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經正義精講260

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260

卷六·師傳第二十九

5/6


原文:

黃帝曰:五臟之氣,閱于面者,余已知之矣。以肢節知而閱之奈何?

岐伯曰:五臟六腑者,肺為之蓋,巨肩陷咽,候見其外。

黃帝曰:善。

岐伯曰:五臟六腑,心為之主,缺盆為之道,骷骨有余,以候??骬。

黃帝曰:善。

岐伯曰:肝者主為將,使之候外,欲知堅固,視目小大。

黃帝曰:善。

岐伯曰:脾者主為衛,使之迎糧,視唇舌好惡,以知吉兇。

黃帝曰:善。

岐伯曰:腎者主為外,使之遠聽,視耳好惡,以知其性。


原文譯文對照:

~~~~~~~~~~

黃帝曰:五臟之氣,閱于面者,余已知之矣。以肢節知而閱之奈何?

黃帝說:五臟氣血之健康狀況,可以通過視看面部而觀察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我已經掌握了。但是,如何通過察看人體軀干四肢來了解五臟氣血之健康狀況呢?

岐伯曰:五臟六腑者,肺為之蓋,巨肩陷咽,候見其外。

岐伯說:在五臟六腑系統中,肺臟位置最高,如果把臟腑系統與自然界相對應,則肺臟如同臟腑系統中的天穹,它像傘蓋一樣,遮庇其余臟腑,可以把肺臟看作整個臟腑系統的華蓋。人體軀干部,最高位置處為巨骨(鎖骨)、及陷咽(咽喉部下陷的窩狀部位,即左右鎖骨之間的任脈天突穴位置,有時也叫缺盆穴),這些部位為肺臟在軀干部位的表里相應之所,其高低、小大、粗細、深淺,偏正,能對應反映體內肺臟的位置高低、肺葉張幅之廣窄、肺體(肺之壁膜系統)之堅脆、肺泡容積(肺活量)之大小、肺體懸垂姿勢之偏正,這些指標都能反映肺臟氣血的健康程度。所以,從巨骨部及陷咽部所呈現的狀態,能看出肺臟的發育及健康狀況。

黃帝曰:善。

黃帝說:講得好。

岐伯曰:五臟六腑,心為之主,缺盆為之道,骷骨有余,以候??骬。

岐伯說:整個五臟六腑系統中,心臟是為整個系統的血液循環(也即新陳代謝的物質交換),提供動力、輸送血液的器官,可以說五臟六腑皆從心臟獲取生存資源,心臟是整個臟腑系統的主宰。左右缺盆穴是諸脈向上出離軀干部、進入上肢部或頭頸部之所,故左右缺盆穴為諸脈所行之道路,而諸脈或發源于心臟、或歸流于心臟,故左右缺盆穴為心臟氣血所行之道路;所有骨骼的端頭(肩、胯、腕、踝、肘膝、指、趾、頸椎、脊椎)等各關節處之骨突),都能反映庇護心臟的胸骨劍突之尖端的發育情況,從胸骨劍突的大小,又能推測出心臟的大小。所以,從左右缺盆穴及各關節骨突處所呈現的狀態,能看出心臟的發育及健康狀況。

黃帝曰:善。

黃帝說:講得好。

岐伯曰:肝者主為將,使之候外,欲知堅固,視目小大。

岐伯說:肝臟在整個五臟六腑系統中,如同將軍一樣,降解食物中的毒素、分解食物中易造成體液粘稠瘀滯的大分子成分,以此抵御通過消化道而入侵體內的外來敵對分子,捍衛其余臟腑。肝臟在人體的對應部位為眼目,眼目是面部以視覺形式接收外界光信號的器官,與其它形式的信號相比,光是傳播速度最快的。因此,眼睛所接收的外界信號,不僅在速度上快于其它感官快,在信息量和信息豐度上也最多,這正如將軍的情報來源比士兵更廣、情報量比士兵更多,最勝任決策任務。因此,肝臟在五臟中,正如眼睛在五官中一樣,都是各自領域的將軍。所以,想要了解肝臟的臟體大小和臟質強弱,可以通過觀察眼睛的大小及其氣色、光澤而得知。

黃帝曰:善。

黃帝說:講得好。

岐伯曰:脾者主為衛,使之迎糧,視唇舌好惡,以知吉兇。

岐伯說:脾臟在整個五臟六腑系統中,主接納、運化外來水谷(迎糧),既產生精微營養物質以供給全身細胞之新陳代謝、又生成漂疾滑利之免疫物質以構成人體之免疫力(衛氣)。唇與舌,是在體表可見的迎糧(接納水谷)器官,因此唇舌可以與體內的脾臟相對應,通過視看唇舌之造型和色澤的好壞,可以推斷脾臟發育及健康狀況如何。

黃帝曰:善。

黃帝說:講得好。

岐伯曰:腎者主為外,使之遠聽,視耳好惡,以知其性。

岐伯說:腎臟在五臟六腑系統中,主導把人體廢棄物排放至體外的工作。腎臟所對應的體外器官是耳朵,因耳朵可直通大腦及口鼻,也就是直通體內,體內代謝廢物也可以耳垢的形式,自體內排出至體外,如同腎臟能主管生殖及二便;耳朵是五官中,向外伸出于人體、并以聽覺形式接收遠離人體之處的聲音信號的器官,就像腎臟緊貼于腹腔后壁,以過濾遠道而來的靜脈血,泌出尿液并回收血液中的有用物質。所以,腎臟與耳朵彼此表里呼應,觀察耳朵的造型美丑、色澤榮枯,就可以推測出腎臟的發育和健康狀況。

~~~~~~~~~~

老黃歷擇吉,2024.9.11


上一篇:靈樞經正義精講259

下一篇:靈樞經正義精講261


推薦:猴子森林1~121(靈樞經正義精講1~520)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27卷一·本輸第二17/17 原文: 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之腑;心合小腸,小腸者,受盛...
    老黃歷擇吉閱讀 305評論 0 8
  • 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181 卷四·營衛生會第十八 1/5 原文: 黃帝問于岐伯曰:人焉受氣?陰陽焉會?何氣為...
    老黃歷擇吉閱讀 234評論 0 3
  • 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266 卷六·海論第三十三 1/3 原文: 黃帝問于岐伯曰:余聞刺法于夫子,夫子之所言,...
    老黃歷擇吉閱讀 316評論 0 1
  • 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51卷一·邪氣藏府病形第四16/25 原文: 黃帝曰:余聞五臟六腑之氣,滎俞所入為合,令...
    老黃歷擇吉閱讀 144評論 0 2
  • 黃帝內經·靈樞經·正義精講145 卷三·經別第十一 1/7 原文: 黃帝問于岐伯曰:余聞人之合于天道也,內有五臟,...
    老黃歷擇吉閱讀 146評論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