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5年,歷史將記住這個重要的年份,并不是因為紅酒的天氣特別佳,不是因為多災多難,不是因為中國足球又沒出線,而是因為,我們迎來了,新!食!代!
這個新“食”代才剛剛開始,今后引發的變化之大是你無法想象的,猶如人猿從茹毛飲血進化到把食物煮熟一樣巨大。
變化的原因來自于科技,APP外賣帶來的新餐飲模式。
吃東西很麻煩是中國城市白領長期困擾的問題。去年,我又重新回歸到寫字樓,重新成為了白領,薪水白領,全部交老婆。
我又面臨了白領吃飯難的問題,作為一個吃貨,我首先像工兵一樣把公司周圍掃了一遍,把各種餐廳都摸了個底,幾乎可以寫攻略了,但一樣,無法滿足我的需求。
在晚上加班的時候,我很自然的開始使用APP叫外賣,到如今用了一年半,下面我分享一下我使用的這3款APP的評測報告。
評測報告:
1 ? ?餓了么
品牌:☆☆☆☆☆
性價比:☆☆☆
品質:☆☆☆
種類:☆☆☆☆☆
味道:☆☆☆
“餓了不找媽,找餓了么”,這句廣告語還不錯,但是它本身的品牌名就比較容易記憶。
在山寨成風的今天,我也會不由自主的想,比如手機叫飲料可以叫渴了么,叫旅館,困了么?叫醫生,病了么?叫小姐,硬了么?…
還有,殯葬業,死了么?
保險行業,還活著么?
餓了么的性價比其實不高,盡管它也經常有很多優惠券,問題在于很多飯店的店租高,因此餐點就偏貴。如果你點草根飯店,品質又有問題,全是地溝油。
餓了么的優點在于種類豐富,我周邊的餐廳大多數都能出現在上面,我好比手上拿著一本圣經一樣厚的菜單。
今后,隨著外送能力的提高,假如我能夠點更遠距離的餐廳,那么這一類軟件的吸引力還是很強的,因為選擇面更廣了,菜品更豐富了。
有了這一類軟件,我去餐廳就越來越少了,基本上就是天天APP點飯的節奏。當然,大家也說我越來越胖了。
和餓了么app同樣的還有美團,百度外賣,大眾點評,這一類軟件基本上都是同一類的,也就是以餐廳外送為主。
(我想說,在這里我可沒有收餓了么的廣告費,所以我要跟“餓了么”說,去你媽的,我還是覺得我媽做得好。以表示清白)
2 ? ? 丫米廚房
品牌:☆☆☆
性價比:☆☆☆☆
品質:☆☆☆☆
種類:☆☆☆
味道:☆☆☆☆
用了餓了么1年多之后,我終于審美疲勞了,天天就這些東西。
在11月初的時候,我發現了這款APP,叫丫米廚房,用到現在1個半月了,感覺還不錯。它和“餓了么”不同的地方在于是和私廚合作的,而這些私廚都是些小區里面的阿姨大叔,可是民間出高手啊,這些阿姨有些可是老法師了,都是燒菜的高手。
我抱著欣喜的心情,在今年11月1日點了我的第一單,雪花醋排,毛豆炒青椒豆干,來自一位沈姓廚師。吃完了感覺非常爽,是燒的很好的家常菜。不該加的東西就不會加,比如地溝油、味精什么的。
2個月吃下來,稍微有點審美疲勞了,但總體比“餓了么”感覺要更好,因為性價比高,這個性價比高是因為這些阿姨都在家里做,沒有店租成本壓力。
你說品質嗎,其實雖然沒有餐廳的執照,可是我媽也沒執照啊,她做的菜其實比餐廳衛生多了,而且沒有地溝油和味精。所以我個人覺得執照不代表品質,頂多代表放心,比如說不會投毒之類。所以目前這個還是過渡階段,就像滴滴打車和UBER拼的死去活來后,也會慢慢的規范的。
(為了表示我沒有收丫米廚房的廣告費,我也批判一下,這個品牌有點糟糕,丫起得什么名字啊,都是不專業惹的禍。)
3 ? ? 覓食
品牌:☆☆☆☆
性價比:☆☆☆☆
品質:☆☆☆☆
種類:☆☆
味道:☆☆☆☆
吃“丫米廚房”快1個多月了,也有點膩了,因為太過密集。最近呢,我又在換APP,發現“覓食”和丫米廚房差不多。于是我也叫了一下,基本上吧,和丫米廚房差不多,也都是和阿姨叔叔合作的。算是多一個選擇吧。
“丫米廚房”和“覓食”目前都還處于擴張階段。
因為很多阿姨還沒有知道這玩意兒能掙錢。要是知道了,都會瘋狂的加進來,就像當年黑車轉專車一樣。沒關系,先梁山泊好漢造反了再說,以后再招安嘛。
隨著阿姨們加入得越來越多,這個劃時代的革命就完成了,也就是說,大家都不去那些地溝油餐館了,大家都叫阿姨做的外賣了,當然了,以后都是有點評有認證的。
(我想說,在這里我可沒有收覓食的廣告費,所以我要說,尋尋覓覓,還是找不到什么好吃的。)
總結:
時代已經改變。全民美食年代已經到來。
未來應該會像臺南一樣,臺南就是一個全民美食的城市。
因為結婚的關系,我去了3次老婆的故鄉---臺南。
在臺南,大家都不去菜場,也不在家里做飯。人們都去餐廳吃飯。為什么,因為餐廳吃飯又好吃,也不貴,不像上海在外面吃飯,一到那些商業區就死貴死貴的。
整個臺南就是一座美味的大飯店。為什么,店都是自己家的,沒有成本壓力,然后小吃啥的都傳了好幾代,幾代人致力做一只粽子,能不好吃嗎?
所以美味的核心在于3點,第一點:店租,第二點,競爭。第三點,脂肪。(肉類)
你能想象一群阿姨為了賺錢,玩命的燒菜嗎?甚至美女小伙都加入了這個競爭行列。
我相信,隨著外賣和私廚APP的普及,在中國大陸的各種城市里,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2015年,改變了中國人的吃生活。
作為幸存于這個時代的吃貨,我覺得自己還是無比幸福的。
看著我微微隆起的小腹,還好我還屬于微胖族,最起碼還可以任性幾年。