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春節夜游《牡丹亭》公園
文/城北聽雪
說到家鄉江西大余,除我們本地人外,估計外地的人知道的沒有幾個。但要說到《牡丹亭》或湯顯祖,有點知識文化的人應該基本都知道。
《牡丹亭》是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的代表作,描寫古代男女敢于打破封建傳統禮制,追求自由愛情幸福的故事,是中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杰作。
〔懶畫眉.湯顯祖〕最撩人春色是今天,少甚么低就高來粉畫垣,原來春心無處不飛懸。是睡荼蘼抓住裙釵線,恰便是花似人心向好處牽。
大余古稱南安,400多年前,明湯顯祖以南安府衙后花園為背景,以大余民間流傳的杜麗娘與柳夢梅追求真愛、超越生死的戀情傳說為原型創作了享譽世界的文學巨著、愛情戲劇《牡丹亭》。
劇中描述了南安太守杜寶之女杜麗娘在夢中與書生柳夢梅產生愛情,激發了她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夢境不可得,杜麗娘抑郁而死。
但是由于她對愛的執著,她化為游魂和柳夢梅相會,并要求柳夢梅掘開她的墳墓,讓她復生,與柳夢梅終成眷屬。為情而死,又為情復生,杜麗娘被譽為”東方愛神“。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這就是《牡丹亭》書里講的,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故事。
如今的大余牡丹亭文化園,依據明湯顯祖的《牡丹亭》著作劇景及清代南安府衙與后花園“牡丹亭”十景建筑原型而修復重建。
整個文化公園,建筑風格為明代雕樓畫檐,廣場當中是東方愛神杜麗娘塑像。
塑像后面東方愛神牌坊,牌坊雕刻畫像精美,兩邊是牡丹亭文化公園十大景區。
十大景區分別是牡丹亭、芍藥欄、綠蔭亭、舒嘯閣、蕉龍亭、梳妝臺。
還有玉池、玉池精舍、梅花觀、麗娘冢等十大景觀,建筑各有特色。
芍藥欄是一組長廊式建筑,古人欣賞芍藥花的場所。舒嘯閣是古代文人雅士吟詩作賦、以文會友之所。
后花園是南安府衙內宅,古代官員和眷屬生活起居場所。
十大景區以牡丹亭的最首,古色古香,四周有雕花石欄環護。
整座亭飛甍刻角,雕梁畫棟,以周圍景物和水中倒影為襯托,十分秀麗。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穿行于這花園之中,途經亭臺樓閣,燈光璀璨、流光溢彩,在美輪美奐的夜景中,仿佛穿越回到明朝南安太守杜府。且耳旁似乎響起了主人公在府中歡快游玩的聲音。
夢短夢長俱是夢,年來年去是何年。不入春園,怎知春色幾許。三分春色描來易,一段傷心畫出難。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春節期間,在大余游覽夜幕下的中國牡丹亭文化公園,面對如此浪漫和詩意的夜景,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注:城北聽雪2019年新年年初一,夜游江西大余牡丹亭文化公園,寫于2019年2月5日夜。本文所配圖片均為本人所攝,未經充許,不得轉載挪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