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ello,大家好!今天聊的主題是“閱讀與飲食”,但是“閱讀”與“飲食”放到一起,請不要以為我說的是“食譜”。
有這樣一本書,叫做《越讀者》。它講的是讀書,但是要像飲食一樣讀書。
我們的飲食也不過以下四類,一是主食,例如米飯、饅頭、窩頭等,可以解飽,提供能量;二是美食,像烤鴨、大閘蟹等,味道鮮美,能夠滿足我們的味蕾;三是蔬果類,富含維生素等多種營養(yǎng),協(xié)助我們消化、吸收營養(yǎng);四是甜品、零食類,供我們休閑、消遣。
同樣,書籍大致上也可以分為四大類:
主食閱讀:為尋求人生在職業(yè)。工作、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一些現(xiàn)實問題的直接解決之道,又可稱為“生存需求的閱讀”;
美食閱讀:不求解決人生的現(xiàn)實問題,卻可以幫助我們從一個看來間接但是卻分廠根本的方向,也可稱為“思想需求的閱讀”;
果蔬閱讀:是為了幫助我們查證閱讀過程中不了解的內(nèi)容,也可以稱為“工具需求的閱讀”;
甜食閱讀:單純?yōu)榱藠蕵贰⑾玻且环N休閑活動,也可以稱為“休閑需求的閱讀”。
通過這樣的類比讓我們對于書籍的分類及功用瞬間有了較為清晰的理解。同時,解決了我們什么時候該讀什么書的疑問。就像吃飯一樣簡單:餓了就讀主食,同時混搭著美食,豐富味覺,消化不良就吃蔬果,促進(jìn)吸收消化,閑時就來吃些零食、甜品來消遣。當(dāng)然,四種飲食搭配著吃才能營養(yǎng)均衡。
-2-
記憶與cpu
我們應(yīng)該區(qū)分好這兩個概念:
Cpu:電腦的核心硬件,本身不存儲信息,但卻有著強(qiáng)大的信息組織架構(gòu)、重組能力。
存儲器:專門用于信息存儲,例如硬盤、U盤等。
而我們的大腦用于存儲信息,這些被存儲信息也就是記憶。但是大腦的容量終究是有限的,當(dāng)容量過滿時,有一些老的記憶就會被擠出去。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存儲器來協(xié)助大腦存儲信息。而大腦則應(yīng)被定義為cpu,可以存儲部分重要信息,但更要具備很強(qiáng)的組織能力,能夠系統(tǒng)地處理各種信息、資訊,能夠及時地存儲、提取相關(guān)信息。
我們讀書不能傻讀書,而要充分利用大腦,做好信息的記憶和使用。
-3-
少讀一些比多讀一些更好
通常觀念鼓勵人們廣泛讀書,多讀書,但實際上有時候少讀一些書反而更好,這是什么原因呢?因為當(dāng)花大部分時間在讀書上時,我們就相應(yīng)的少了很多思考的時間,而讀書的意義本就在于引發(fā)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方法。只有少讀,才能夠精讀。只有精讀,才能更好地融會貫通,學(xué)以致用。反思我之前對待讀書,首先缺乏目的性,買書也是胡亂買(除了應(yīng)對考試的書籍),所以讀了半天也沒讀出個所以然;其次缺乏思考,過于追求速度,導(dǎo)致不求甚解,通讀一遍下來也只記住了片段內(nèi)容,不會運用,很快便忘了。這就如同吃飯,餓的時候吃水果,休閑時吃主食,不知道要在正確的時間吃正確的事物;同時吃飯的目的只是為了排泄,完全不在乎是否汲取了營養(yǎng)。
《越讀者》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比喻形象,很好理解,把閱讀類比成我們賴以生存的飲食,說的通,道的明。
讀書(飲食)的最終目標(biāo)是要實現(xiàn)素質(zhì)全面提升(營養(yǎng)均衡,茁壯成長),學(xué)會讀書(飲食),你將獲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