識,就掌握了強有力的工具。人類從學會使用工具開始后,呈現了爆發式的進化,同樣如果在學習活動中,掌握了有效的輔助工具,將促進學習的快速成長,就像吸星大法一樣,擇其精華,化為己用。
作者成甲是個人知識管理專家,寫的書干凈利落,干貨滿滿。了解各章內容,只需跟著四五個問題走,學會解答這些問題,也就明白了各章要表述的內容。
*摘抄二:第一章:知識管理與認知優勢
Q1:在海量信息即時獲取時代,我們拼什么?
Q2:如何提升認知深度?
Q3:為什么大多數人的學習層次上不去?
Q4:到底哪些知識值得學?
#個人體會:能回答這四個問題,這一章就學完了。
A1:知識:能夠改變行動的信息。例:知乎上的文章,如果不去閱讀,就只是一些數據;閱讀之后,就成了信息,但只有知道了如何通過信息改變自己的行動,信息才變成知識。
臨界知識:能夠廣泛、普遍地指導我們行動的重要而基本的規律。
在海量信息即時獲取時代,我們拼的是通過管理知識提升知識深度來構建自身的認知優勢,進而改變我們的行為模式。
A2:提升認知深度需要掌握臨界知識。
A3:大多數人的學習層次上不去,是因為一直把時間花在想辦法提升“技術效率”上,忽略了真正重要的“認知效率”。
如果我們的學習是在不斷掌握應對具體工作場景和問題的方法,那就是在努力提升技術效率,在這種模式下,我們碰到的每一個新問題都要學習新知識。
提升認知效率要找到撬動效能的杠桿點--臨界知識。20%的知識比80%的知識更有用,我們要做的是花80%的時間用在20%的關鍵問題上。
A4: 執行能力、專業能力、結構能力是能力的三個層次。執行能力主要指個人能力,比如時間管理,資料管理,商務禮儀,溝通談判等。專業能力主要指協調各種資源,解決系統問題的能力,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結構能力主要指學會底層規律(即臨界知識)理解事物的本質核心能力,屬于通用必修課。把更多的時間用在結構能力和專業能力的學習上,通過掌握臨界知識做到游刃有余。
DAY 1 總結:作者在第一章里,解析了臨界知識的定義及重要性,掌握臨界知識就是學會學習,用通用的底層規律揭示事物的核心本質,從而提升認知深度,達成知識管理。在接下來的第二章中,作者將指導我們如何學習臨界知識,從道到術,最終進入實踐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