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摘抄
1、在現(xiàn)實主義者身上,并不是奇跡產(chǎn)生信仰,而是信仰產(chǎn)生奇跡。
2、建塔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從地上登天,而是把天挪到地上來。
3、教會應(yīng)當(dāng)蛻變?yōu)閲遥路鹗怯傻图壭螒B(tài)向高級形態(tài)演化,然后消失在國家內(nèi),讓位于科學(xué)、時代精神和文明。
4、教會法庭也還保留著,哪怕僅僅保留在頭腦里,雖然不是實實在在的法庭,但畢竟作為未來的一種夢想存在著,而且連罪犯自己憑著靈魂的直覺無疑也是承認的。
5、我們中每一個人對世上所有的人,所有的事無疑都負有責(zé)任,不單單因為萬物皆有罪這一共性,而是每一個個別的人都應(yīng)該對世上所有的人、也對任何一個個別的人負責(zé)。
6、如果上帝不存在,必須把他造出來。
7、如果世上不存在魔鬼,那么是人創(chuàng)造了魔鬼,是人按照自己的模樣造出了魔鬼。
8、如果順從是用面包收買的,這哪里談得上什么自由?
9、因為人的存在的秘密并不僅僅在于活著,而是在于為什么活著。
10、對人來說,安寧甚至死亡比在認識善與惡方面的自由選擇更可貴。
11、你非但沒有掌握人的自由,反而擴大了自由,以自由的苦楚攪得人的心靈王國永遠不得安寧。你指望得到人們自由的愛,要人們被你吸引和俘虜后自由地跟著你走。人們今后必須用自由的心取代古老的定則,自行判斷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你的形象僅僅在前面給他們指引方向。然而,如果人們受到選擇自由的壓迫,不堪承受如此可怕的重負,他們最終也會拋棄的你的形象,甚至對你的形象和你的真理提出爭議。
12、世上僅有的三種力量——能徹底征服這些孱弱的反叛者的良心,為他們造福。這三種力量是:奇跡、秘密和權(quán)威。你把這三者一概加以拒絕,并且以身作則這樣做了。
13、因為當(dāng)代所有的人都分散成單獨的個體,人人都把自己關(guān)在洞內(nèi),人人都遠離他人,把自己和自己所有的通通藏起來,結(jié)果自己不與他人為伍,也把他人從自己身邊推開。
14、另一種是上述從物欲和習(xí)慣的統(tǒng)治下獲得解放的人
15、世上有許多東西我們看不見,然而作為補償我們被賦予一種神秘而寶貴的感覺,感覺到我們與高高在上的另一個世界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況且我們的思想感情也不在這里扎根,而是在塵世之外。
16、賢人已逝,他的光明永留人間。
17、地獄就是“再也不能愛”這樣的痛苦。
18、他趴下時是個脆弱的少年,站起來將成為一名矢志不移的堅強斗士。
19、現(xiàn)在我只怕那個新人離開我。
20、渴望生存,渴望意識到自己還活著!
21、哪怕幽閉在與世隔絕的塔中,我還是活著,看得見太陽;縱然看不見太陽,我仍然知道有太陽。而知道有太陽——不正是生命的全部意義所在嗎?
22、無所不可
23、愛不能憑空創(chuàng)造出來,只有上帝才憑空創(chuàng)造世界。
24、你們用什么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給你們。
25、揭示人的心靈隱秘、革命、俄羅斯和宗教。
二、《卡拉馬佐夫兄弟》書評
《卡拉馬佐夫兄弟》一共是上下兩冊。上冊主要是圍繞佐西馬長老去世而展開的對于三兄弟的介紹,下冊主要是圍繞大哥米嘉在其父親去世一事上被判有罪而展開。大哥米嘉、二哥伊萬、老三阿遼沙從小都沒有得到父親的照顧。大哥就母親遺產(chǎn)問題和父親產(chǎn)生爭執(zhí),揚言要殺掉父親。二哥伊萬不信仰上帝,認為“無所不可”。默許家仆斯乜爾加科夫(甚至可能是父親的私生子)殺害父親。老三阿遼沙追隨佐西馬長老,虔誠地信仰上帝。愛父親、愛哥哥,飽含對人世間萬事萬物的熱愛,秉持善意,愛身邊一切人,他的善和愛光耀大地。故事情節(jié)并不復(fù)雜。因為財產(chǎn)糾紛問題,一家人聚在修道院請佐西馬長老裁決。大哥認為父親侵吞了自己母親留給自己的財產(chǎn),父親認為自己已經(jīng)將應(yīng)給的財產(chǎn)給了大兒子。兩人爭執(zhí)不下,請長老做判決。修道院里的聚會沒有解決父子二人的財產(chǎn)糾紛,長老的身體漸趨衰竭最終離開人世。
在展示故事情節(jié)的過程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沒有將故事復(fù)雜化,他更注重的是人物內(nèi)心隱秘的深處。大哥米嘉表面上是一個揮金如土、酗酒好色的惡棍,但是他的心是坦率的,他的靈魂是潔凈的。他沒有對卡捷琳娜趁人之危,他高尚地幫助了卡捷琳娜,卡捷琳娜成為了他的未婚妻。可是,他在見到格露莘卡之后,卻無可救藥地愛上了格露莘卡,背叛了卡捷琳娜。為了格露莘卡,他可以做一切事情。但是格露莘卡最初只是耍弄米嘉和他的父親,只是耍弄這父子兩。但是在她深深感受到米嘉對她的熾熱的愛之后,她終于愛上米嘉。卡捷琳娜和二哥伊萬相互愛戀。而伊萬認為卡捷琳娜并不愛他,只是出于對米嘉的報復(fù)和對男人的控制欲而愛。所以他“取了火中的手套卻不要女人的酬報”,放下對卡捷琳娜的愛,離開是非之地。在父親去世后再次回到牛欄市,自責(zé)于自己對父親之死的責(zé)任準(zhǔn)備幫助大哥叛逃。而且在法庭上承認自己是真正的殺父兇手。卡捷琳娜為了解救伊萬不惜推倒之前的證詞,將矛頭對準(zhǔn)米嘉,做出了是米嘉殺死父親的佐證。阿遼沙傾聽大哥、二哥的內(nèi)心獨白,了解到大哥并不是殺死父親的兇手。二哥是靈魂里上帝與魔鬼斗爭不下的矛盾體,他了解到大哥對格露莘卡的愛,二哥對卡捷琳娜的愛。也了解到格露莘卡對大哥的情感,卡捷琳娜對二哥和大哥的情感。阿遼沙是整個故事的串聯(lián)人,也是所有人內(nèi)心世界的見證人。他以他的善良、仁愛而光照所有的人,給所有的人帶去溫暖和安慰。
卡拉馬佐夫三兄弟中靈魂枷鎖最重的是二哥,他不相信上帝,他心中住著一個魔鬼,這個魔鬼窺伺他的靈魂,時不時地侵擾他的寧靜,最終他在魔鬼的折磨中病倒。靈魂枷鎖沉重程度次之的是大哥。大哥相信靈魂,相信良知,相信人心的純潔性。大哥雖然被誤判殺了人,但是他相信太陽,相信太陽每日正常升起,所以他是幸福的。因為相信太陽的存在和升起而幸福。三兄弟中心靈最寧靜的是老三阿遼沙,阿遼沙因為心中篤信上帝的存在,因為愛人世間萬物而親吻大地,“他趴下時是個脆弱的少年,站起來將成為一名矢志不移的堅強斗士。”
作者通過這部小說表達了他對靈魂問題的思索。一個人存在意義的最重要部分是他的心,他的良心和人格。智慧對于一個人來說是重要的,性格也是重要的,但這些都抵不過他的心。他的心要學(xué)會愛、寬容、善良、執(zhí)著,要學(xué)會面對終極審判。所以,當(dāng)我們在人生的終點面對上帝的審判桌回首我們的一生:我們曾有美好的回憶籠罩這一生,我們曾拿出一個小蔥頭表達我們對他人的善意。那么,我們的這一生就沒有白過。
作者也表達了對宗教問題的思考。作者相信上帝是存在的,可是,我們的顛倒黑白的宗教傳播者損毀了上帝在子民心中的形象。“你非但沒有掌握人的自由,反而擴大了自由,以自由的苦楚攪得人的心靈王國永遠不得安寧。你指望得到人們自由的愛,要人們被你吸引和俘虜后自由地跟著你走。人們今后必須用自由的心取代古老的定則,自行判斷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你的形象僅僅在前面給他們指引方向。然而,如果人們受到選擇自由的壓迫,不堪承受如此可怕的重負,他們最終也會拋棄的你的形象,甚至對你的形象和你的真理提出爭議。” “世上僅有的三種力量——能徹底征服這些孱弱的反叛者的良心,為他們造福。這三種力量是:奇跡、秘密和權(quán)威。你把這三者一概加以拒絕,并且以身作則這樣做了。”這是宗教傳播者對上帝的控訴,他們利用人類的弱點站到上帝的對立面,宣揚物質(zhì),宣揚權(quán)威,利用面包收買子民,利用權(quán)威掌控子民。這是對子民意愿的最大的侮辱、背叛和欺騙。
作者也表達了對大同世界的思考。“首先必須結(jié)束人類的自閉階段。”“因為如今人人都力圖最大限度地各自為政,都想在自我封閉的狀態(tài)中追求生活的完滿,其實他們的一切努力并不能得到生活完滿的結(jié)果,只能是徹底的自我毀滅,因為充分確立自我非但沒有成功,反而陷入十足的自閉。因為當(dāng)代所有的人都分散成單獨的個體,人人都把自己關(guān)在洞內(nèi),人人都遠離他人,把自己和自己所有的通通藏起來,結(jié)果自己不與他人為伍,也把他人從自己身邊推開。”很顯然作者向往的是人類整體作為一個和諧團結(jié)一致的整體,人人為善,人人開放自己,向他人敞開自己的懷抱,公平分享財產(chǎn)和權(quán)利。這樣的大同世界很美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