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超級數字力》是源于一同寫作的小伙伴,之所以會報名,一是抵擋不住好奇心的誘惑,非常想知道這門課究竟有什么魔力讓這么多人贊不絕口。二是因為自己原來也嘗試過學習財務會計,聽網課,買書讀,可最后都被眾多科目名詞和枯燥的說明文字給嚇退了。既然這門課號稱“零基礎就能學會”那不如嘗試一下!當然最終能下定決心報名還是要感謝笑來老師的“注意力>時間>金錢”公式,這才在花錢報名時減輕了些肉疼的感覺。
《超級數字力》的宣傳語有這么一句“零基礎學會讀財報,開啟財富自由之路”。很多人看到這兒,第一反應是警惕,財務會計作為大學的一個基礎專業,全國這么多學校在教,這么多人在學,怎么可能花兩天的時間學完別人4年的課程?世上哪有速成這種好事?這分明就是騙子!!
沒錯!世上不可能有速成這件好事,所以看到市面上一切打著“快速精通”的宣傳旗幟引你上鉤的課程,你都要堅定地扭頭走開!書上寫的,牛人說的,在沒經過親身實踐將其內化到自己的認知內核之前,再厲害的知識,都與你無關。
速成雖不靠譜,可快速入門并非難事。在學習這件事上,國人跳入的第一大坑就是英語了。從小學開始(目前已提前到幼兒園)、經歷中學、大學、研究生直到開始工作,仍有超半數以上的人無法自如運用英語交流。我們已經學習的夠久了,可連會用都說不上,更別提精通。
可這世上也有那么一群人,花上一年半載就能把英語用得跟母語似的。可見快速入門并非不可能,關鍵在于掌握方式,方法。剩下唯一要做的就是多用!多用!多用!“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真是金句!
如果你不知道去哪兒找名師,那么最簡單的入門方式就是讀書了。比如學財報,把市面上講財報的書都找出來,然后挑讀者評價高的、言語通俗易懂的、作者名氣響的開始讀。比如《用生活常識就能看懂財務報表》,比如《不懂財報,也能輕松選出賺錢績優股》。
但讀書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人能給你反饋。尤其是當你不解的時候,對書中的內容有疑問的時候,你無法知道是你的理解出現偏差,還是作者講得不夠清楚,還是作者的確錯了。當這樣的問號積攢的越來越多時,這本書多半就讀不下去了。
讀書挑戰的是讀者個人的理解力、邏輯能力、融會貫通的能力。而現場授課則正相反,考驗的是講師的授課能力、思辨能力、控場能力、溝通能力。“用簡單的白話把一件事情說清楚”這是寫作的根本,也是寫作的難點。授課也是一樣,把專業領域的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出來,越通俗、越易懂,越彰顯講師功底。
在兩天時間里,通過教具操練、情景模擬、口訣記憶、游戲競賽,教會你讀財報來獨立判斷公司好壞的基本技能,老師功底的著實不一般。跟隨MJ老師兩天的學習下來,最大的改變是之前看到財報上密密麻麻數字就發怵,現在看到財報就技癢,非要拿過來瞧一瞧才罷休。
前兩周我寫了一篇文章對一家公司的財報進行分析(超級數字力預習營之首次公司分析報告)。這是我在讀完兩本財報書,花了兩周時間整理和提煉讀書筆記后做的一次嘗試。在上完《超級數字力》的課后,今日我再對這家公司做一次分析,究竟這課上得值不值,請自行評判。
用財報來判斷一家公司好不好,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看:現金流量、經營能力、獲利能力、財務結構、償債能力。
一、現金流量
如果你現在失業了,你什么感受?害怕嗎?可能這要取決于你手上還有多少錢。如果你有多處房產,手上還有能支撐至少半年生活開銷的現金,沒有貸款,你是不會太過慌張的,工作沒了,可以用半年的時間再找一個。可如果你本就是月光族,還背著房貸,這月工資不進賬,下月可就得斷伙食了,你就會恨不得趕緊求一份工作來做。所以對個人來說務必要隨時備齊至少三個月的生活費用。
對于公司也是一樣,行業景氣好的時候好像做什么都賺錢,牛市的時候,什么都不做,股價也跟隨大盤同漲。公司可以手里不留錢四處投資、到處收購,美其名曰投資未來。可一旦變天,景氣低迷,或是不幸遭遇金融風暴,什么樣的公司能活到最后?自然是手上有大筆現金可以慢慢用的那個。“只有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才知道是誰在裸泳。”現金為王,才能比氣長,越長越好。
資產負債表上的“現金與約當現金”記錄的就是一家公司所持有的現金多少。好公司都有一個共同特點,資產負債表中現金與約當現金(這是臺灣的叫法,大陸稱為“貨幣資金”)在總資產的占比都在25%以上,至少至少也在10%以上。比如茅臺2017年是65.3,阿里巴巴2017年是27.8%。潤和這家公司的現金比例2017年為16.2%,還算及格。
如果手里現金不多,但能天天收現金也不錯,邊花邊賺,轉得開就行。從財報上看,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在200天以上,“中翻中”的意思是,這家公司貨都賣出去了,可卻要等到200天后才能收到賣貨的錢。明顯做的不是收現金的生意。潤和公司屬于軟件行業,主營業務是金融IT,提供包括軟件咨詢、設計、開發、測試、運維等全生命周期在內的服務,其主要客戶群體涉及銀行、金融類相關公司,也就決定了收款天數會相對較長。但越是在這種情況下,就越應該注意要多留錢在手上。如果行業景氣變差且持續較長的時間,公司就存在缺錢的風險,抗壓能力有些差。
手里錢不多,做的又不是天天收現金的生意,那么最起碼短期內通過營業活動賺到的錢要足夠償還公司對外借來的短期債務。從財報來看2017年的現金流量比率為13.9,也就是說2017年通過營業活動賺來的現金只能償還14%的一年期負債。“現金流量允當比率”也不到100,公司賺進來錢扣除給股東的現金股利后就已經沒錢了,更別提再次投資到公司了。所以公司在今后的發展上希望能增加手上的現金量。
二、經營能力
餐廳營業一天賺不賺錢?看看一張桌子一天能接待幾撥人吃飯就行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翻桌率”。翻桌率越高,說明一張桌子接待的客人越多。而對一家公司經營能力的評估,就等同于看翻桌率。
經營能力考核的是一家公司的經理人是否有能夠充分利用公司資產的能力,最關鍵的一個指標就是資產負債表上得出的“總資產周轉率”(XX收入與總資產的比值)。“中翻中”的意思是公司的總資產一年能夠為公司做幾趟生意。
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翻桌率。比如說手機行業的總資產周轉率一般都大于1,小米的總資產周轉率在1.6。超市連鎖行業的總資產周轉率都要接近或大于2,比如永輝超市為1.9,Costco在3.7(低價轉得快)。而互聯網企業的總資產周轉率普遍小于1,軟件行業也是一樣。總資產周轉率小于1意味著這是一個燒錢的行業,需要有大量的資金投入。所以當看到總資產周轉率小于1的時候,又回到了“現金為王”的邏輯,要再去看一下公司是否有錢,是否天天收現金。
潤和公司的總資產周轉率為0.3,在已上市的164家軟件企業中處于偏低的位子。存貨周轉天數很短只有10天,這家公司做的是軟件生意基本沒什么存貨,做一次生意要208天才能收到貨款,完整做生意周期約218天(207.7+10.2)。
手上錢不多,做一次生意又要很長時間(超過200天),如果你是老板,該用什么方法快速提高收入?自然是“賣高價”,用高毛利率來獲得高收入。潤和公司2017年的毛利率在43.7%,同行業中近一半的公司毛利率在30%附近,所以潤和算處于中等偏上的位置,但相對行業內高毛利率達80%以上的公司來說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三、獲利能力
獲利能力“中翻中”就是“這是不是一門好生意?有沒有賺錢的真本事?”,怎么看?很簡單,就是我們熟知的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凈利率,當然是越高越好。
從2017年的數據來看,潤和公司毛利率為43.7%,是賺錢的生意。營業利益率為15.6%,費用率為28.1%(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對于公司所處的行業來說控制的還可以。凈利率為15.4%,凈利是毛利扣除了營業費用和其他利息、稅之后公司賺到的收入,這樣看來的的確確是賺錢的生意,而且五年來的盈利波動不大,穩穩的。
對股票投資人來說,除了關注公司是否有長期穩定的獲利能力外,還會關注我的投資報酬率(ROE)如何,ROE越高,說明這家公司賺到的錢可以分給股東的越多。潤和公司的ROE為6.9,比較差,對投資人來說ROE小于7%的可能就不太值得投資了。
四、財務結構
一家公司的財務結構對應到財報上就是資產負債表右邊的上下兩塊內容:負債和股東權益。負債“中翻中”就是公司向銀行貸的款,到期就要及時償還的。股東權益“中翻中”就是投資人看好公司的未來所投入的錢,公司是可以長期使用的。
銀行貸款有一個特點就是“晴天借傘,雨天收傘”。你越是不缺錢,銀行越希望借給你錢,你越是缺錢,銀行越不敢借給你錢。如果一家公司負債占總資產的比重遠超過50%,即股東的投資占總資產的比重小于50%,說明公司向銀行借的錢越多。而若是遇到經濟下行,銀行的第一反應是趕緊把貸出去的錢收回來,就會要求公司速速還錢,可往往公司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都比較缺錢。若是公司手里沒錢,卻又遭遇銀行抽銀根,那能不能活下去就難說了。比如7月底爆出的“山東首富破產”消息。
所以好公司的財務結構一般都是負載占資產比率越是小于50%越好,如果同時手上又有現金就更好了。
從上圖看,潤和公司的財務結構很健康,股東出的錢占公司總資產的68%,說明股東看好公司的未來發展,正是那句“肥水不流外人田”。
五、償債能力
償債能力“中翻中”就兩句話,第一句是“你欠我的能還嗎?”(流動比率),第二句是“你欠我的能速速還嗎?”(速動比率)。
流動比率指的是公司的流動資產同流動負債的比值,當然是流動資產比流動負債越多越好,比值超過100才算正常,超過200才比較安全,超過300就安心了。速動比率相比流動比率更苛刻,是扣除了其中較不容易變現的資產(存貨和預付費用)后的流動資產,再同流動負債的比值。超過100才算正常,超過150才比較安全。
從潤和的財報數據來看,基本合格。
從以上五個方面的數據來看,潤和公司沒有太過亮眼的業績,也不存在致命性的問題,表現平平,可持續關注。
判斷一家公司的好壞,若滿分是100分,那么財報占60分,生活常識和行業專業知識還要各占20分。所以說財報是有一定的適用范圍的,只讀財報會幫你避開70%的壞公司,但只看數據,不顧生活常識,不懂行業知識卻可能會讓你看走眼。
比如說,上面的這一份財報,從主要指標來看實在是亮眼。總資產中近一半的現金在手,還是收現金的生意,做生意的完整周期是67天,營業毛利率有60.9%,凈利也有23.4%,ROE在20%。負債僅占總資產的12.5%,說明股東出資達87.5%,十分看好公司的發展前景。償債能力極高,即使發生債務糾紛,也能速速還錢。這家公司就是在香港上市的周黑鴨。
財報數據極好,但可能不是理想的投資對象,為什么?因為他的主營業務有些看天吃飯的味道,只要發生禽流感,公司業務必然受到影響。這就是生活常識的作用。
以上是本次的分析報告,如果你讀完后對財報產生些許興趣,想進一步學習研究,可掃描下方的二維碼進一步了解《超級數字力》和MJ老師。如果想報名上課,歡迎聯系我咨詢。期待你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