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做一點不會死》
一、在分享之前我先說說為什么要選這本書吧。因為這段時間超忙,自己攬的任務的超多。每天4:30早起打卡,和連隊的戰友一起辦了一個百日讀書計劃每天閱讀寫文,新江湖里的手繪幫,運動、每天還需練兩個小時鋼琴,還有工作。前兩個星期還好,時間精力都能跟上。這段時間越做越累,每天感覺自己就像趕場子一樣,做完這件事馬不停蹄的做下一件事。
貓叔說要選一本書閱讀22天,我的腦子里第一時間蹦出了《少做一點不會死》。不是因為我覺得這本書對其他伙伴好,而是因為我特別需要。
在現代社會的洪流下,大家被快節奏驅趕著。生活卻是一團糟,壓力大、亞健康、熬夜、加班、沒時間、體重超標、不學習。這真的是你想要的生活嗎?你想改變過現狀嗎?你曾試圖改變過現狀嗎?我想,我曾嘗試過,可最終以失敗告終。作者里奧卻成功的從一個負債累累、壓力巨大、體重超標的環境中,改變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工作,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的目標。那么作者是怎樣做到的呢,下面我來介紹介紹作者的成功法則。
二、“少即是多”的力量
現在大多數人都在短時間內追求著賺更多的錢、學習更多的知識,害怕自己落后、嫉妒別人比自己好。于是將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塞得滿滿的,絲毫不給自己喘息的時間。可畢竟我們只有24個小時,我們需要充足的休息,雖然我們每天做了一大堆事,可這些事真的有意義嗎?能對你的生活和工作有幫助嗎?你確定自己做的不是無用功?是什么讓我們活得疲憊不堪,還沒有絲毫改變。
是那些無關緊要的、沒有實際意義的瑣事。他們滿滿的占據了你的生活、工作、腦子、時間。你以為做了足夠多的事,總有一件能讓你收獲巨額的回報。這像極了60、70年代,貧困的山區里的人們認為只要多生幾個兒子,總會有兒子能飛黃騰達帶著家庭好起來。可事實卻是十幾個孩子出生后更加貧窮,別說讀書連飯都吃不飽,家庭繼續貧窮著到下一代、下下代。
所以我們要學會善用自己僅有的資源,用最寶貴的時間做回報最大的事。那么,什么是回報最大的事?怎樣判斷哪些是回報最大的事呢?
回報最大的事一般會有這幾種表現形式:
001讓你持續獲得認可
002從長遠來看,能讓你賺很多錢
003對你所在公司的營業收入、品牌塑造、拓展業務范圍等方面都有好處
004改變你的職業道德軌道或者讓你升職加薪
005讓你個人生活發生重大改變
等等一些表現形式,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定義。
判斷哪些任務回報最大,有這兩種方法
方法一:審視任務清單,并對自己提出下列問題:“這項任務能否在本周或本月之后持續發揮影響力?它能如何改變我的工作、事業、生活?它對實現我的長遠目標有沒有幫助?這個目標有多重要?”通過這五個問題,你就能判斷哪些任務從長遠來看回報最大。
方法二:從制定目標入手。如果你今年有三個長期目標,不妨每天從任務清單里選一件能讓自己朝目標更進一步的任務。這能確保你高效的完成任務,因為他們和你的長期目標有關。
你還可以將方法一和方法二疊加使用,列任務清單,找到和自己長期目標,每天朝自己的長期目標邁進一步。
三、說完目標,咱們該聊聊實際操作的方法了。作者里奧介紹了簡單高效的6大原則
自我設限 抓住重點 化繁為簡 集中精力 養成習慣 小處著手。
1.自我設限
可是人生完美的事太少,我們不能什么都想要。你是我最重要的決定,我愿意 每天在你身邊蘇醒。你看連范范都曾唱過,我們不能什么都想要,重要的事情只有1件。學會給自己設限,集中精力完成自己最重要的決定。
那么哪些領域需要設限呢?通常來講,哪件事情讓你疲憊不堪、應接不暇,你便可以拿來設限。但不要一次性設想太多項目,這樣你會更疲憊不堪,最好一次只設限一個項目,本書的目的是簡化生活,時刻牢記“少即是多”。
大概可以從這些項目入手:電子郵件 日常任務 玩手機的時間 手頭的項目數量 關注網站的數量 上網的時間 辦公桌上的文件數量 等等占用你太多時間的事務。
自我設限的具體方法:
(1)分析你當前做事的頻率(某件事你每天做多少次),然后根據理想的狀態設定限額。
(2)做一個星期的實驗,看看這個限額適不適合自己。
(3)如果不適合你,就調整到你覺得合適的水平,然后再實驗一個星期左右。
(4)繼續調整,直到找到合適你的限額,直到把它變成習慣。
我曾給自己玩手機的時間算過一筆帳,大家也可以算算。
早晨起床30分鐘
中午休息2個小時
下午工作間隙30分鐘
晚飯過后30分鐘
下班回家1個小時
加起來4個半小時,我的天呀,4個半小時,我練琴的時間都只有兩個小時。我問自己這4個半小時學到了什么?答案當然是什么都沒有,4個半小時我除了刷朋友圈、刷微博、聊天,就是看一些無聊的新聞。
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當天便給自己設限玩手機的時間只能3次,中午休息時30分鐘、工作間隙30分鐘、下班后30分鐘。定的時候覺得每天玩1個半小時手機還是多了,但自己意識到這已經到了極限。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終于將玩手機的時間減下來了。一直到現在3年多只要在工作日,玩手機的時間一直保持在1個半小時內(當然參加行動營那段時間除外,捂臉)當年之所以給時間設限就是因為看到了《自我設限》這一章。
2.抓住重點
在生活中大多時間不是我們不做最重要的事,而是不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里?找到自己最重要的目標,接下來你就可以輕輕松松的刪減任務。
先問自己:你要做的事情哪些是最重要的?無論是當天做的事、本周做的事、今年做的事,還是日常生活的瑣碎小事。無論是決定回復哪條訊息、決定本月有限的預算要拿來買什么東西,還是清理家里或辦公桌上的雜物。
可我怎么知道哪些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呢?下面這幾個問題能幫你找到答案。
(1)你的價值觀是什么?價值觀是你覺得最有意義的東西,你最希望擁有的特質,你最理想的生活準則。
(2)你的目標是什么?你這輩子最想實現什么目標?你在2018年里想實現什么目標?你本月最想實現什么目標?你今天最想實現什么目標?
(3)你熱愛什么?想想你愛的東西、喜歡的人、愛做的事。這個問題看起來很傻,但很有必要,很多人連自己喜歡什么都不清楚。
(4)你覺得什么最重要?根據這個問題列一張清單,寫下你在生活中、工作中、學習中或你想到的任何一個領域里最重要的東西,這點很重要。
(5)哪項任務能帶來最大的回報?如果你需要在任務清單里選擇任務,想想哪項任務能最大限度地改變你的人生或事業,哪項任務能對其他東西產生最大的影響。就是短時間內,某項任務能讓你看到、得到最大的回報。
(6)哪項任務能帶來最長遠的回報?回報大小和長遠不是一回事,長遠回報大多和你的人生目標掛鉤,回報不一定是金錢,也可以是其他讓你覺得有價值的東西。比如說在吃小龍蝦和健身中你選擇哪項任務呢?
(7)“需要”還是“想要”。大多數時候我們并不知道哪些是我們“需要”還是“想要”,對于夢想我們是“想要”還是“需要”,“想要”不夠,你必須極度渴望。只有在極度渴望的欲望下,你才會用盡全力為夢想拼搏。購買物品也是一樣,要弄清楚自己的需求,不然你會買一大堆不需要的東西。
(8)刪除無關緊要的東西。如果你還是不太明白什么最重要,不妨反過來想想。列出一份任務清單,將無關緊要的任務刪掉,留下最重要任務。
(9)繼續刪除。一直到沒有東西可刪。
3. 化繁為簡
簡化之前,先明白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抓住重點才能更高效。
年度目標:每年年初我們總是制定許多目標,可這些目標真正實現的少之又少。如果每年只選一兩個重要目標,集中精力實現它們,結果就會完全不一樣。或許你可以判斷哪些目標是最重要的,實現重要目標后,再朝著次要目標出發,而不是一股腦的全都想要。
工作任務:工作時我們每一天總有忙不完的事,其實我們也可以根據上述的方法,哪些任務是最重要的、哪些任務回報最大、哪些任務回報長遠來判斷任務的優先次序。將無關緊要的任務刪減,想清楚這個星期你要集中精力完成哪項任務、今天你要集中精力完成哪項任務。
清理雜物:清理時詢問自己是“需要”還是“想要”,再將無關緊要的東西刪減,最后繼續刪減。你會留下自己真正需要的、喜歡的、能用上的東西。
4.集中精力
過去和未來都與我無關,我只活在當下。—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
這段時間我不停的思考我的未來是什么樣的?我的未來要如何發展?為什么自己想要的還沒有得到?為什么?為什么?問了自己半天得不到任何答案,心情陷入無限郁悶中,然后任何事情不愿再做。一晃神睡覺的時間已經過了,只能強迫自己趕緊入睡,看到自己如此浪費時間,又無可奈何。
看到這句話我明白自己的問題所在,即刻專注,只要有分心的時候馬上提醒自己專注于手頭上的事情。書上舉例了怎樣專注當下的方法,親測有效,大家都可以試試。
(1) 專心吃東西。哈哈,你沒有聽錯就是專心的吃,你可能會說“專心吃東西,誰不會,有什么用嗎?”用處大著呢,問問大家有沒有一邊干活一邊吃著油膩膩的零食(比如說,辣條),那是不是經常會把零食弄得身上、資料上、桌上、書上呢?這時是不是又得花時間清理呢,如果我們一開始將吃東西和做事情分開,便不會發生這種事情了。
我經常在吃飯時想事情,手一直扒著飯、嘴里不停歇的咀嚼著,吃到后面根本不知道自己吃飽了沒有,更不知道飯菜是什么味道。其實吃飯也是一種享受,你點了或者做了今天最想吃的飯菜,可你絲毫都不專注的去品嘗它,這不浪費你做飯和吃飯的時間了嗎?學會將注意力放在食物上,慢慢的品嘗和咀嚼,享受食物帶給你味蕾的沖擊。(減肥的寶寶,細嚼慢咽能減肥哦)
(2) 由此可見任何事情都能練習專注,洗碗、洗澡、開車、工作、和孩子聊天等等。一次只做一件事,認真的做好手頭上的事。
(3)時刻警醒。有時我們不由自主的想東想西怎么辦?沒有關系,我經常是拍幾下腦袋,告訴自己已經分心啦,要認真。開玩笑的,不過道理是一樣的,察覺自己已經分心,結束自己的胡思亂想,繼續專注。但也不用自責懊惱,允許想法在你的腦子里飛舞,因為這是不可避免的。
(4)設置提醒。可以貼便簽告訴自己要專心,可以設鬧鐘、發電子郵件,等等一切方法提醒自己要專心。
(5) 沒有失敗,堅持練習。你可能一時半會還堅持不了很長時間,沒關系,這件事情不存在有失敗,只有你堅持專注。專注一分鐘你便收獲一分鐘,專注一小時你便收獲一小時。
(6)我自己加一條,斷網或將手機消息提醒關閉放遠一點。手機的誘惑實在太大了,手機一響便迫不及待的拿起手機,將手頭上的事情丟在了一旁。我不會告訴你們,剛剛寫稿子時我分心玩手機了,捂臉。但我意識到自己分心便趕緊將手機斷網,丟在一旁接著寫。怎么樣這些方法是不是親測有效。
5.養成習慣
三十天“少即是多”的挑戰,即每次花一個月時間,專心養成一種新習慣。
(1)選擇一種習慣。一種,記住是一種。每月只向一種習慣發起挑戰,因為專注于“少即是多”是最高效的辦法。
(2)寫下你的計劃。李尚龍說:“任何沒有計劃的學習,都只是作秀而已。”寫下你想實現的目標、怎樣養成這個習慣、每天什么時間做這件事情、為什么要養成這個習慣,以及你要向誰匯報進度。
(3)公開你的目標。公布到你朋友、家人和朋友圈里,告訴大家你正在養成新習慣請大家監督你。
(4) 每天匯報進度。每天告訴你的朋友、家人、朋友圈,你今天有沒有完成目標。畢竟一個人埋頭苦干容易讓人失去干勁,有人鼓勵和點贊能讓我們更有激情。
(5)慶祝新習慣養成。三十天后,你就能慶祝獎賞自己養成了一個新習慣。但你還要繼續做這件事。
是不是感覺很像行動營和新江湖的模式,22天我們養成閱讀和寫作的習慣,距離那個刺激又美好的22天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但這兩個習慣一直保存到現在。
“三十天挑戰”的規則
001每次養成一種習慣。記住專注“少即是多”。
002制定簡單的目標。微習慣還記得嗎?不要將目標定得太高,望而生畏。
003量化目標。不要將目標定為“我要瘦下來”,而是“每天鍛煉20分鐘”。
004固定時間。比如鍛煉,可以將時間定在早上7:00或其他時間。
005每天匯報。匯報也算是一次復盤,復盤的重要性大家都懂。
006面帶笑容。既然想要養成新習慣,那當然會有挫折和沮喪的時候。保持積極,想象習慣養成時的場景,多么開心。
從十二種重要習慣入手
每個月養成一種新習慣,十二種能玩一年,就像讀書營一樣。
001每天早上擬定三項頭等要務(一天中你最重要的三件事情)
002專心做一件事(這個真的需要練習)
003清空收件箱(我是清空微信消息)
004每天只查收兩次郵件
005每天鍛煉5到10分鐘(時間很少對嗎?可是難堅持,要將鍛煉做到像每天刷牙一樣)
006工作或學習時排除干擾,心無雜念(我的鋼琴老師說,彈琴時把注意力放在每一個音上)
007做好每天早晨的常規活動(早起后做你最喜歡的事情)
008多吃蔬菜和水果(沒錯這也需要培養)
009每天清理辦公桌上的雜物
010對不在“簡化清單”上的任務說“不”
011每天花15分鐘清理家中的雜物
012回復每封電子郵件不超過五行
是不是有很多習慣都不知道如何培養,沒關系,趕緊看這本書就行。
6.小處著手
我們都熱衷于改變,在計劃剛開始時,每個人都是雄心勃勃的。但是這種熱情并不是一直都存在的,一兩個星期后便慢慢消失了。“小處著手”能幫助你解決這一問題。具體怎樣操作,我來舉例。
鍛煉:先每天鍛煉5分鐘,而不是半個小時
早起:先提前15分鐘起床,而不是一兩個小時
提高效率:先試著集中精力5分鐘,專注于當下
電子郵件:先限制自己少查收幾次
健康飲食:先進行細微的調整,而不是徹底改變飲食習慣
重大項目:先完成項目里的一項小任務,而不是試圖一口氣做完所有事情
清理雜物:先整理一個抽屜,而不是試圖一口氣整理整個家或辦公室
簡單有效的六大原則分享完畢,我們學習了那六大原則還記得嗎?“自我設限 抓住重點 化繁為簡 集中精力 養成習慣 小處著手”但書中寶貴的內容絕不只這么一點點,因為時間有限“目標管理、任務管理、時間管理和常規活動”還沒說到。其他寶貝就留著大家自己去發現吧。
最后我加送福利“激勵自己的八種方式”
001小處著手(對,還是它)
002唯一目標(最重要的只有一個)
003審視動力(弄清楚你做某事的理由)
004極度渴望(想要不過,你得渴望)
005公布于眾(話都放出去了,沒做完豈不是打自己的臉)
006激情洋溢(不時的想想自己完成某事的自豪感)
007積累期待(想實現某個目標,推遲一兩周開始,讓期待一點點積累起來)
008打印張貼(對就是貓叔說的缺什么貼什么)
好嘞,分享結束,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這本書,真的很不錯。貓叔都推薦過你們還在等什么,趕緊去看《少做一點不會死》吧。
2018年1月6日星期六?思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