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輪回,亙古至今。人類對于春天的歌頌和贊美,猶如夜空璀璨奪目的繁星,數不勝數。訴諸聽覺、視覺、嗅覺、觸覺、溫度覺等多種感覺,由感覺而觸發情緒、情思,用音樂、繪畫、雕塑、詩詞歌賦、散文等多種藝術形式表達人類深刻豐富的情感。
這是徽派建筑里最美的春色。雪白的墻壁上有泛綠的苔痕,遮過風擋過雨卻始終不拒陽光,黑色的小青瓦與翹起的飛檐,讓一幅黑白風景更像一只呼之欲出的畫眉鳥,飛過金燦燦的油菜花海,簡直就像夢境里的仙游。
說起徽派建筑,也叫徽州建筑,它是中國傳統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徽派建筑作為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為中外建筑大師所推崇。徽派建筑與其地區傳統民居的都有共同的特點,聚族而居,坐北朝南,注重內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磚、石、土砌護墻;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梁畫棟和裝飾屋頂、檐口見長。
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風景之靈氣,融傳統風俗文化之精華,風格獨特,結構嚴謹,雕鏤精湛,不論是村鎮規劃構思,還是平面及空間處理、建筑雕刻藝術的綜合運用都充分體現了鮮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為典型,被譽為徽州古建三絕,為中外建筑界所重視和嘆服。
這里要特別補充說明一點:徽派建筑并非特指安徽建筑,它主要流行于徽州六縣與嚴州大部以及周邊徽語區(如安徽旌德、石臺,江西浮梁、德興等)。以磚、木、石為原料,以木構架為主。梁架多用料碩大,且注重裝飾。廣泛采用磚、木、石雕,表現出高超的裝飾藝術水平。
徽派建筑最初源于古徽州,是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歷史上徽商在揚州、蘇州等地經營,徽派建筑對當地建筑風格亦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徽商力在經商而不在建筑,衣錦還鄉之后,以奢華精致的豪宅園林體現身份,或整修祠堂光大祖宗門面,或亦以牌坊筑立褒獎徽州女人守夫的風骨。徽派建筑講究規格禮數,官商亦有別。除脫富麗堂皇的徽商巨賈之家外,小戶人家的民居亦不乏雅致與講究。
徽派建筑在總體布局上,依山就勢,構思精巧,自然得體;在平面布局上規模靈活,變幻無窮;在空間結構和利用上,造型豐富,講究韻律美,以馬頭墻、小青瓦最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藝術的綜合運用上,融石雕、木雕、磚雕為一體,顯得富麗堂皇。
我喜歡徽派建筑里美麗的春色,喜歡徽州筆墨、宣紙和硯臺。早些年曾經與徽州詩友結緣于文字和酒,現在又因為親人與安徽結緣。去年在砂之船的美食店里,吃過安徽蕭縣的面皮卷菜,口感很不錯,風味獨特,更覺得親近了一層。觀景寫文,愛屋及烏,也是因為徽州文化博大精深,在春暖花開的時節,金黃色的油菜花與黑白分明的徽州建筑相互映襯,更像一幅水彩與水墨相融和的江南中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