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紙質書籍,看書名有感覺就會多看幾眼。
一次逛當當旗艦店,看到這個書名挺喜歡的,就去搜了它的簡介,發現確實還不錯就入手了。
收到快遞的時候很激動,回宿舍就迫不及待地拆開了。書里面夾了一封信,信上還有“讀完全書前請勿打開”的字跡,我又很好奇信里面到底寫了什么,又一邊抑制住自己,告訴自己一定等看完了再打開,說不定有驚喜呢!
該書主要講述36歲的大學老師郝回歸覺得自己的人生不盡如人意,一眼看得到終點。他很想回到自己的17歲,回到那個陽光而天真的時代,重新來過。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真的回去了,只是他仍然36歲,并沒有重新來過。
他成了高三實習班主任。班級里,他遇見了17歲的自己——一塌糊涂的劉大志。郝回歸知道劉大志的未來,也知道他的幸與不幸。他想改變他。
然而,當36歲的世故遇見17歲的熱血,一切遠沒有這么簡單。
故事很精彩,有我們年少的熱血沸騰,關于友情,愛情,夢想……一切都真摯而美好。來自未來的郝回歸想要改變一些事情,他發現在很多事上,他并不能改變結局,心里很是痛苦。可后來意識到,那些遲早會發生的事,既然改變不了它發生的事實,那心境總可以改變吧!
“每個人的青春都不一樣,有的瘋狂,有的純粹。但每個人的青春又是一樣的,投入去愛,投入去拼,投入去憂愁,投入去證明自己。”
為什么青春會是人一輩子最最懷戀的時光,在這本書中,我認為是青春的我們總有一切的可能。生活中不懼挫折勇敢迎接生活給你的耳光,為兄弟、為朋友奮不顧身的友誼,為夢想執著勇敢地追求,對愛情忐忑不安又充滿期待地付出……
正是因為青春的熱烈,人們才會無比的羨慕和懷戀吧!
而人生也總是奇妙的,一旦你努力去做一件事,如果結果不是你想象的那樣,那么老天一定會給你一個更好的結果。
很喜歡書中的一些話語,感覺好多好多話都特有道理,很喜歡那些樸實而又真實的句子,道出我們青春的喜怒哀樂。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愛你,而是想你痛徹心扉卻只能深埋心底。”關于這句話,在文中的故事里,我深刻地體會到那種滋味,青春的苦澀!
小說的結尾,劉大志在作文中寫道:“喜歡,并不是大人們口中的早戀,而是少年覺得想變的更好。因為一個人存在,自己想要變得更好!”回想自己,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吶,因為心生歡喜,所以想要靠近,然而只有優秀才有足夠的底氣!
郝回歸最終回到了36歲的世界,他經歷了這一遭,對人生的想法,對周圍人的看法也發生了變化。
看完書之后,我立馬打開了那封信,原來是36歲的郝回歸寫給17歲的劉大志的,我讀完很是感慨。
總之,這本書帶給我太多的感動,正值青春的人看著書中關于青春的熱血故事,會有很多的共鳴點!
想想十七歲的自己,也是做過一件感動自己的事。青春不重來,走過的路不悔,將走的路不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