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我是聽到了一個故事,一位還沒有畢業的實習生在企業里做著打雜的工作。諸如打印文件之類的雜事。在他離開公司之前留下了一個自制的打印文件手冊,詳細的講解了自己在公司所做的雜事的流程和規范。給下一任實習生留下了非常珍貴的一手資料。
每個平凡的崗位都能體現出個人價值
我當時聽了之后,非常的感動。每個平凡的崗位上都可以將自己的熱情和專注投入進去。然后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拿出來的作品都是最為有價值和珍貴的。不要抱怨自己的工作是多么的枯燥和乏味,那都是自己的情緒所導致。于是我開始關注自己手頭工作的流程和規范。
最開始我擔心的是自己沒有將自己的工作搞清楚,就開始梳理流程的時間節點是不是太早了。后來我想了想,只有開始做一件事情,才能知道它值不值得。先做。
第一份工作流程梳理后的成就感
第一版的工作流程手冊誕生了。當時我的主要工作是負責新設備投運和設備異動手續辦理,以及負荷預測工作。新投和異動涉及的部門和人員眾多,流程環節也非常繁瑣。我一項項的梳理,從人員、框架、流程、制度、規范,只要是我正在做的事情都統統記錄下來,然后進行歸納和整理。負荷預測主要是自己獨立完成,側重的是技術和經驗方面,也梳理出來了自己工作的流程。
當真正的第一份工作流程梳理完畢的時候,我的心情是非常激動的。雖然只有20多頁的word文檔,但是已經包括了我當時工作的全部知識累積??粗约旱某晒浅?b>有成就感。在此基礎上我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重新梳理一遍。當我的word文檔頁數達到50頁的時候,已經是我修改的第五個版本了。
工作流程手冊拆分為若干小手冊
而后從工作流程中不斷總結和提煉了我工作方面的典型經驗和管理創新內容。它們都是我工作的一手資料,以及后續成果展示的基石。但是慢慢的我會發現這個系統太過于龐大,以至于每次更新修改的時候,都要花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其中。當任務太過復雜,自己就會導致拖延。
于是今年年初我做了調整,將一本厚厚的手冊拆分為若干個小手冊,每個小手冊只梳理流程中的一個小塊。這樣可以大大減輕我修改的拖延程度,同時也能夠在每一個小塊中更加認真的梳理具體詳細的流程。其中一項重要工作是“日前檢修停電計劃審核”,最終呈現出來的是這個大工作流程的十二個小工作流程。每個小的工作流程由2-3個子流程構成。結構比較清楚,每個子流程相互獨立,闡述一個事情。
成立學習小組獲得及時反饋
今年年初還做了一件事情,成立了計劃方式學習小組。自己一邊梳理工作流程,一邊在計劃方式小組內分享工作流程。
一是:為了將自己總結的經驗和方法與小組成員進行分享。
二是:在分享后可以及時獲得反饋,更加完善工作流程本身。
三是:完善后的工作流程對于一名新手來說,可以作為手把手的工作手冊,可以在短期內上手進行工作。這個目的應該是手冊本身最有價值的體現。
引入工作清單概念,將知識顯性化
后來我看到了一本書《清單革命》,應用工作清單來規范多領域工作流程和檢查事項。我覺得這個概念非常好,于是將工作清單的思維引入到實際工作中,特別是重復性高,標準化程度高的兩項工作中,一是“日前檢修停電計劃申請”,一是“月度檢修停電計劃平衡”。將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容易遺忘點都形成一系列的工作清單事項。可以讓工作一段時間的人員,可以看到工作清單,就能知曉流程中的關鍵節點,不至于遺忘某些重要的環節。這個對于電網安全也是極大的積極作用。
從最開始別人的故事,到今天使用工作清單來規范工作流程,經歷是一步步在實踐中總結、歸納、完善。始終以電網安全和利他主義為核心,梳理完善工作流程,將許多平時隱性知識顯現化,顯性知識提煉化,最終呈現的就是自己的知識成果。這個成果是可以直接受益于自己和他人。
希望大家也能從中受到一些啟發,開始梳理自己手頭上重要工作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