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比較久遠的年代,久到什么程度呢,就是還有童養媳的那個年代,一個鎮上的小姑娘被換嫁到山旮沓里做別人家的童養媳,都是小孩子,就在村子里玩,就遇著差不多年紀大的姑娘名叫翠英,玩的久了,小姑娘就對翠英說,我真的不想嫁給這個人,如果我能逃出去那就好了,翠英說你別著急,我給你想辦法,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翠英摸黑把小姑娘送出山旮沓了,那個年代,沒有電話,沒有任何聯系方式,從此兩個小姐妹杳無音信,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再沒有相見的可能了,又過了10來年,翠英結婚了,過去能去一趟市里不容易的,見多識廣的翠英老公帶著她一起往40公里外的市里走,走到中途,遇見一戶人家,一女子攔住翠英,眼淚汪汪,說翠英,這輩子都沒想過能再見著你,簡直不敢想,原來這就是當年被翠英摸黑送出去的小姐妹。用現在流行的話說,這是怎樣的緣分,自此兩人又有了聯系,小姐妹嫁的老公對她很好,很寵,幸福的過了一輩子。兩個小姐妹從此有了聯系,也一直聯系著,俠肝義膽的老太太,小姐妹后來生了幾個孩子,孩子都比較爭氣,有個還是人民教師。
翠英一輩子比較坎坷又幸福,下面有弟弟,妹妹,小的時候幫著拉扯弟弟妹妹長大,也以弟弟妹妹為榮,最小的弟弟參加對越自衛戰犧牲了,而圖片中,我卻不認識哪位是翠英的弟弟,依照我的推測應該是最右邊的。五官有點像翠英這邊的人。
因為是翠英最小的弟弟,生命之中無法承受之痛,誰都不知道翠英傷的有多重,只有她女兒最懂她,大概只有10來歲,翠英女兒就知道不能惹媽媽生氣,不顧一切的維護母親脆弱的心靈,聽從父母一切安排,生怕做錯了什么刺激到母親,整個小鎮上都會叫翠英為長輩奶奶,大家庭里家長里短,都會找翠英,小家庭里,孫子輩犯錯了,只要奶奶一開交,就萬事大吉。翠英的老公叫宏玉,對翠英是百依百順,最經典的話就是,哪怕是翠英家來的一條狗,我都會把看的起起的,剛結婚時兩人最苦,婚床是借的,娶到了翠英第二天就被人拿回去了,沒有棉被,睡得是稻草鋪的床,好在婚后宏玉是一個賺錢的好手,最早做誰都吃不下了苦的打鐵行當,又養魚塘,后又養大閘蟹。87年買上了村里第一臺電視機,如圖下。
翠英家里的每個親人都是對宏玉贊不絕口,宏玉一生好客,愛喝酒,仗義疏財。對能幫上忙的事情從不推手。在外頂天立地的大男子形象倒對于翠英說的話說一不二。90年代老兩口迎來了超生的小孫子,從此都樂不思蜀,兩老滿臉的笑意,從此翠英專心帶孫子,連最愛回的娘家也甚少回去,就算回去也是呆不到兩天就要回來。宏玉在孫子幼時不幸罹患癌癥,沒過幾年幸福日子便撒手人寰,緊接著孫子轉去市區讀書的時候,那么愛打麻將的翠英,放棄一切陪讀孫子在市區讀書,老太太拿出了年輕時的魄力,用一口農村話也在市里處的游刃有余,有老姐妹一起買菜,一起遛公園,一切活動全部安排在孫子上學期間,孫子放學回家,一切活動停止。老太太依舊沒改愛管閑事的習慣,被孫女笑稱“居委會張大媽”。
翠英一輩子以帶大5個孩子為傲,女兒,女兒的三個子女都是她拉扯大,孫女也不幸患重病,重孫女也是翠英一手拉扯到上小學,重孫女一直和太太睡,從夜里小抱起來把尿到后面重孫女長大后都抱不動,就是拖起來把尿。翠英動不動就說,誰有我帶孩子帶的好,這么多我帶大的人,哪個被開水燙過,哪個被車子碰到過。就這樣,操勞了一輩子的翠英,白發人送黑發人,送走患重病的孫女不足一個月,翠英自己也病倒了,中風偏癱,從此那么愛說話,嘮叨的老太太,語言表達能力受阻,說話也不太利索了。
傳奇的老太太,關于她的故事說都說不完,是的,翠英就是我的奶奶,宏玉就是我的爺爺。現在每每和母親聊天,母親給我聊到這些,我都覺得這些只有故事中才有的事卻真實的發生我的身上。
圖片中為爺爺奶奶,父親母親,姐姐和我攝于老宅子。現在這個房子也還在原址。
人生在世,父母在,不遠行,謹以此文紀念最疼我的爺爺。遠在安徽的奶奶,我每每都會想到你,對你都是深深的內疚,你養我小,而我在你老了的時候沒得在你身邊照顧你,養你老,還希望你能原諒我。
養老問題的確是個很大的問題,最早的養兒防老模式在當今社會已經不太適用。以前的養老院不太滿足當前的養老需求,養醫結合才會未來養老院模式最好狀態,說起來容易,實施起來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